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灘17號

鎖定
建於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位於上海中山東一路(外灘)17號,現為友邦公司上海分公司所在地。
中文名
外灘17號
建設時間
1921
作    者
德和洋行
地理位置
上海中山東一路(外灘)17號

外灘17號建築特色

夜景 夜景
大樓總高10層,三段式立面。底層立面用拉毛花崗石作貼面,正大門兩側各有一扇落地的羅馬拱券長窗;中部立面3至7層,建築外觀採用近現代派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但飾以古典柱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使單調的平面增加了一絲活潑;上段立面,兩側為券式窗洞,中間樹以雙柱,形成內陽台。屋檐下原有8個裸體人物雕塑,後被水泥封末。頂部的南北兩側建有塔樓。字林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花崗岩的外牆,鋼筋混凝土結構,字林大樓並排站立在老舊的外灘建築中,有一種鶴立雞羣的感覺。加之同時期歐洲折中主義建築風靡,大樓也結合了古典主義的三段式格局、柱式結構、文藝復興式浮雕。樓內的裝修也十分考究,入門後的兩座石雕女神像則是由意大利雕塑家所作,內部地坪大部分鋪白色大理石,牆面多為黑色大理石鑲金色馬賽克,平頂則用石膏拓花。不同時期的建築元素被集中在了同一座建築上,倒是別有風味 [1] 

外灘17號歷史變遷

曾經是上海最早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總部所在地,所以也被稱為“字林洋行大樓”。1928年,施德的美資友邦人壽保險公司租用部分樓面,後於1947年撤離———1996年5月,友邦重新進駐該大樓並更名為“友邦大樓”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抗戰英雄的陳納德(C.L.Chennault)面臨失業,而一批舊飛虎隊員回國後也陷入生活困境,於是陳納德就想到利用在中國的關係,在中國組織航空公司,以解決他和那些舊飛虎隊員的職業問題。於是他於1947年成立中國民用航空公司並在此設辦事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