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屋,以後

鎖定
《夏屋,以後》是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尤迪特·海爾曼。
中文名
夏屋,以後
作    者
尤迪特·海爾曼
譯    者
任國強 , 戴英傑
出版時間
2007年5月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頁    數
154 頁
ISBN
9787020060832
定    價
12 元
裝    幀
平裝

夏屋,以後作者簡介

尤迪特·海爾曼(Judith Hermann):德國女作家。1970年生於柏林。當過酒吧服務生,在紐約做過實習記者。1997年獲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獎學金,專心創作一年,完成短篇小説集《夏屋,以後》。該書1998年出版後獲廣泛好評,作者因此獲不來梅市文學提攜獎(1998)、胡戈-巴爾獎(1999)、魯道夫-亞歷山大基金會獎(1999)、克萊斯特獎(2001)。2003年,她的短篇小説集《不過是幽靈而已》出版,在德國亦大受讀者歡迎。
尤迪特·海爾曼,德國青年女作家,生於柏林,曾做過酒吧女招待和記者。她於1998年出版短篇小説集《夏屋,以後……》,這是她迄今為止唯一的作品,卻深受讀者喜愛和專業人士的好評,並因此獲得2001年克萊斯特文學獎,這個獎項也是第一次授予一個只出版過一本書的作家。讀她的小説,不願説她在“描寫心理”,因為她是不着力的,不雕琢的,如手持一根看不見的線,引領讀者潛入人物本身仍然陌生的感情世界,不知不覺地為他們的迷惘而吸引,透過他們那荒誕行為的掩藏,若有若無地體會到他們熾烈的情感,為他們之間交流的阻隔而嘆息。本書是德國青年女作家尤迪特·海爾曼迄今為止唯一的作品,該書包括九個短篇,多描寫柏林普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藝術青年的生活更是她喜愛的主題,因為她原本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他們疏離於擾攘的主流社會,沒有確定的生活目的和生活軌跡,也無法以常規來衡量他們的喜與悲,但他們並不是令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怪物。海爾曼以女性的細膩,大量描寫細碎的生活瑣事,然而那不是為了鋪墊或渲染,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姿態,似乎便可以使讀者產生“驀然回首”的感動,對這些藝術青年的情緒產生共鳴。 [1] 

夏屋,以後本書目錄

紅珊瑚手鐲
颶風
索尼婭
某種東西的了結
巴厘島女人
洪特爾-湯普森-音樂
夏屋,以後
暗箱
在奧德河的這一邊
夏屋,以後 夏屋,以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