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壯鄉

(詞語漢字)

鎖定
所謂“壯鄉”,顧名思義,壯之鄉。而壯鄉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意思。“壯鄉”,廣義上是指“壯族之故,壯人之鄉”;狹義上是指地域上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
中文名
壯鄉
廣    義
壯族之故,壯人之鄉
狹    義
廣西壯族自治區
成立時間
1958年3月5日
地    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標籤

壯鄉分佈範圍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其中壯族大多數聚居於景色秀美,山歌獨特,文化底藴豐厚的山水勝地——廣西壯族自治區。

壯鄉歷史沿革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土著民族,她的淵源可以追溯至遠古的柳江人,現代發掘出來的5~10萬年前的“柳江人”,其頭骨和現代壯族人頭骨基本相同,由此可以肯定,5~10萬年前,壯族的祖先已生活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歷經千秋萬載,壯族無論是對祖國、對人類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最為突出的主要是發明水稻種植技術、青銅冶煉鑄造、棉麻紡織和培育合浦南珠等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十分重視壯族的發展,於1958年3月5日建立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此,“壯鄉”一詞得以正式身份登上舞台,並逐漸被人們接受其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雅稱,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標籤之一。
而壯族特色的文化也鑄就了廣西在部分文化底藴的特色,造就廣西壯族自治區在文化軟實力上的獨到之處和人文特色的獨特,因此,人們普遍承認壯鄉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