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壽量寺

鎖定
壽量寺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區中山路建春門附近,前面是宋城城牆,建築年代為五代後梁(907—923年),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元代末年,壽量寺毀於兵燹,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僧人榮安重建,歷盡千辛萬苦,大學士解縉為其題寫了《壽量寺中興碑詞》,且撰有《重建壽量寺記略》一文,彌足珍貴。
中文名
壽量寺
地理位置
江西 贛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始    建
907年
相關歷史
一、壽量寺興建有一個傳奇的故事
五代後梁百勝年防禦使盧光稠,也是贛州市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最高行政長官(任職32年),盧光稠因為闔宮疾疫所困,請名醫,施良藥,褥祠,占卜均無任何效果,於是請僧人道城,道誠聖手將其治癒,盧光稠十分感謝,欲以金銀重謝,道誠微笑説:“得一袈裟地足矣”,也就是希望給他一立足的寺廟就足夠了!豪爽的盧光稠立馬捐贈他的東宅花園,並派人興建寺廟,開始起名為“盧興延壽”,後來改為“聖壽”,宋代祥符年間(1008—1016年)易名為壽量寺。
二、屢遭兵刃水火,萬劫而不滅!反覆修建故事多
元代末年,壽量寺毀於兵燹,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僧人榮安重建,歷盡千辛萬苦,大學士解縉為其題寫了《壽量寺中興碑詞》,且撰有《重建壽量寺記略》一文,彌足珍貴。
清朝順治年間(1644—1661年),南贛總鎮胡有升也曾對其重修,值得欽佩。
壽量寺內原有一尊盧光稠捐鑄的高達6米多高的觀音菩薩鑄鐵佛像,為江西省最大的鑄鐵佛像。
壽量寺風水格局符合楊公風水理論指導,立乾亥山巽巳向乙亥丁亥小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