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漢語詞彙,拼音是wài xié,解釋是謂可以傷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中醫特指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等從外侵入人體的致病因素。
- 中文名
- 外邪
- 拼 音
- wài xié
- 解 釋
- 可以傷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 出 處
- 《淮南子·主術訓》
外邪解釋
編輯謂可以傷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中醫特指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等從外侵入人體的致病因素。
外邪出處
編輯《淮南子·主術訓》:“故中欲不出謂之扃,外邪不入謂之塞。”
[1]
宋·儲泳《祛疑説》:“由內不自正,故曰外邪。心無所主,故曰客氣。”
《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差矣!遇了外邪,方可如是;若在家庭亦然,便是一木人了。”
- 參考資料
-
- 1. 外邪 .詞典網[引用日期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