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部經濟

鎖定
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y)是指由於消費者或其他人和廠商的產出所引起一個人或廠商無法索取的收益。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
中文名
外部經濟
外文名
External economy
別    名
外部規模經濟
提出者
馬歇爾

外部經濟簡介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y)是指由於消費或者其他人和廠商的產出所引起的一個人或廠商無法索取的收益。外部經濟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另一種情況,是當一個國家某個產業的累積產量擴大時,該產業各企業的平均成本下降,通常被稱為動態的外部經濟(Dynamic External Economy),該產業隨累積產量增加而呈下降趨勢的平均成本曲線,通常被稱為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有益的影響稱為正的外部經濟,有害的影響稱為負的外部經濟。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經濟是指某一經濟活動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個體經濟單位決策者的考慮範圍內,從而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並造成市場失靈的現象。
外部經濟是指廠商、個人、社會從某種社會經濟活動中所獲得的有利影響,而受益者原則上不必為此付費。該理論認為,某些產業由於外部性,廠商不能獨享創新帶來的收益,而且投資的風險很大,私人投資明顯不足,這在新興高科技產業最為明顯。
然而這些行業又往往具有戰略性,其創造的知識、技術、產品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政府要選擇適當的高科技產業加以扶植,降低其投資的風險,吸引私人資本投入該行業,推動戰略性產業的成長。

外部經濟起源

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y)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由馬歇爾(A Marshall)最早提出。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或範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一個國家某個產業的累積產量擴大時,該產業各企業的平均成本下降,通常被稱為動態的外部經濟(Dynamic External Economy),該產業隨累積產量增加而呈下降趨勢的平均成本曲線,通常被稱為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
馬歇爾認為外部經濟包括三種類型:市場規模擴大提高中間投入品的規模效益;勞動力市場供應信息交換技術擴散。前兩者稱為金錢的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後者被稱為技術外部性(也稱“純”外部經濟)他並不與收益遞增市場結構有關。

外部經濟理論內容

第一,高新技術企業R&D企業在缺乏知識產權有效保護的情況下不能獲得由於技術知識外溢所損失掉的全部報酬,企業會減少風險投資或不願意進行技術創新,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和戰略干預,對那些高技術企業和從事R&D企業進行資金補貼;
第二,一個壟斷競爭中間產品部門的經濟技術外溢可能會導致下游產業出現外部效應,如果這些中間產品進入貿易,這種外部效應就會國際化,此時就需要政府出面給予這些中間產品部門以資金支持;
第三,產業間存在外部經濟效應,即一種產業對於另外一種產業的支撐效應,例如,如果半導體產業能夠導致計算機、飛機等產業產生更高的生產力。這時就需要政府對能夠產生強大外部經濟效應的產業給予一定程度的扶持。

外部經濟運用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理論出發,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向技術密集過渡,發展電信產業,是國家發展的方向,這點毋容置疑。但發展過分重複建設的電信產業,就會使已經昂貴的基礎能源,更加緊缺。國家發放新的3G牌照後,勢必有更多的移動運營商加入,中國國內現有六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衞通、鐵通公司。3G時代即將到來,未來的信息通信平台,不僅包括語音、圖像信息,還能提供多媒體、電話電視會議電影頻道智能家庭控制系統等多種服務功能。這一大蛋糕各個運營商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每一個覆蓋全中國3G網絡建設都要2000億人民幣,牌照發放過多就會導致重複建設。所以必須進行徹底的行業整合後才能發放牌照。牌照發放既要達到有序市場競爭的目的,同時也必須考慮資源的節約。
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規模成了各大電信運營商業績的重要指標。這對發展國家經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片面的規模崇拜是斷然不可取的。過分追求規模的增長,不僅會造成如上所述的大規模重複建設問題,而且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有可能造成勞動者實際福利水平的增長停滯甚至下降。

