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牆內保温系統

鎖定
外牆內保温體系也是一種傳統的保温方式,在歐洲一些國家應用較多,它本身做法簡單,造價較低,但是在熱橋的處理上很容易出現問題,近年來由於外保温的飛速發展和國家的政策導向在我國的應用有所減少。但在我國的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還是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和潛力。
中文名
外牆內保温體系
用    途
保温

外牆內保温系統基本介紹

有以下幾種做法:
(1)在外牆內側粘貼或砌築塊狀保温板(如膨脹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加氣混凝土塊、EPS板、XPS板等),並在表面抹保護層(如水泥砂漿聚合物水泥砂漿等)。
(2)在外牆內側拼裝GRC聚苯複合板或石膏聚苯複合板,表面刮膩子
(3)在外牆內側安裝岩棉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或其他板材)。
(4)在外牆內側抹保温砂漿
(5)公共建築外牆、地下車庫頂板現場噴塗超細玻璃棉絕熱吸聲系統。該系統保温層屬於A級不燃材料。

外牆內保温系統系統特點

它的特點主要是通過與外保温的對比得來,主要是由於在室內使用,技術性能要求沒有外牆外側應用那麼嚴格,造價較低,而且升温(降温)比較快,適合於間歇性採暖的房間使用。

外牆內保温系統選用要點

(1)在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可適當選用。
(2)應充分估計熱橋影響,設計熱阻值應取考慮熱橋影響後複合牆體的平均熱阻
(3)應做好熱橋部位節點構造保温設計,避免內表面出現結露問題。
(4)內保温易造成外牆或外牆片温度裂縫,設計時需注意採取加強措施。

外牆內保温系統侷限性

1、結構冷(熱)橋的存在使局部温差過大導致產生結露現象。由於建築外牆內保温保護的位置僅僅在建築的內牆及梁內側,內牆及板對應的外牆部分得不到保温材料的保護,因此,在此部分形成冷(熱)橋。
2、冬天室內的牆體温度與室內牆角温度差約在10%左右,與室內的温度差可達到15℃以上,結露水的浸漬或凍融極易造成保温隔熱牆面發黴、開裂。
3、在冬季採暖、夏季製冷的建築中,室內温度隨晝夜和季節的變化通常不大,這種温度變化引起建築物內牆和樓板的線性變形和體積變化也不大。但是,外牆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陽輻射熱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變化幅度較大。當室外温度低於室內温度時,外牆收縮的幅度比內保温隔熱速度快;當室外温度高於室內氣温時,外牆膨脹的速度高於內保温隔熱體系,這種反覆形變使內保温隔熱體系始終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牆體基礎上,在這種形變應力反覆作用下不僅是外牆易遭受温差應力的破壞也易造成內保温隔熱體系的空鼓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