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旋迴構造説

鎖定
多旋迴構造説(Theory of polycycle)簡稱多旋迴説,由黃汲清於1945年提出,一個褶皺帶(造山帶)的形成往往經歷了多旋迴造山運動,即多旋迴的發展。後來發現這是地槽,特別是優地槽帶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地槽發展的全部過程中,不僅構造運動是多旋迴的,而且岩漿活動、沉積建造、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也是多旋迴的,此即地槽發展的多旋迴觀點。
中文名
多旋迴構造説
外文名
Theory of polycycle
類    型
學説
隸    屬
物理學説
一般説來,每一旋迴先出現基性超基性岩,之後地槽部分褶皺並有花崗岩侵入,隨後鹼性或偏鹼性岩漿出現,形成一個構造岩漿旋迴。這樣的旋迴可出現若干次,然後地槽系才全部褶皺封閉。世界上許多地槽系都是多旋迴發展的,典型實例有中國的秦嶺地槽系和天山地槽系,澳大利亞的塔斯曼地槽系等。之後,黃汲清於1979年結合板塊構造學説,通過對北美科迪勒拉地槽、西南日本地槽、南美安底斯地槽的研究,提出了地槽發展的多旋迴板塊構造模式,認為板塊構造運動是長期的、多階段發展的,也就是多旋迴發展的。它包括多旋迴板塊碰撞、多旋迴板塊俯衝、多旋迴板塊消失帶、多旋迴深海溝和多旋迴優地槽向洋遷移、多旋迴大陸向洋增長。正是板塊構造的多旋迴運動導致了地槽的多旋迴發展。板塊説和多旋迴説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可互相補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