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烈,男,漢族,1976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民盟成員,研究生學歷。國內70後文學評論家代表人物之一。出版人,策劃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
作為網絡文學研究和批評拓荒者,致力於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網絡文學和類型文學研究,新媒體時代文藝生態研究。主編了國內首本類型文學讀本《MOOK流行閲》以及發起國內首個關於網絡與類型文學(小説)的文學大獎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
- 中文名
- 夏烈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籍 貫
- 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
- 1976年
- 畢業院校
- 杭州大學
- 職 業
- 作家
夏烈人物經歷
編輯2008年,參加魯迅文學院第九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理論評論家班。
[3]
2009年1月2日,接受網絡文學民營巨頭盛大文學有限公司的邀請,在公司內創設“盛大文學研究所”,並出任該機構執行所長。
[5]
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3]
2011年,發起了國內首個關於網絡與類型文學(小説)的文學大獎: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並擔任執行副秘書長。
[6]
2013年,被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南方文壇》2013年第一期(總第152期)推選為該期“今日批評家”欄目人物,雜誌封二全版為作者個人影像,雜誌正文刊登了包括夏烈的學術論文《文學未來學:觀念再造與想象力重建》
[8]
、隨筆《自圓其説》
[9]
,評論家王幹《那些曾經年輕的面孔和同期聲:推薦夏烈的理由》
[10]
,作家海飛《夏烈:難以界定的文學身份》
[11]
在內的一組4篇文章。
[12]
2013年6月,擔任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
2014年1月7日,當選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17-18]
2014年3月,受聘為中國現代文學館第三批客座研究員。
[19-20]
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輯、杭州市文聯《西湖》文學月刊社長助理,杭報經典學堂每週競寫欄目的出題嘉賓、盛大文學研究所所長,杭州師範大學動漫學院副院長、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夏烈主要成就
編輯夏烈的文學批評在浙江乃至國內文學評論界是很有影響的。作為評論家的夏烈在他的本行理論探討方面,至少有這樣兩個領域是卓有建樹。一個就是他對網絡文學以及類型文學的大力提倡和深入研究。他指出,如果按照王國維“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的標準看,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不是傳統文學,而應該是網絡文學或者説類型文學。此説雖然會引起其他評論家的不同意見,但作家海飛以為夏烈這種説法,體現了他的獨到眼光。針對一般人對網絡文學的種種批評和蔑視,夏烈以為其實只要不拘泥於所謂的精英立場,而是放下架子平心靜氣地閲讀那些網絡文學作品的話,就會發現在大量的所謂“糟粕”之外,其實有不少作品已經開始顯露經典的水準,即便是按照傳統文學的標準也如此。證據之一就是是最最嚴肅的傳統文學期刊《收穫》,也開始對網絡文學作者敞開了大門。同時,夏烈認為,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從通俗文學到網絡文學再到類型文學,這似乎構成了當代文學發展的另一個鏈條,它們前後相續,構成了一個全新的文學家族。對於這樣一個文學現象,任何的視而不見或者輕視,都會受到歷史的懲罰。
[6]
多年前,網絡文學開始興起,他以一個文學評論家的獨到的眼光看到了它的發展前景,他開始關注類型文學寫作。在他的力推下,作協領導給予了肯定和幫助,浙江省作家協會類型文學創作委員會就這樣成立了,成了全國的第一個。那時候他自己還前往盛大文學擔任盛大文學研究所的所長,直接與作者近距離的接觸,所以在海飛等人眼裏他不是一個只埋首案頭書齋型的文學評論人,他有實踐力。他開始發掘培養網絡文學作家,如今在網絡文學界很有影響的南派三叔、滄月、流瀲紫和曹三公子等,其創作夏烈都給予過特殊的關注,並懷着極大的熱情向文學界推薦,這種關注都得到了事實的應驗,他們全成了大眾擁躉甚至專家也叫好的創作者,可見當年夏烈的眼光獨到而富有遠見。
[6]
夏烈還是一位成功的出版人。基於他自己曾在浙江文藝出版社供職多年的專業眼光,從一名專業編輯到一名成功出版人,他策劃出版了多種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書籍,他聯合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主編了一套“鋭角書系”,集合了顏歌、丁天、徐則臣、金仁順等青年作家的優秀散文集,以使人關注到傳統文壇小説家們的散文創作。作家海飛的一個感覺是,他一直把文學活動、文學出版作為他文學評論的一個有機部分,正如他認為的,這是“評論家介入大眾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6]
提出“杭州作家羣”概念
