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士為知己者死

鎖定
士為知己者死(拼音: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一》。 [1] 
士為知已者死(士:有才識的人)指君子甘願為賞識自己的人犧牲生命。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5] 
中文名
士為知己者死
拼    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出    處
戰國策·趙策一
注音字母
ㄕㄧˋ ㄨㄟˊ ㄓㄧ ㄐㄧˇ ㄓㄜˇ ㄙˇ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賓語、定語

士為知己者死成語出處

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一》:“豫讓遁逃山中,日:‘嗟乎!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悦己者容,吾其報智氏之讎矣。”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士為知己者死”。 [1] 

士為知己者死成語典故

春秋末年,晉國大權落在六卿手裏。六卿分別是智氏、趙氏、魏氏、韓氏、範氏、中行氏。 [2] 
晉國畢陽的孫子豫讓開始時在範氏、中行氏那裏做事,範氏、中行氏不喜歡他,他便投到智伯門下,智伯很寵信他。後來,範氏、中行氏被其他四氏所滅。不久,智伯因貪心過重,身敗名裂,趙、魏、韓三家分了他的土地。 [2] 
智伯滅亡後,豫讓逃進深山,躲藏起來。後來,他聽説趙襄子用智伯的頭骨做尿壺,不禁恨恨地説:“常言道:‘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悦已者容。’我一定要為智伯報仇。” [2]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扮作泥瓦匠,到趙襄子宮中粉刷廁所。趙襄子上廁所時,突然心跳起來。他有所警覺,將豫讓抓起來加以審問,才知道是智伯的心腹。經搜查,發現豫讓的抹子上已經裝了刀刃。左右的人見了,喊道:“這人心真黑,殺了他吧!”趙襄子説:“算了吧!這人是義士,我注意點就是了。智伯滅族後,已經沒有後代了。如今,他的臣子肯為他報仇,這是天下少有的賢人啊!”趙襄子不顧眾人反對,下令放了豫讓。 [2] 
豫讓出去後,並不灰心。為了殺掉趙襄子,為智伯報仇,他故意在身上塗了漆,好像長了癩,他還拔掉了鬍鬚和眼眉,用刀劃破了臉。然後,他扮成乞丐,到街上行乞,尋找機會刺殺趙襄子。當他來到家門前,向妻子行乞時,妻子沒有認出他,但奇怪地説:“這人樣子長得雖然不像我丈夫,但聲音為何這樣像呢?”豫讓聽了,又吞下木炭,讓自己的聲音變啞了。 [2] 
過了些時候,豫讓聽説趙襄子即將外出,他便埋伏在趙襄子必經之路的一座橋下。趙襄子坐車來到橋前時,拉車的馬突然毛了。趙襄子警覺地説:“快搜!”左右的人從橋下拉出一個乞丐,趙襄子説:“這人一定是豫讓!”經審問,果然是豫讓。趙襄子定了定神,責備豫讓説:“當年,你不也曾為範氏和中行氏做過事嗎?智伯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後,你為什麼不替他們報仇,反而投靠智伯呢?現在。智伯已死,你為什麼偏偏要為他報仇呢?” [2] 
豫讓説:“我在範氏和中行氏那裏時,他們拿我當一般人對待,所以我也拿他們當一般人對待;我在智氏那裏時,他拿我當國士對待,所以我也以國士對待他。”趙襄子聽了,長嘆一聲,垂淚説:“你為智伯盡了臣節,已經成了名。我上回放了你,已經足夠了。這次,我不能放你了。” [2] 
説完,命令士兵圍住豫讓。豫讓説;“我聽説明主不埋沒大義之人,忠臣為了守義成名也不怕死。上次你放了我,天下沒有不誇你的。今天,我固然該殺,但我想請你脱下衣服,讓我用劍刺幾下。如果你肯答應,那我雖死也無遺憾了。我不敢指望你能答應,只是説説心裏話罷了。 [2] 
趙襄子聽了,略思片刻,他覺得豫讓是個義士,應該答應他。於是,他脱下衣服,讓使者交給豫讓。豫讓拔劍而起,一連三躍,一邊高喊“天啊”,一邊猛刺趙襄子的衣服,然後説:“我總算對得起智伯了。”説完,便用劍自刎了。 [2] 

士為知己者死成語寓意

豫讓刺殺趙襄子的行動雖然失敗了,但他對待君主忠心不二的精神卻以“士為知己者死”的典故千古流傳。春秋時代,以暗殺手段行事的刺客,多出於“士為知己者死”的報恩思想,雖然他們為個人或集團獻身的行為值得商榷,但他們扶弱拯危、不畏強暴、為達目的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俠義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正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們欣賞一個人並視之為友,往往代表着一種很大的認同。而“士為知己者死”也反映了因為知音難得,人們為了報答知己,雖萬死不辭的精神。 [3-4] 

士為知己者死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士為知已者死”指君子甘願為賞識自己的人犧牲生命。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5]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二五回:“縶曰:‘肯從我遊於秦乎?’公孫枝曰:‘士為知已者死。若能見挈,固所願也。’” [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二回:“姊姊笑道:‘枉了你是個讀書明理之人!這種不過是下愚所為罷了。豈不聞士為知已者死?又豈不聞國土遇我,國士報之?’” [1] 
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三章:“我作為他的軍師,士為知已者死,自己赴湯蹈火,粉身碎骨,義無反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