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夕陽簫鼓

鎖定
夕陽簫鼓為古代中國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1]  此曲為琵琶曲中的大文套,由此曲改編的琵琶曲名為《春江花月夜》,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作者佚名
中文名
夕陽簫鼓
類    型
中國琵琶傳統大套文曲
作    品
《潯陽琵琶》
流    傳
明清

夕陽簫鼓歷史演變

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
這是一首著名的中國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傳了,該曲名最早見於清姚燮(1805~1864)的《今樂考證》。樂譜最早見於鞠士林(1820年前)與吳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後吳畹卿抄本傳譜為共6段加1尾聲,無分段標題。其後各派傳譜分段不一。
在平湖派李芳園1895年所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曲名《潯陽琵琶》,曲體有所擴展,共10段,其分段標題為:①夕陽簫鼓、②花蕊散迴風、③關山臨卻月、④臨水斜陽、⑤楓荻秋聲、⑥巫峽千尋、⑦簫聲紅樹裏、⑧臨江晚眺、⑨漁舟唱晚、⑩夕陽影裏一歸舟。
在浦東沈浩初1929年所編的《養正軒琵琶譜》中,曲名叫《夕陽簫鼓》,其分段標題為:①迴風、②卻月、③臨水、④登山、⑤嘯嚷、⑥晚眺、⑦歸舟 [2] 
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鄭覲文將此曲改為絲竹合奏曲。

夕陽簫鼓主要特點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
音樂開始,鼓聲、簫聲,疏密有致地悠然興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調的主題款款陳述;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並適時點綴以水波聲、槳櫓聲等造型樂匯,表達了意境幽遠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着輕舟,盪漾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夕陽簫鼓演奏與創新

全曲為民族器樂中最常見的多段體結構,中央廣播樂團民族管絃樂隊指揮家、民樂大師彭修文對此曲的藝術處理極其細膩,他充分運用大樂隊擁有豐富的樂器色彩,巧加編配,樂器時增時減,使樂隊音響富有高、低、濃、淡、厚、薄的變化,層次分明;在音樂表現方面,既發揚古典音韻優雅的格調,又使音樂充滿內在的激情,頗具情韻,富有生氣。
中國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飈將此曲改為吉它獨奏曲《潯陽夜月》,在1988年廣東、香港、澳門舉辦的吉它大賽中獲古典吉它冠軍。而黎英海則將它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劉莊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勳改編為交響音畫。

夕陽簫鼓情調

夕陽簫鼓簡介

夕陽簫鼓是抒情寫意的的樂曲,1925年前後,上海大同樂社根據經曲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
談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著名的民樂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絲竹音樂特點的旋律,委婉優美;節奏流暢多變,極具東方的詩情畫意。《春江花月夜》歷來深受廣大羣眾的喜愛,曾經改編為各種中西樂器的獨奏、合奏曲,亦有將其填詞用於戲劇之中,可謂是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傳統音樂。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來是改編自一首著名的傳統琵琶文曲《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分段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最遲在十八世紀就流傳在江南一帶。《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樂曲原分有10段,分別為:
一、夕陽簫鼓
二、花蕊散迴風
三、關山臨卻月
四、臨水斜陽
五、楓荻秋聲
六、巫峽千尋
七、簫聲紅樹裏
八、臨江晚眺
九、漁舟唱晚
十、夕陽影裏一歸舟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薰風拂漣漪的景色。然後,樂隊齊奏出優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
第二、三段,表現了“月上東山”和“風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見江風習習,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
進入第五段“水深雲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
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歸舟”,表現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欸乃”,由遠而近的意境。歸舟遠去,萬籟皆寂,春江顯得更加寧靜,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束,使人回味無窮。

夕陽簫鼓創作與改變背景

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絃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裏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全唐詩》裏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裏佔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説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聞一多的話來説,“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奇怪的是,從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詩評很少關注此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一篇曠世傑作了。自明代以後的唐詩選本里才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説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中説此詩“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闓運在《王志·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評此詩説:“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極高。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認為,該詩一脱宮廷空洞豔體之詩風,“清除了盛唐的路”,為雄奇壯美的一代盛唐詩風的到來,起到了重要的啓承作用。因而,“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聞一多進而稱之為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過渡的標誌性詩作,兼具初唐氣度和盛唐氣象。博大,進取,寬容,唯美,已經成為唐朝的一種“時代氣質”。身處初唐與盛唐前期的張若虛,其作品不自覺流露出時代的“脈象”,這是很自然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盛世之一。近來“盛世”一詞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正如本篇引言內指出,春節晚會舞台上的大對聯中的“上下五千年,繁榮盛世慶今日”,即是一例。有人甚至撰文提出,中國歷史上共出現過三個盛世,即漢初盛世、唐初盛世和康乾盛世,並暗示中國即將進入中國歷史上第四個盛世。
大路看來,康乾盛世是不可以和漢唐盛世相提並論的。漢朝和唐朝的盛世,中國領先於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國家。而康乾時代,清朝雖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有值得稱道的表現,老百姓的生活也較為豐足,但國家發展水平已落後於世界發展水平。另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與唐朝燦爛的文化相比,康乾盛世卻是中國歷史上較為黑暗的時代之一。遍觀有清一代,人們的思想和文化變得極為僵化而守舊,不見半點雄渾豪放的詩情,不見多少流傳後世的大作。清朝的悲劇性結局難道與康乾盛世時的自我封閉、文字獄、思想禁錮毫無關聯麼?
《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朝只有一個。《夕陽簫鼓》的琴聲陣陣傳來,繪聲繪影,《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種畫韻詩境盡現於眼前,使人有如夢迴唐朝,進而無限感懷大唐盛世之萬千氣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