作為杭州本土成長起來的評論家,夏烈還提出了“杭州作家羣”的概念,雖然他自己也認為這還是一個“潛伏的概念”。但在作家海飛看來,這也充分體現了夏烈敏鋭的文學觸覺和開闊的學術視野。杭州歷史上就是文人薈萃之地,這三十多年在杭州這個城市更是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作家,所以海飛以為夏烈的這個命名很有必要,對這個作家羣體的研究也因此納入夏烈的視野。夏烈認為杭州作家羣的美學特色可以用文化“尋根”概括,“雅而好古,返本開新”是杭州作家羣的整體美學追求。
[6]
主編首本類型文學讀本
曾主編國內首本類型文學讀本《MOOK流行閲》,集結了南派三叔、滄月、流瀲紫、陸琪、安意如等暢銷書名家,帶動了“杭州類型文學作家羣”的形成和發展,該“讀本”的體例模式聽説就是後來與《最小説》鼎立的《超好看》的雛形。
[6]
[25]
發起首個關於網絡與類型文學(小説)的文學大獎
2011年,他發起了國內首個關於網絡與類型文學(小説)的文學大獎: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並擔任執行副秘書長。他提出中國文學界應該重視類型文學的發展,學習日本的“直木獎”,給通俗的大眾文學以應有的文學位置,也因為這個嶄新的平台,一批在華語寫作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類型小説作家如亦舒、劉慈欣、匪我思存、小橋老樹、唐七公子等,都受到了該獎項的關注。
[6]
[26]
主編“鋭角書系”
再認識網絡文學
2014年6月24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影響網絡文學的力量(網絡文學再認識)》,文章稱:重視網絡文學研究,就得重視它的生成機制和生產機制,目的在於建設性地“介入”。從文學史看,任何文學藝術發自民間,都是經由知識精英參與創作、給予評價才由俗變雅或者雅俗兼濟。而吸納新的領域出現的有素養的文化工作者,使之成為新的精英,也是歷史上常常運用的辦法。網絡淨化不但是必要的,也非常合理地兼顧了對網絡文學本身發展窘境的治療,“小黃文”的大量氾濫及盈利模式的形成將擠壓正規文學網站和網絡作者的正常利益與名譽,不及時干預,可能會使網絡文學創作態勢扭曲。
[28-29]
夏烈社會兼職
編輯浙江省作家協會類型文學創委會主任
浙江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浙江少年作家協會副會長
夏烈獲獎記錄
編輯文學獎項 |
|
夏烈主要作品
編輯夏烈發表文章
文章名稱 | 刊登期刊 | 刊登日期 |
《兩個互補的文化形象:魯迅、冰心比較論》 | 《文藝評論》 | 2002年06期(文學評論) |
《“無物之陣”裏的生存隱秘》 | 《當代作家評論》 | 2004年02期 |
《文學報》 | 2004年12月(文學批評) | |
《當代作家評論》 | 2004年02期 | |
《出版廣角》 | 2005年08期 | |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 2006年01期(文藝學文化研究) | |
《當代中國作家》 | 2006年04期 | |
《沉淪的形態:讀鐵凝的〈阿拉伯樹膠〉》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1月 |
《真誠的胡扯和小説精神:張靜小説二則印象》 | 《西湖》雜誌 | 2007年2月 |
《小説的“講究”:讀蘇童的〈垂楊柳〉》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3月 |
《漿果的故事:讀遲子建的〈採漿果的人〉》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5月 |
《鮑貝的情感寓言》 | 《西湖》雜誌 | 2007年6月 |
《“海派文學”的新地標》 | 《西湖》雜誌(增刊) | 2007年6月 |
《一種心靈的傳奇:讀李森祥的〈荷花〉》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7月 |
《素描陳子善》(隨筆) | 《西湖》雜誌 | 2007年9月 |
《精準的到達模糊,與温度:讀金仁順的〈彼此〉》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9月 |
《透的靈魂與穿透力的小説:讀張惠雯的〈水晶孩童〉》 | 《文學港》雜誌 | 2007年11月 |
《鄉村病相:盧江良小説讀後》 | 《西湖》雜誌 | 2007年12月 |
《謝魯渤:粗茶淡飯自耕耘》(人物評論) | 《星火》雜誌 | 2007年12月 |
《杭州文藝創作縱橫工程一百題》 | 西泠印社出版社《魯迅》 | 2007年12月 |
《自我懷疑與內心厭惡:關於小飯的小説》 | 《西湖》雜誌 | 2008年2月 |
《恍若情人》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08年2月 |
《讀〈一個人的好天氣〉》 | 《文匯報》 | 2008年3月29日 |
《山楂樹,矗立在“愛無力”的時代》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08年6月 |
《無厘頭時代的疼痛事件:畢非一小説讀後》 | 《西湖》雜誌 | 2008年9月 |
《缺席的文學性》 | 《文學報》 | 2008年12月18日 |
《南國的元氣:一種小説思路》 | 《西湖》雜誌 | 2008年12月 |
《自我懷疑與內心厭惡》 | 《文學界》雜誌 | 2009年5月 |
《文學與人生》雜誌 | 2009年9月 | |
《網絡文學中的“傳統根”》 | 《文學報》 | 2009年9月7日 |
《網絡文學首先是個文化問題》 | 《中華讀書報》 | 2009年9月30日 |
《西湖》雜誌 | 2009年11月 | |
《文藝報》 | 2009年11月26日 | |
《那些恰到好處的日子》(散文) | 《作文新天地》 | 2009年11月 |
《西湖》雜誌 | 2009年12月 | |
《一種思想的方法:袁敏<重返1976:我所經歷的“總理遺言”案>的啓示》 | 中國作家網 | 2009年12月15日 |
《一架隱秘的人性歷史的窺鏡:讀莫言長篇小説〈蛙〉的隨想》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10年2月 |
