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夜的微笑

(瑞典1955年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電影)

鎖定
《夏夜的微笑》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厄拉·亞科布松、伊娃·達爾貝克、比楊·比傑弗文斯塔姆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於1955年12月26日在瑞典上映。
該片講述了福德瑞克與亨瑞克父子一直在不同的女人之間搖擺不定,兩人在一次週末聚會中終於各有所屬的故事 [1] 
中文名
夏夜的微笑
外文名
Sommarnattens leende
類    型
喜劇、愛情
製片地區
瑞典
導    演
英格瑪·伯格曼
編    劇
英格瑪·伯格曼
主    演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主    演
厄拉·亞科布松
伊娃·達爾貝克
比楊·比傑弗文斯塔姆
片    長
108 分鐘
上映時間
1955年12月26日
對白語言
瑞典語
色    彩
黑白
出品時間
1955年

夏夜的微笑劇情簡介

福德瑞克·艾格曼是一位成功的律師,某天他帶着年輕妻子安妮去觀看一場演出。演出結束後,艾格曼來到後台與舊情人黛西瑞·阿姆福特會面,然而黛西瑞其實早已成為伯爵馬爾科姆的愛人,艾格曼的出現讓她覺得十分難堪。艾格曼的兒子亨瑞克也有着自己的煩惱,他在認真地研讀神學,但女僕派瑞卻不時對他拋媚眼,而亨瑞克發現自己竟深深被繼母安妮吸引,他的感情天平在同齡的繼母和女僕之間搖擺不定。艾格曼與黛西瑞在鄉下莊園不期而遇,兩人的關係又有了新的變化。最終,在阿姆福特母親出面邀請的一次週末聚會里,幾對男女終於各有所屬 [2-3] 

夏夜的微笑演職員表

夏夜的微笑演員表

夏夜的微笑職員表

製作人 Allan Ekelund
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
副導演(助理) Lennart Olsson
編劇 英格瑪·伯格曼
攝影 貢納·費舍爾
配樂 Erik Nordgren
剪輯 Oscar Rosander
藝術指導 P.A. Lundgren
服裝設計 Mago
展開
(以上資料來源) [4] 

夏夜的微笑角色介紹

  • 福德瑞克·艾格曼

    安妮的丈夫,福德瑞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某天他帶着年輕的妻子安妮去觀看一場演出。演出結束後,他瞞着妻子偷偷來到後台想與舊情人黛西瑞會面,卻發現黛西瑞竟已成為了伯爵馬爾科姆的愛人。

  • 安妮

    福德瑞克的妻子,個性温和、善解人意,年紀輕輕就嫁給了比自己大很多歲的律師福德瑞克。安妮深愛着福德瑞克,儘管有時會被丈夫忽視,她仍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黛西瑞·阿姆福特

    福德瑞克的舊情人,美麗性感的她曾是一名不太出名的演員,現在則成為了有婦之夫馬爾科姆伯爵的的情婦。黛西瑞陪同馬爾科姆去觀看一場演出,然而昔日情人福德瑞克的突然出現讓她感到十分難堪。

  • 亨瑞克·艾格曼

    艾格曼的兒子,他最近都在認真地研讀神學,然而女僕派瑞不時拋來的媚眼卻讓他感到心煩意亂。更糟糕的是,亨瑞克發現自己竟深深被繼母安妮所吸引,他的感情天平開始繼母和女僕之間搖擺不定。

(以上資料來源) [2-3] 

夏夜的微笑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類型
獎項名稱
獲獎者
備註
1956年
最佳詩意幽默獎
英格瑪·伯格曼
獲獎
1957年
電影獎-最佳影片
《夏夜的微笑》
提名 [5] 
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伊娃·達爾貝克

夏夜的微笑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瑞典1955年12月26日
丹麥1956年9月12日
芬蘭1956年9月14日
美國1957年12月23日
丹麥1961年6月22日
芬蘭1977年7月15日
英國1995年8月25日
主創單位
製作公司
1.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瑞典]
發行公司
1. Rank Film Distributors of America [美國] (1957)
2. 標準收藏 [美國] (2004) (DVD)
3. Filmitalus [葡萄牙]
4. Les Films Marceau [法國] (1956)
5. Arthaus Filmverleih [德國]
6. Opening Distribution [法國] (2001) (DVD)
7. Veneza Filmes [巴西] [6] 

夏夜的微笑影片評價

《夏夜的微笑》海報 《夏夜的微笑》海報
《夏夜的微笑》是一部舞台味道相當濃的喜劇片,對照導演英格瑪·伯格曼本人寫的文學劇本來看這部電影,是件頗為有趣的事情。為了保持情節的緊湊性,導演刪除或重新組織了一部分描寫性的段落,選擇了更為簡潔和清晰的表達,從而使該片更偏向於傳統輕喜劇電影的形式。影片最後有一段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設計:所有的矛盾集中在一個封閉的場所加以解決,女演員黛西瑞就像一個女性版的波洛,又像導演伯格曼本人,控制着每一個環節的進退,只不過最終結果不是破案,而是各自獲得愛情與幸福。這一大段情節雖然極為戲劇化,但依然展現了導演伯格曼很高的調度和剪輯技巧,通過大量精心設計的交叉鏡頭,從容地交代了三對男女之間引誘、欺騙、背叛、共謀等等複雜的交互關係,而這也正是伯格曼電影獨有的手法(《外灘畫報》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