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夂(讀音:zhǐ或zhōng)是一個漢語漢字,常用於漢字部首中,例如“夃”,“冬”等,俗稱“冬字頭”
中文名
拼    音
zhǐ、zhōng
部    首
夂(折文兒)
字    碼
U+5902
五    筆
TTNY 
倉    頡
竹水(HE)
鄭    碼
RSA
筆    順
354
筆畫數
3
縱橫碼
004
GBK
E2BA
四角號碼
27400
總筆畫
3
注    音
ㄓˇ、ㄓㄨㄥˉ

文字源流

夂字 夂字
夂
會意字。意為從後至。《説文》:“夂,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讀若黹。”西周數尊:“不(丕)顯朕文考魯公久文遺公”音zhǐ, 另有古文終字亦作夂,《説文》“冬,四時盡也。從夂,從夂。夂,古文終字。”《集韻.東韻》:“終,古作“𠂂”,隸作“夂”。”音zhōng,之戎切。此與《説文》夊字無涉。 [4] 

基本字義

zhǐ
1.部首用字
例如“夃”,“冬”等
2.從後而來。
《説文解字.夂部》:“夂,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
zhōng
同“終” [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陟移切,音㨖。《説文》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按與夊(suī)字不同,夊右畫長出於外,夂右畫短縮於中。
《集韻》古文終字。注詳糸部五畫。 [1] 

説文解字

【卷五】【夂部】夂
從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屬皆從夂。讀若黹。陟侈切 [2] 

説文解字注

(夂)從後至也。至當作致。象人㒳(liǎng)脛後有致之者。致、送詣也。凡夂之屬皆從夂。讀若黹。陟侈切。玉篇竹几切。十五部。 [2] 
參考資料
  • 1.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5]
  • 2.    説文解字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5]
  • 3.      .異體字字典[引用日期2024-04-22]
  • 4.    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4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