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壽崇德

鎖定
壽崇德(1927.8—2015)。 [1]  擅長中國畫、水彩畫。浙江諸暨同山鎮唐仁人。自幼喜愛繪畫,少年時期遷居西安就在當地嶄露頭角,17歲又隻身千里入,得潘天壽呂鳳子指授,並求教於黃賓虹傅抱石,深受諸家喜愛。在正則藝專得呂鳳子親炙,接受了嚴格的西畫造型和中國畫臨摹、創作訓練。他長期從事中等師範學校美術教學工作,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才;兩次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1957年被評為省首批特級教師,是全國第一位美術特級教師。
在畫苑學貫中西,創作上溯宋元,追慕石濤,筆墨蒼潤華滋、渾厚雄秀,尤精於山水畫、水彩畫、畫史、美術鑑賞。所創《新安江畫卷》,榮獲全國第三屆美展優秀獎,在《美術學刊》發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郭沫若題字,國家博物館收藏。
中文名
壽崇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7年8月
畢業院校
江蘇正則藝術專科學校
職    業
美術家
出生地
浙江諸暨
代表作品
《新安江畫卷》

壽崇德丹青歲月

年輕時的壽崇德 年輕時的壽崇德
壽崇德兒時喜牆間地上塗塗畫畫,少年時代便有志向藝,其祖母以“圖畫先生投胎”喻之。初一年級,便以《西風北光》,獲陝西省學生畫展一等獎,14歲在西安首次舉辦華生寫生畫展,17歲經潘天壽介紹考入呂鳳子任校長的重慶正則藝專。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臨摹上,喜南宋馬夏一路,尤傾心石濤石溪。呂鳳子先生曾題其臨南宋夏圭《長江萬里圖》:“壽生臨夏禹玉長江萬里圖卷,力沉光斂,渾如其人,可喜也!壽生年才十七,老筆絕類石田,益以力學密思,不難成絕世才耳”。又題壽作《滄海日出》:“壽生善使石濤筆,縱恣嚴謹皆有之,洵異才也”。黃賓虹先生題其《西嶽華山圖》:“此崇德學兄佳作華山圖,沉鬱蒼厚如範華原,妙理合苦功,可望大成”。20歲時與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等名家一起參加南京美術節展覽。 [2-3] 
1950年,剛從五年制正則藝專畢業的壽崇德,服從組織調配,帶着也畢業於正則藝專的年輕妻子,到坐落於新安江畔的建德嚴州師範任教。
60年代前後,在文藝“二為”、蘇聯寫實主義的導向下,亦正是新安江水電站熱火朝天的建設時期,他創作了數十幅反映水電站題材山水畫,其中歷時半年完成、經郭沫若、潘天壽題跋的《新安江水電站卷》獲全國第二屆美展優秀創作獎。郭沫若親自提寫:“新安江水電站卷”,並以“師法造化創新格,揮灑江山增新光”題詞褒獎;徐悲鴻有“筆墨雄健,氣韻天成”的讚美;黃賓虹有“妙理含苦功,可望大成矣”的嘉勉;潘天壽有“妙紷傑作”的評價。此一時期,壽崇德畫黃山、華山的一些作品手法更豐富,時亦可見潘天壽、黃賓虹、傅抱石的形跡。 [2] 
1983年作《黃岳雲峯圖》,吳茀之評:“學古誰言難脱化,寫來丘壑嶄然新”。
另外,壽的水彩畫早年受馬白水、李劍晨二名師親炙,尤喜馬白水先生色彩明豔、中西結合的畫風。畫作《清明雨後》(獲全國首屆水彩畫展優秀創作獎)、《桐廬碼頭》、《黃山送客松》。
1987年,葉淺予先生觀壽崇德畫展,説:可惜,可惜!可佩,可佩!
所作《華山》、《嘉陵江泛舟》在全國性美展展出,被選送倫敦、紐約等世界各地展覽與出版。《清明雨後》、《黃山日出》等三幅在全國首屆水彩畫展中被評為優秀創作獎。《山河新裝》、《五泄飛瀑》、《富春江釣台》等數百幅在中外美展中展出,有的為天安門、中南海等紀念館收藏。主編出版《繪畫教材》,著作有畫家叢書《呂鳳子》等,傳略和作品入編三十多部辭典和畫冊,出版有《壽崇德畫集》。1997年、2002年分別在新加坡、上海中國畫院舉行“壽崇德、壽再生壽覺生父子畫展”,均獲讚譽。 [2] 

壽崇德履歷任職

1949年畢業於江蘇正則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科。1949年在同文初中任美術教師。後歷任金華師範美術教師,浙江省嚴州師範學校美術教師、副教授、副校長,浙江美術教育研究會會長,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美術教育研究會會長、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藏畫院特聘畫師、中國黃賓虹研究會會員、潘天壽研究會會員等。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壽崇德捐贈藏品

壽崇德風格
壽崇德風格(4張)
多年的從藝經歷,壽崇德幾乎結交了他所經歷時代的眾多大藝術家如黃賓虹、潘天壽、呂鳳子、傅抱石、吳茀之等,並和他們成為知己好友,當然也收藏了陳洪綬、石濤、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潘天壽等名家的一些精品力作,並形成了明清至現代的中國畫收藏序列。晚年的他,更是將陳洪綬的《老蓮讀書圖》捐贈給諸暨博物館,彌補了諸暨無“三賢”真跡的缺憾。2010年,壽崇德向浙江美術館無償捐贈自己收藏的石濤《練江獨釣圖軸》、黃慎《盆菊圖》、任伯年款《牡丹圖》以及潘天壽、壽崇德合作的《松石圖》等四件珍貴文物,填補了浙江美術館的館藏空白。其中,石濤《練江獨釣圖軸》,是浙江美術館自籌建以來,收到的最有分量的古代繪畫作品捐贈。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