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周多友鼎

鎖定
西周多友鼎是西周晚期青銅器,1980年在陝西省長安區出土,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周多友鼎通高51.5釐米,腹徑50釐米、深31釐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釐米,徑7釐米。鼎腹底部附着厚達0.2釐米的墨灰,是長時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跡,內壁後方鑄有22行銘文,共計279個字。
西周多友鼎是銘文中涉及到獫狁的銅器最為重要的一件,銘文內容對研究西周晚期的歷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及古文字研究、歷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還原
放大
縮小
中文名
西周多友鼎
年    代
西周晚期
類    別
青銅器
級    別
一級文物
出土時間
1980年
出土地點
陝西省長安區
館藏地點
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周多友鼎文物特徵

西周多友鼎 西周多友鼎
西周多友鼎通高51.5釐米,耳高10釐米、寬11.6釐米、厚3釐米,腹徑50釐米、深31釐米,口沿外折2釐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釐米,徑7釐米。鼎腹底部附着厚達0.2釐米的墨灰,顯然是長時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跡。
西周多友鼎造型普通,半球形體,立耳環底,器腹較深,三隻蹄形足,是三足鼎最為基本的形態,除造型簡單之外,銅鼎表面沒有裝飾精美的紋飾。
西周多友鼎腹內壁後方鑄有22行銘文,銘文分兩塊鑄成,每行字數不等,共計279個字。銘文內容:
唯十月,用嚴狁放興,廣伐京〈追去辶〉告追於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於京〈追去辶〉,武公命多友率〈率加辶〉公車羞追於京〈追去辶〉,癸末,戎伐笱衣孚。多友西追,甲申之晨,〈幹加尃〉於厀,多友右折首、執訊廿又三人,孚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復筍人孚。或〈幹加尃〉於共,折首卅又六人,執訊二人,孚車十乘。從至,追〈幹加尃〉於世,多友或右折首、執訊。乃口追至於楊冢。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執訊三人,唯孚車補克以,有焚,唯馬驅口復口京〈追去辶〉之孚。多友乃獻孚〈上或下爪〉訊於公。武父乃獻於王,乃曰武公曰:“女既靜京〈追去辶〉,釐女,易女土田。”丁酉,武公在獻宮,乃命向父佋多友,乃徙於獻宮,公親曰多友曰:“餘肇事女,休不逆,又成事,多禽,女靜京〈追去辶〉。易女圭瓚一、湯鍾一口、〈繑換成釒字旁〉鍪百勻。”多友敢對揚公休,用乍尊鼎,用倗用〈上友下甘〉,其子子孫孫永寶用。 [1-2] 

西周多友鼎流傳歷史

  • 鑄造背景
西周晚期的青銅器銘文,許多都記載着周人反擊獫狁的事件。獫狁是西周時期北方地區重要的民族之一,與西周王朝經常發生戰爭。當時的獫狁是西北主要的邊患,時常侵擾周,劫掠財物、人口,嚴重威脅着周王朝的統治。據銘文記載,周厲王時周王朝與獫狁發生了戰爭。獫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厲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擊,激戰半個月,先後在採阝、龔、世、楊冢等地戰鬥,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勝利。殺掉敵軍三百餘人,俘獲二十多人,繳獲戰車一百二十七輛,奪回了被擄去的人民,將獫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將多友的戰績報告給了厲王,厲王給予以多友重賞,賜給多友青銅一百多鈞。多友特鑄此鼎以紀念這件事情。 [1] 
  • 出土過程
1980年11月12日,西周多友鼎由陝西省長安區斗門鎮下泉村的幾個村民在村頭東北的河道旁深約4米的細沙堆中發掘而出,後來成為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2] 

西周多友鼎文物鑑賞

銘文拓片 銘文拓片
青銅器發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漸趨向定製,銅器多輕薄簡陋,花紋也趨向簡單,但長篇銘文較多。以青銅鼎為例,這一時期的青銅鼎主要只有兩種形制。西周多友鼎屬於主要以半球形體、蹄足為特徵,裝飾紋樣簡單,一般僅以弦紋、重環紋或竊曲紋裝飾的一類,是西周晚期的標準器形。
西周多友鼎銘在西周金文作品中可稱長篇鉅製,其筆意從容穩健,曲線美消除了力的鋒芒,結體和佈局都相當講究,為典雅美中的上乘之作,堪稱一時之楷式。從每個字來看,其造型十分優美,結體極其嚴謹,給人以平衡、穩重的感覺,已經沒有西周早期金文的那種結構的隨意性了。其筆畫之間的距離空隙大致相同。無論結構繁簡,字與字寧可有大小之別,而無鬆緊之差。佈局也均勻協調,雖有行無列,卻井然有序,其規範、整齊、典雅之美足資學習借鑑。 [3-4] 

西周多友鼎文物價值

在銘文中涉及到獫狁的銅器中,西周多友鼎是最為重要的一件。這篇銘文對戰爭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另外,獫狁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一個遊牧騎射的民族,而是有着從事大規模車戰能力的民族,這是對其研究的重要新線索。這些資料對研究西周晚期的歷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及古文字研究、歷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  [6] 

西周多友鼎社會評價

山東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徐世典《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多友鼎是西周晚期十分重要的青銅器,對於研究西周歷史極有裨益。 [5] 

西周多友鼎文物爭議

關於西周多友鼎所屬何人,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其主人為是鄭桓公。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多友”是私名。據金文體例,在長上前應稱名而不能稱字,所以不好把“多友”拆成一名一字。“多”訓為“眾”,“友”訓為“有”,意義有關,可以起兩個字的名“多友”,也可如鄭桓公那樣,名“友”,字“多父”,從古人命名的慣例説,都不足為異。但多友不會是鄭桓公,已據金文稱名、字的慣例説明了。鄭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厲王奔彘,宣王(太子靜)年紀還小,被召公藏匿,“長於召公家”,直到即位,年事尚輕,因而能在位達四十六年之久。他的弟弟友,歲數還要小些,宣王二十二年才分封於鄭。由此可見,在厲王掌權時,友不可能率軍出征,他絕不是西周多友鼎的器主。由鼎銘看多友的身分,不過是武公的一名部下。多友受武公之命,初次指揮軍隊,只能向武公獻俘,未能直接面見周王。武公得到天子賞賜,回來在自己的宗廟(“獻宮”,“獻”為武公先世的諡號),命叔向父禹召見多友,獎賜有加,看來多友的身分還低於禹。這和鄭桓公為天子親弟的高貴地位是不能吻合的。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