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媒説

鎖定
《外媒説》是新媒體品牌欄目項目。 [1] 
2019年11月,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1-2] 
中文名
外媒説 [1] 
發佈平台
中國日報雙語微信 [2] 
項    目
新媒體品牌欄目
作    者
柯榮誼、庹燕南、左卓、高啓輝、李雪晴、王瑜、胡雨濛
編    輯
唐曉敏、侯俊傑
報送單位
中國記協新媒體專委會 [1]  [3] 
榮    譽
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1-2] 

外媒説專欄簡介

《外媒説》是國內首箇中英雙語外媒時評微信欄目。作為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獨創的優質品牌欄目,《外媒説》結合中國日報獨特優勢,切突出“外”字,注重借用外嘴外力引導新聞輿論、提升報道實效,起到了立場鮮明、效果顯著的輿論引導作用。
該欄目以“全球視野、中國立場、輿論熱點”為定位,以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熱點為題材,用敏鋭的新聞嗅覺、紮實的編譯功力、精準的新媒體角度,聚焦領導人出訪、中美貿易摩擦、中國主場外交、孟晚舟事件等全年重大涉華新聞事件,用圖文、音頻、短視頻等多媒體形態,解讀外媒報道,及時傳播中國聲音。欄目全年共刊發稿件132篇,讀者互動活躍,在網易號、頭條號等第三方平台上,稿件總閲讀量和互動量達到近1億人次,其中不乏閲讀傳播量達千萬人次的爆款文章,成為我國主流媒體在新媒體傳播領域的一面旗幟。
下一步,欄目將繼續聚焦國內外熱點事件,深耕細作,從國際輿論環境中“草船借箭”,有力宣介中國立場,提升我國媒體在新媒體輿論場的引導力。 [3] 

外媒説推薦理由

自創立以來,“外媒説”欄目以評論性、多角度的特點彙編世界各大媒體最新消息,尤以涉華報道為主。該欄目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借用外媒外嘴講好中國故事
欄目以中英雙語呈現,引用外媒英文報道原文,增加了可信度。同時,該欄目不是簡單地做外電報道的“二傳手”,而是通過編譯、整合構建立場,減少文化障礙,增強貼近性,克服以往報道模式單一、僵化的不足,起到了“草船借箭”的良好效果。
欄目深度解讀國外主要媒體對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報道,為讀者提供另一個看中國的窗口,讓讀者瞭解到外媒眼中中國的發展變化,從而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緊緊圍繞熱點焦點傳播中國聲音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成為全年新聞報道工作的重點和熱點。我們利用《外媒説》欄目開闢了新的輿論陣地,推出了大量有理有據的高質量文章,從前期對特朗普政府強有力的批判,到之後理性分析貿易摩擦對於中美雙方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取得了突出的傳播效果。
除了中美貿易摩擦,在核心報道、涉華時政新聞解讀中,我們也注重利用該欄目,採集外媒觀點為我所用,取得事半功倍的輿論引導實效。
3.把握時度效,傳播效果顯著
欄目立足服務大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注重貼近受眾關切,精心策劃選題,強化統籌創新,通過發揮多媒體優勢,綜合運用文字編譯、視頻漢化等方式加大解讀報道力度,收到各界受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欄目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等媒體轉載,在網易號、頭條號等第三方平台上,欄目稿件總閲讀量和互動量達到近1億人次。其中,爆款文章《外媒:中國反擊快準狠!特朗普“貿易戰”後首次發推……》閲讀量超過1000萬人次。 [3] 

外媒説初評評語

《外媒説》是國內首箇中英雙語外媒時評微信欄目。自創立以來,《外媒説》欄目以評論性、多角度的特點彙編各大媒體最新消息,尤以涉華報道為主。欄目以中英雙語呈現,引用外媒英文報道原文,增加了可信度。同時,該欄目不是簡單地做外電報道的“二傳手”,而是通過編譯、整合構建立場,減少文化障礙,增強貼近性,克服以往報道模式單一、僵化的不足,起到了“草船借箭”的良好效果。欄目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等媒體轉載,在網易號、頭條號等第三方平台上,欄目稿件總閲讀量和互動量達到近1億人次。其中,爆款文章《外媒:中國反擊快準狠!特朗普“貿易戰”後首次發推……》閲讀量超過1000萬人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