《百花洲》雜誌 | 2010年2月 | |
《觀察與思考》雜誌 | 2010年2月1日 | |
《一種思想的方法》 | 《書城》雜誌 | 2010年3月5日 |
《韌性地拾取,獨立的磨鍊》 | 《文藝報》 | 2010年3月13日 |
《詩歌西湖:光榮與風雅的力量》 | 《文學報》 | 2010年3月18日 |
《算的是什麼賬:丁曉禾長篇小説〈算賬〉隨札》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10年4月 |
《我們今天怎樣面對孩子》 | 《文藝報》 | 2010年5月31日 |
《培養常識和興趣的教育》 | 《全國新書目》雜誌 | 2010年6月1日 |
《布幔背後的雜物世界》 | 《文藝報》 | 2010年6月25日 |
《不寫作,我的生活就沒有任何意義:關於〈蘇珊的微笑〉及其他》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10年6月 |
《西湖》雜誌 | 2010年7月 | |
《文藝報》 | 2010年8月27日 | |
《光明日報》 | 2011年5月9日 | |
《功用分殊:傳統文學與網絡寫作》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1年5月10日 |
《羊城晚報》 | 2011年5月29日 | |
《晚清“情人”》 | 《新民週刊》 | 2011年6月27日 |
《敍事精神和敍事經濟的奇妙化合:2010年浙江類型文學綜述》 |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浙江文壇》 | 2011年7月 |
《關於〈李可樂抗拆記〉》 | 《江南·長篇小説月報》 | 2011年8月 |
《迷茫與謙謹同在:序言贅語》 | 《袈裟扣:7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前言 | 2011年9月 |
《迷茫與謙謹同在:序言贅語》 | 《懷念小龍女:8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前言 | 2011年9月 |
《我們的時代,能有什麼樣的文學?》 | 《南方日報》 | 2011年9月25日 |
《文學性:中國動漫發展的瓶頸》 | 《文藝報》 | 2011年10月19日 |
《西湖》 | 2011年09期 | |
《著名作家林海音:美麗中國的林間海音》 | 《愛情婚姻家庭》 | 2011年10期 |
《博覽羣書》 | 2012年01期 | |
《博覽羣書》 | 2012年09期 | |
《南方論壇》 | 2013年01期 | |
《南方論壇》 | 2013年01期 | |
《名作欣賞》 | 2013年01期 | |
《為何難進“第七天”》
[59-62]
| 《浙江日報》 | 2013年06年28日 |
中國作家網 | 2013年7月 |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2013年11月19日 | |
《浙江日報》 | 2013年11月22日 | |
《炸雞和啤酒》
[66]
| 中國作家網 | 2014年3月19日 |
2014年5月1日 | ||
《基》 | 中國作家網 | 2014年5月7日 |
《影響網絡文學的力量(網絡文學再認識)》 | 人民日報 | 2014年6月24日 |
光明日報 | 2014年8月15日 |
夏烈出版著作
著作名稱 | 出版機構 | 出版日期 | 文學題材 |
《隔海的繆斯:高陽曆史小説綜論》 | 2000年 | ||
《三個專欄與一堆書衣》 | 2004年 | 文學批評集 | |
《中國傳統陶器》 | 2006年 | ||
《現代中的傳統訴求》 | 2009年5月 | 文藝評論與文化研究 | |
2010年5月 | 隨筆(合著,第一撰稿人) | ||
2011年12月 | 文藝評論與研究 | ||
2013年 |
夏烈主編
刊物名稱 | 出版機構 | 出版日期 | 文學體裁 |
《流行閲·幻世》
[77-78]
| 2008年9月 | 類型文學合集 | |
《流行閲·時光計》 | 2009年2月 | 類型文學合集 | |
《袈裟扣:7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
[79]
| 2011年9月 | 小説集 | |
《懷念小龍女:8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
[80-81]
| 2011年9月 | 小説集 | |
2011年 | |||
《鋭角書系》 | 2012年 | ||
《生命的常數:善文化唯美繪本》
[83-84]
| 2012年9月 | ||
《温暖的白棉被:善文化唯美繪本Ⅱ》 | 2013年8月 | ||
《中國夢·我的夢是大海》 | 浙江文藝出版社 | 2013年8月 |
夏烈參加活動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夏烈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3-09-16]
- 2. 我校教師夏烈作為浙江作家代表參加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5]
- 3. 夏烈 (1976~)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3-12-30]
- 4. 校友會拜訪杭師大動漫學院副院長夏烈校友 .浙大校友網[引用日期2013-12-30]
- 5. 杭州70後評論家夏烈要把盛大文學資源帶回杭州 .杭州網[引用日期2009-10-16]
- 6. 夏烈:難以界定的文學身份(海飛)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3-12-30]
- 7. 夏烈擔任“2012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評委 .杭州師範大學報[引用日期2014-11-08]
