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資保險公司

鎖定
外資保險公司是設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保險機構。1992年,國務院批准美國國際保險集團所屬友邦保險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開始進行保險開放試點。1995年初,保險開放的試點城市擴大到廣州。全國共設有8家營業性外資保險機構,154家外資保險機構代表處。外資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限於個人繳費的人身保險業務,外資財險保險公司的服務對象僅限於外國人和三資企業。至1996年底,外資保險機構在華的總資產為13. 28億元人民幣,總保費收入為5. 75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0. 74%。 [1] 
中文名
外資保險公司
批    准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機構
類    型
中外合資
性    質
公司
外資保險公司
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外資保險公司公司名單

國內部分外資保險公司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海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金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外資保險公司發展形勢

根據《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的未來發展方向(2014)》報告,在過去兩年裏,外資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4%增加到2013年的5.6%,但仍明顯低於2005年的8.9%峯值水平。相比之下,2005年外資財險公司的市場份額不足1.3%,而2013年這一比值也只有1.28%。
對於業務發展的乏力,外資認為,內資保險公司的競爭和監管環境是阻礙外資保險企業實現增長的原因。
事實似乎看起來如此,但真相卻往往“背道而馳”。
儘管外資保險公司在應對來自內資保險公司的激烈競爭的同時成功在中國設立機構,但是他們的財務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在安永的調查中,2013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外資壽險公司未能盈利。財險公司的業績稍好,11家公司實現盈利而另外10家公司遭受虧損。若干財險公司則蒙受了巨大虧損。
門外的人想進來,在“外人”看來,政策顯然是最大的阻力。但事實是,中國保險業與證券業對外開放的程度一向都比較低,不過在2001年之後加快了開放的步伐。原來政府只允許外資保險公司在上海和廣州開展業務,但很快增加了深圳、大連、佛山、北京和天津等十幾個城市,2003年則完全取消了對外資保險業務的地域限制。
在同一年,政府允許外資非壽險公司設立獨資子公司,並在2004年允許已設立的外資財產險分公司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改建為獨資公司,再於2006年允許設立外商獨資保險經紀公司。但外資保險公司若要從事壽險業務,則必需建立壽險合資公司,且外資股份比例不得超過50%。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