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毓亮

鎖定
夏毓亮,男, 194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 1964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中文名
夏毓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0年5月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性    別
職    稱
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職    務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夏毓亮個人簡介

夏毓亮,男,中共黨員,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夏毓亮主要成果

夏毓亮同志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密切關注世界同位素地質學發展的前瞻性技術和方法,結合我國尋找鈾資源主攻目標,對我國四大類型鈾礦牀進行了鈾成礦作用地質年代學、產鈾圍巖(花崗岩、火山岩、變質岩等)的同位素年代學、區域地質年代學及鈾成礦條件等方面的研究。他主持或參與的研究工作有40多項,完成的科研報告、科技論文、專著達50餘篇(部),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國基礎地質研究及鈾成礦機理研究、成礦預測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具有重要價值的基礎數據,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鈾成礦地質地球化學理論。
他開拓性地把U—Pb同位素體系演化的理論應用於我國的鈾礦地質科研中,並做了大量的試驗應用研究。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我國鈾礦找礦以地浸砂岩型鈾礦為重點的戰略轉移,及時調整科研方向和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技術方案。經過實踐,對確定砂岩型鈾礦的成礦年齡、追索沉積砂體物源、成礦鈾源等都已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對進一步研究我國北方產鈾盆地成礦能力、成礦機理、成礦預測起到了指導作用。
夏毓亮同志在完成好科研任務的同時,充分發揮掌握的技術優勢,努力開拓技術服務領域,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顯著作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與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了10個油氣地球化學勘查項目和沉積盆地熱演化歷史研究項目。
1997年~2001年,夏毓亮同志主持了松遼盆地錢家店凹陷砂岩型鈾礦的預測評價、勘探和鈾成礦規律的研究,為國家提供了一個能源後備基地。該項成果集科研和生產於一體,既有理論創新又有顯著找礦成果。它包括了成礦預測與礦牀發現、揭露勘探與資源量計算、成礦特徵與成礦規律綜合研究。專家評價認為,該項研究的一個特色是科學研究與礦產勘查密切結合,油氣地質與鈾礦資源研究相互融通,是跨學科、跨部門研究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範例,代表着地礦工作的前進方向。

夏毓亮獲獎情況

1984年獲國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1項
1985年獲國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
1986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1987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1988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1988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1992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1994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1996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
1997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1999年獲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
2003年獲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1992年獲國防工業工會雙增雙節能手稱號
1992年獲北京市總工會愛國立功標兵稱號
2014年1月13日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