- 8. 文學未來學:觀念再造與想象力重建 .龍源期刊網[引用日期2014-01-25]
- 9. 自圓其説 .龍源期刊網[引用日期2014-01-25]
- 10. 那些曾經年輕的面孔和同期聲——推薦夏烈的理由 .龍源期刊網[引用日期2014-01-25]
- 11. 夏烈:難以界定的文學身份 .龍源期刊網[引用日期2014-01-25]
- 12. 夏烈被推選為《南方文壇》欄目人物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5]
- 13. 民盟省委會機關特邀國家一級作家夏烈作專題講座 .浙江民盟[引用日期2014-07-02]
- 14.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代表名單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4-04-01]
- 15. 我校教師夏烈擔任 “2013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評委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3]
- 16. 校民盟總支換屆暨基層委員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3]
- 17. 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昨日成立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4-01-22]
- 18. 盟員夏烈、吳雪嵐當選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民主同盟杭州市委員會[引用日期2014-01-23]
- 19. 現代文學館聘任第三批客座研究員 .中國文藝網[引用日期2014-04-01]
- 20. 我校教師夏烈受聘為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4-01]
- 21. 橙瓜出品《網文圈》電子雜誌 深度解析一本行業性質的雜誌如何打造影響力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8-08-10]
- 22. 艾偉當選新一屆浙江省作協主席 . 澎湃[引用日期2018-10-25]
- 23. 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作家夏烈 .嘉興日報[引用日期2013-12-30]
- 24. 夏烈:類型文學和純文學不是二元對立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4-01-23]
- 25. 夏烈:網絡寫手的“招安”者 .杭州網[引用日期2012-07-28]
- 26. 杭州是類型文學的“樂土” .錢江晚報[引用日期2012-07-28]
- 27. 關於公佈杭州市社科聯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的通知 .杭州社科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4-04-01]
- 28. 影響網絡文學的力量(網絡文學再認識)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6-25]
- 29. 人民日報:影響網絡文學的力量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6-25]
- 30. 夏烈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2-07-28]
- 31. 首屆“浙江文藝評論獎”獲獎公示 .浙江文藝網[引用日期2014-07-02]
- 32. 文學之星 閃耀桐鄉 第五屆浙江作家節在我市開幕 .桐鄉通訊網[引用日期2014-01-23]
- 33. 遭遇缺乏文學教養的時代 .文學報[引用日期2013-12-30]
- 34. 語文突圍:人文本位與新經典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35. 一個“文學主義”觀的大學文學讀本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36. 百年焦慮與當代心學 .知網空間[引用日期2013-07-08]
- 37. 李慶西訪談錄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38. 照得見當下的歷史敍事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39. “70後好人”與精子哲學——談朝露葉曄的中篇《人之初》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0. 網絡文學三期論及其演進特徵 .中國作家網.2009-11-26[引用日期2013-07-08]
- 41. 肉身的秘密和小説之路——關於阿航的兩篇小説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2. 一代人的文學宿命:直面真實與歷史擔當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3. 從“尋愛”到“失愛”——鮑貝小説《傷口》的女性視角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4. 帶鈎子的小説——張漫青的一種靈魂敍事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5. 類型文學:一個新概念和一種傑出的傳統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46. 類型文學:一個新概念和一種傑出的傳統 .中國作家網.2010-08-27[引用日期2013-07-08]
