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科準繩

鎖定
《外科準繩》是明代王肯堂撰寫的一本外科類中醫文獻。成書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
作品名稱
外科準繩
作品別名
瘍醫準繩;瘍科準繩;外科證治準繩;瘍科證治準繩
作    者
王肯堂
創作年代
明代
類    別
外科類
卷    數
六卷

外科準繩內容簡介

為《六科證治準繩》之一。卷一總論癰疽之病源、診法、脈法、辨善惡與虛實,內消與內託、灸與針烙、砭鐮、敷貼、淋洗等治法,以及將護、禁忌等十六篇;附內疏黃連湯內託復煎散、當歸黃芪湯等一百五十九方。卷二為潰瘍、久漏瘡、癰疽所兼渴、嘔、出血等二十三症,共收載二百七十九方。卷三及卷四分述身體各部的癰疽證治、收載一百八十八方。卷五主論外科痼疾和皮膚病的證治,如翻花瘡、多骨疽、楊梅瘡、流注、丹毒、癭瘤、疥癬、紫白癜風等,收載二百五十八方。卷六為損傷門,為正骨、金傷、獸咬傷等病證治。是書較為全面、系統地整理彙總前代主要外科著作及名醫方論,門類詳細,列方詳備,並註明出處。為外科重要著作之一,對外科臨牀和文獻研究均有重要參考價值,並流傳於日本等國。 [1] 

外科準繩作者簡介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秦,一字損仲,號損庵,自號念西居士,金壇(今屬江蘇)人。王肯堂出身於官宦之家,父王樵是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王肯堂博覽羣書,因母病習醫。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選為翰林檢討,官至福建參政。
王肯堂歷11年編成《證治準繩》44卷,凡220萬字。另著有《醫鏡》4卷、《新鐫醫論》3卷、《鬱岡齋筆塵》等,輯有《古代醫統正脈全書》。今人輯有《王肯堂醫學全書》。 [2] 
參考資料
  • 1.    陳榮,熊墨年,何曉暉.中國中醫藥學術語集成 中醫文獻(上冊).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01:第350頁
  • 2.    尤虎,蘇克雷,熊興江編著,歷代名醫經方一劑起痾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06,第3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