外部經濟立法

不提供非捆綁本地網絡的接入會使得潛在的競爭者無法進入該地區的市場,從而不能使用户獲得競爭的利益,也可能使競爭者建設不必要的重複設施,從而錯誤地分配社會資源。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電信立法,規定電信網絡必須開放,明確網絡資源的分拆、出租以及定價原則,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美國1996年頒佈的《電信法》要求主導電信運營商提供非捆綁網絡元素的接入,並且以批發價格提供零售業務。中國應該借鑑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將防止重複建設寫入電信立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並保持電信行業健康發展。
為此,首先要將電信網絡資源開放寫入電信法。其次,國家必須從優化市場競爭結構入手,推動電信市場有效競爭格局的形成,而不是現在這樣的重複建設、惡意競爭。此外,由於中國電信企業都是國有獨資或國家資本絕對控股的,因此,政府應該加強調控和監管力度,建立有效的運作機制。

外部經濟政府工作

已經加入WTO,電信業的完全開放只是時間問題電信業務應該遵從其內在的市場規律;避免重複建設,謀求共同發展。人們應該提倡均衡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不能為片面追求高速經濟增長,而各自為政,犧牲國家的有限資源。否則在電信業開放的環境中,現有的電信運營商將無法繼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電信業成果也會在化為烏有。政府必須改變自己的職能,從經濟發展的片面倡導者轉變為勞動者利益的保護者,從單一追求GDP數字增長轉變為尋求均衡增長模式。只有通過政府職能轉變法制體系的完善,才能有效地遏制人們經濟發展中的負的外部經濟,保證國民經濟均衡發展,保證全體國民真正從經濟發展中受益。
通過上面的分析,環境問題、重複建設等幾個方面論述了中國高速經濟增長中負的外部經濟的存在。負的外部經濟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造成市場失靈,給全社會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成本負擔。堅持均衡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利用市場規律,使外部經濟內部化,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外部經濟不利影響

外部經濟 外部經濟
中國可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經濟的不利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儘管嚴峻的環境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改革開放30年為中國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人們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只要調控得當,工作到位,中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經濟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2008年,中國經濟發展經受了來自多方面的嚴峻考驗,全球金融形勢急劇惡化,南方部分地區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特大地震抗,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但中國仍保持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前三季度,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9%;區域協調發展呈現良好勢頭;煤電油運緊張狀況出現緩解;物價總水平漲幅得到較好控制,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7%,其中9月份漲幅為4.6%,已連續5個月回落;經濟效益總體較好,財政收入增長25.8%,增收1萬億元;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9.4%。

外部經濟應對措施

在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同時,轉變發展方式也取得了新進展。在出口增幅明顯回落的情況下,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經濟增長拉動力增強。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27%和22%,增幅同比提高1.3和6.1個百分點。在連續幾年加強“三農”工作力度的情況下,糧食連續5年增產,產量有望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在工業結構調整方面,今年以來高耗能行業增幅繼續回落,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此外,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繼續加大並取得積極成效,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進一步下降。
在改革開放走入第30個年頭時,各項改革仍然在繼續深化。今年以來,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新舉措順利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問責制度進一步健全。經濟領域的改革亮點也不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重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外匯管理制度改革等邁出新的步伐。近幾個月,國際經濟形勢急劇變化,金融危機加劇並向實體經濟擴散蔓延,中國經濟已經融入世界,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目前中國經濟的突出問題是增速下行壓力增大。由於外部需求萎縮,導致中國出口增速大大放慢,市場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意願和能力,進而會制約消費增長。

外部經濟綜述

雖然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特別是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綜合國力和抗擊各種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擴大國內需求的空間非常廣闊,宏觀調控政策迴旋餘地較大。中央已經根據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了宏觀經濟政策,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穩定經濟增長、加大強農惠農、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保證民生、着力解決涉及人民羣眾利益問題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密切跟蹤分析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國內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抓緊研究有關預案。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一系列不確定因素,要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好政府已經出台的一系列調控措施,繼續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做好糧食以及農副產品的生產、收購等工作,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近一段時期,為緩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國務院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保持進出口穩定增長、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積極措施,有關各方應抓好這些措施的貫徹落實。同時,要抓緊研究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啓動內需的調控政策,為明年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只要人們調控得當,調控工作到位,中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經濟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