- 47. 學者夏烈:動漫業亟待突破兩大瓶頸 .新科動漫[引用日期2013-07-13]
- 48. 夏烈:打來打去的動漫毫無意義? .羊城晚報[引用日期2013-07-13]
- 49. 夏烈:中國動漫缺少靈魂 "打來打去"毫無意義? .文化中國[引用日期2013-07-13]
- 50. 打來打去的動漫毫無意義?專訪夏烈(圖)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1. “打來打去”的動漫無意義?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2. 淡墨的悲苦——讀草白的小説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3. 女作家們的“私敍事”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4. 類型文學:一場非典型性文學革命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5. 文學未來學:觀念再造與想象力重建 .知網空間.2013-01[引用日期2013-07-08]
- 56.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動漫學院教師夏烈論文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5]
- 57. 自圓其説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8. 苦難的生殖——關於莫言長篇《蛙》的隨想 .知網[引用日期2013-07-13]
- 59. 浙江日報:為何難進“第七天”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4-04-01]
- 60. 為何難進“第七天” .浙江在線[引用日期2014-04-01]
- 61. 為何難進“第七天” .浙江日報[引用日期2014-04-01]
- 62. 為何難進“第七天”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4-01]
- 63. 關於類型文學的札記(夏烈)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4-11-08]
- 64.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4文化領域4趨勢 .杭州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3-12-30]
- 65. 城市×電影×青年 .浙江日報[引用日期2014-04-01]
- 66. 炸雞和啤酒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4-04-01]
- 67. 網絡文學的“浙江模式”及其原動力(詳見第3版) .文學報[引用日期2014-05-04]
- 68. 網絡文學的“浙江模式”及其原動力 .文學報[引用日期2014-05-04]
- 69. 網絡文學發展大趨勢 .求是網[引用日期2014-11-08]
- 70. 網絡文學發展大趨勢(夏烈)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4-11-08]
- 71. 無法獨活:致喂大的年輕人, 王千馬主編 .杭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2. 無法獨活 : 致喂大的年輕人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3. 裂變與交互:當下文藝生態的直觀與反思, 夏烈著 .杭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4. 裂變與交互 : 當下文藝生態的直觀與反思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5. 一個人奮鬥 : 獨活,與無法獨活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6. 一個人奮鬥:獨活,與無法獨活, 王千馬主編 .杭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7. 幻世, 南派三叔等著 .杭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8. 幻世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79. 袈裟扣 : 7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80. 懷念小龍女:8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 夏烈主編 .浙江文藝出版社[引用日期2009-10-16]
- 81. 懷念小龍女 : 80後女作家的小説國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82. “藍耳文創”百萬簽約流瀲紫 .重慶晨報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2-07-28]
- 83. 生命的常數, 夏烈主編 .杭州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84. 生命的常數 = The constants of life : 善文化唯美繪本 .上海圖書館[引用日期2009-10-16]
- 85. 中國文藝網 .中國文藝網[引用日期2022-09-21]
- 86. 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天蠶土豆等網絡作家當選副主席 .潮新聞[引用日期2023-07-2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