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地舞

鎖定
多地舞,甘肅省舟曲地方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多地舞據史料記載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舟曲縣的羌、氐兩族。多地舞形式多樣,風格古樸,民族色彩濃郁。整個表演節奏鮮明,配以歌唱,曲調淳樸,動作灑脱,顯現出獨特的地域風格特徵和濃厚的鄉土氣息。 多地舞有賴薩多地、格班多地、貢邊多地等十餘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各有其表現形式和意義。多地舞開始時會做出頭頂三下、腳跺三下的動作,以象徵先民開天闢地的功績,其後便敍述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由來,頌揚這些自然物象的好處。表演過程中以舞姿展示自然景觀的奇異變化,天上、草原、海洋等場景各有不同的舞蹈表現形態。 [1-2] 
2008年6月7日,多地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90。 [3] 
中文名
多地舞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甘肅省舟曲縣
遺產編號
Ⅲ-90

多地舞歷史淵源

多地舞
多地舞(6張)
舟曲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南秦嶺岷山交匯處,白龍江自東南至西北縱貫縣境,海拔普遍高度在1200—1500米之間,這裏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山谷幽深,羣山環繞,屬典型的高山森林地區。獨特的地理地勢位置使這裏氣候多變,高山與河谷氣候差距明顯,河谷地帶氣候宜人,自古就有“藏鄉江南”之稱。據史料記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舟曲縣為羌、氐族的居住地。公元756年,吐蕃東征擴佔唐攏,舟曲縣城俱陷,宋王朝收復攏地之時,部分吐蕃軍及其家屬與在戰爭中被裹挾的羌奴在該縣一些地區入鄉隨俗定居下來。舟曲地處四川北部邊緣“漢藏走廊”,在歷史上的民族融合、通商、文化交流等活動,使這裏的居民受文縣白馬藏族、涼山藏族、羌族等民族的生活習俗及文化影響,形成舟曲獨特的語言、習俗、服飾、歌舞等。 [1] 
由於舟曲地處林海幽谷,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因而多年來這裏甚少收到外來文化的衝擊,使這裏的遠古文明和土著文化得以保留。舟曲藏族分佈在上河區、山前區和山後區。不同區域的藏族在語言、服飾、音樂文化的表現上都有鮮明的特色。這裏的人們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以古老的史詩歌舞、民俗風情、獨特的民族語言表達着對自然、對人類的熱愛之情。多地舞便是這樣的存在。 [1] 

多地舞舞蹈特色

多地舞表演形式

多地舞表演時,舞者圍圓圈而舞,上身前俯後仰,隨舞步的挪動前後大幅度擺動,如同“迎風擺柳”。舞蹈由一人領唱領舞,手拿馬鈴擊打節奏,另有鼓、鑔伴奏。開始一拍換一次腳,快時單腳起雙腳落,由慢、穩、沉到快、穩、躍,快到極限,場內氣氛熱烈沸騰;又突然轉慢,恢復到“迎風擺柳”的慢、穩、沉的對比效果上,如此反覆循環,動律獨特,聲調優美。一般由長者主持,老藝人祝詞,歌首領唱,舞首領舞,眾人齊唱歡舞。 [4] 
舟曲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個轄縣之一。在當地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喜慶佳節、婚嫁喜事、生產勞動,還是佛事活動,都把舞蹈作為鼓舞精神、增進團結、表達感情的手段和方式。因此,形成了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的舞蹈。主要有“卓”“多地”《瑪諧多地》《薩熱多地》《竹馬多地》《貢邊多地》“則柔”“羌姆”《池哥晝》《白馬果卓》等。 [4] 
1.《瑪諧多地》
《瑪諧多地》系男子舞蹈,流傳於舟曲縣境內,是節日期間的壓台節目。舞蹈開始,長者祝詞,為在歷次戰爭中犧牲的勇士們祭祀,然後舞者手拿長刀、棍棒,有的還在刀尖、棍棒上挑上點燃的羊頭、臘肉,踏着鼓、鑔的節奏出場,雙腿呈大八字步半蹲,背朝觀眾,面朝高山峻嶺,嘴裏高喊,雙手舉起落下,別具特色。舞蹈結束時,舞者衝向村頭峽谷,將點燃的肉食扔進溝裏,此時動作大步跳竄,達到高潮。 [4] 
2.《薩熱多地》
《薩熱多地》流傳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迭部、卓尼一帶,是表現古代腳户生活的男子舞蹈。山區人民為了交換和運輸需要,經常有馬幫、馱隊來往於此間,趁歇息之際卸下騾馬脖子上的串串馬鈴,翩翩起舞,盡情歡樂,以驅散旅途中的睏倦和疲乏,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舞蹈,並傳承發展到當下。 [4] 
3.《竹馬多地》
《竹馬多地》主要流傳在高山林區的舟曲縣南嶺鄉騾地坪隊,系男子舞蹈。舞蹈中,青年小夥子們在採伐期間摹擬猴子的動態,手操棍棒跳上跳下,活潑機靈、幽默、滑稽。 [4] 
4.《貢邊多地》
《貢邊多地》是流傳在舟曲縣博峪鄉的傳統舞蹈。該舞蹈形式獨特,富有濃烈的林區風貌,舞蹈語彙穩健優美,肅穆莊重,舞蹈以橫挪步悠擺、雙膝半蹲為主要動律。舞者聯臂拉手,動作整齊劃一,雖然簡單,但各村均有專用舞步,集中在舞場上表演,顯得豐富多彩。 [4] 
5.《格班多地》
《格班多地》流傳於舟曲縣的巴楞鄉、武坪鄉、三角坪鄉的藏族村寨。舞蹈語彙簡單淳樸,穩重矯健。舞步主要是挪步半蹲,挪一步跺一下,一蹲即起,以腳掌碾轉拍地,身體動作自然協調。尤其是帶有彈性柔韌的膝蓋伸屈,婀娜多姿的左右晃盪,配以特殊的服飾,有一種古樸的原始之美。舞隊站成一橫排、面相對站兩排和圓圈、半圓型為多。圍圓而舞時,要以逆時針方向向右移動。 [4] 

多地舞劇情內容

舟曲多地舞融“舞、歌、詩、史”為一體,在不同的場合呈現出差異化的情感思想。部分多地舞主要是在逢年過節期間表演,傳達慶祝、祝福、喜悦、期盼之類的情感,諸如格班多地主要是豐年村裏遇到過年、過節、結婚等重大活動時進行表演。一些舞者曾唱到:“在這吉祥日子裏,綢緞衣裳穿身上。在這祥和日子裏,白米好面都吃上。今天相逢太短暫,祝願來日相聚長。今天歡慶舞不夠,祝願來日舞歡暢。”這充分展現了人們慶祝、喜悦、期盼的心情。部分多地舞主要是在祭祀、法會期間表演,傳達出讚揚、歌頌、感謝之類的情感思想,諸如貢邊多地主要是在博峪鄉端午採花節期間表演,以頌讚自然神靈賜予民眾美好的生活環境。舞者唱到:“人間的樂園在這裏建成,感謝神靈的恩賜,六畜的興旺在這裏繁衍,感謝神靈的賜福”。部分多地舞則是在士兵訓練、戰前動員期間表演,傳達出對英雄的崇拜、對勝利的渴望、對於神靈保護的期盼,諸如瑪西多地具有“武舞”特質,表現先民動員、祭祀、擺陣、戰鬥的場景。裏面唱到:“英雄身穿鐵鎧甲,身後把那火槍挎。右手握着鋒寶劍,左手長槍緊緊攥。”除此之外,薩熱多地、姜拉多地則是人們自娛自樂時表演的舞蹈,往往傳達出的是開心、愉悦的情感。 [5] 

多地舞服裝特徵

舟曲多地舞主要是在各類節慶、祭祀、自娛活動中所表演的一種集體性舞蹈,因此舞者在臨時、自發地參加多地舞表演的時候,往往穿着色澤豔麗、精緻華美的民族傳統服飾。以格班多地為例,女性舞者參與該民間舞表演時,往往是上身穿着藍色、紅色、綠色、白色、黃色絲線繡成豐富圖案的立領斜襟短襖或者是短褂,胸口處繫着繡有各種顏色花朵的白色的絲巾,掛着一些香包和金制、銀製的飾品,從胸口垂下來的絲巾插入腰間寬織錦帶裏面。部分舞者身後也會披着一條繡有各種花朵的白色絲巾,其外面罩着一件黑色或者是彩色的馬甲。頭髮梳成一根三股辮,頭上往往戴着由長長的黑綢挽成的頭巾,耳朵上掛着大大的銀製耳飾,腳下穿着藍色或者是黑色的繡花布鞋。男性舞者則穿着藍色的綢布短褂,上面採用黃線繡有精美的動物、植物圖案,腰下左右開叉,衣邊繡有吉祥紋樣的帶狀邊塊,腰間繫着黃色的綢帶,掛着香囊之類的飾物,頭戴白色帽子或者是採用黑綢挽成的帽子,下面是紅色或者是黑色的褲子,蹬着皮製靴子。舞者大都是徒手而舞,偶爾也會拿着白色、紅色、黃色的哈達。這種具有濃郁藏族民族特色的服飾裝扮也成為舟曲多地舞表演的一大文化載體和藝術特色,成為人們觀看、欣賞多地舞表演的重要審美主體。 [5] 

多地舞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多地舞是羌文化和藏文化交融的產物,在藏羌文化起源、發展的研究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舞蹈中積澱了藏族人民的社會文化心理,在凝聚舟曲羣眾精神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2] 
傳承狀況
由於大眾傳媒的普及,多地舞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越來越小,正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政府部門適當投入力量,予以搶救保護。 [2] 
傳承人物
李扎西,男,1946年9月出生,甘肅省舟曲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多地舞,申報地區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 [6] 
保護措施
舟曲縣在2007年開始組織人員對多地舞進行了普查,於2008年制定了《舟曲“多地”舞蹈藝術保護法規》,2010年初,舟曲縣建立了“多地舞蹈藝術保護中心”。 [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舟曲縣文化館獲得“多地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多地舞項目保護單位舟曲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1] 

多地舞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2月2日,在舟曲縣老城區同舟園,以社火、多地舞等傳統文化形式開展民間民俗活動,豐富廣大羣眾春節期間的業餘文化生活。活動上表演了多地舞。 [9] 
2017年6月30日上午,第四屆舟曲民俗風情楹聯文化節暨“一帶一路”國學文化翠峯山高峯論壇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開幕。活動上表演了多地舞。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