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壩光村

鎖定
壩光村是深圳市龍崗區下轄村,號稱是深圳最美的客家村落之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 [2]  壩光原名壩崗,因在本地客家話裏面“崗”與“光”發音非常相近,後來壩崗就被叫成壩光。 [4] 
壩光村,位於葵涌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7.6千米。北有西鄉村(已拆遷)。處於大亞灣海邊核壩公路旁,梨壁石水庫在村南側。始建於明朝。海岸線約16公里,同時擁有國內唯一的古銀葉樹園,以及數百年曆史的傳統客家村落——鹽灶古村。八十多年前,海岸讀書會和海岸流動話劇團也在此成立。他們組建壩崗自衞隊,打響了深圳抗日的第一槍,使壩崗成為紅色大鵬的革命策源地。 [5]  該村包含壩一居民小組與壩二居民小組(因壩光國際生物谷建設,該村已於2016年全部拆遷,村民已集體搬遷至壩光新村)。 [3] 
中文名
壩光村
地理位置
深圳市龍崗區壩光村 [2] 
地域狀況
三面環山、一面向海
鄉村特色
古樹之村,海趣之村
面    積
39 km²
人口數量
2400餘人
方    言
客家話 [1] 

壩光村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葵沙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61年7月,屬寶安縣葵涌區葵涌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葵涌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葵涌公社;1983年7月,屬葵涌區;1986年10月,屬葵涌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2004年屬葵涌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壩光社區。

壩光村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有黃姓、何姓、林姓、藍姓等。第一大姓為黃姓,一部分來自福建,另一部分來自梅州興寧。2015年末,户籍人口398人,其中男性192人,女性206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10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約25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9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壩光村經濟社會

傳統經營為漁農業,輔以砍柴、狩獵、果樹種植,以及水稻、番薯、花生等種植,出海捕魚一般在大亞灣壩光海域進行,以此地特有的黃魚、池魚、蟹為主。此外,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開始到香港務工,至20世紀60一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在香港。改革開放後,商貿交易開始興旺,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1992年5月,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收入主要依靠同富裕工程廠房投資和村集體物業出租;2015年,公司收入268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20世紀80年代通電,80年代末通自來水,199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末通電話、通互聯網。

壩光村歷史遺蹟

壩光水庫遺址,位於舊村西側。該遺址東西寬約40米,南北長約100米,堆積厚約20釐米,屬二級台地。地表暴露的標本有青花瓷片及陶片,器型有碗、盤、壺、鐳缽等,主要時代特徵為清代。該遺址對研究當地村落變遷史有一定價值,2012年1月13日,被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 [3] 

壩光村村情概況

壩光村 壩光村
由於這裏還未曾開發,生態環境保持得特別好,有大片的紅樹林,成羣的白鷺,附近還有火山岩石地貌的島嶼、沙灘,非常適合深圳人週末休閒度假。壩光村由18個自然村組成,散佈在16公里的海岸線旁。
壩光地處偏遠,山多地少,過去的交通不便卻為深圳保留了一塊山清水秀、景豐林密的城市淨土。村裏人介紹説,村裏的古樹眾多,品種珍貴,隨便一棵大樹,樹齡都可達百歲以上。
壩光村地處偏遠,正所謂藏在深處人未識,是深圳所剩不多、尚未開發的處女地。這裏藍天白雲,低丘連綿,山林葱蘢,綠野廣闊,是遊人遠離都市,感受自然的好去處。

壩光村經濟環境

壩光村 壩光村
葵涌辦事處八村一居委會中,壩光村是最大的一個行政村,面積多達39平方公里,近兩千常住人口占全鎮常住人口的約四分之一。事實上,加上外來人口,全村人口也只有2400餘人。
按照旅遊生態村的定位,區、鎮都對壩光村環境保護給予了高度關注,引進項目或是企業一直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制。無論在鹽灶村,還是人流量相對較多的壩光小碼頭,都沒有一家工業企業或是肆意排放的污水。村委所管轄的18個自然村中,沒有一家廠房。村裏新舊15家廠房,全部都在鎮裏的奔康工業區內。村裏主要收入來源就靠廠房出租和耕地出租,耕地出租主要用來種紅薯以及養蝦。
壩光村 壩光村
壩光村 壩光村
為積極響應環保要求,壩光村集體沒有一家海洋養殖場,村裏先前的水上餐廳也早已被清理關閉。還有六七户海上養殖户以及近二十家養蝦户,但這些養殖基本上沒有什麼污染。除了鹽灶村的銀葉樹羣落外,村裏還有上百年的榕樹、龍眼、荔枝等珍貴樹種以及約十多畝的紅樹林,自然植被保護完好,全村可利用的土地約有12平方公里,非常珍貴。
“村民如今都很自覺地去保護生態,發現有誰破壞環境,村民就不答應。”由於缺少工業,壩光村在保護了全村優美自然原生態時,也付出了經濟不發達的代價,現如今依然是葵涌鎮裏最貧困地區之一,人均收入偏低。

壩光村鄉村特色

壩光村古樹之村

壩光村 壩光村
村裏人介紹説,村裏的古樹眾多,品種珍貴,隨便一棵大樹,樹齡都可達百歲以上。有兩三處樹林格外引人矚目。
壩光鹽灶村後有一處銀葉樹羣,據説是世界上僅中國、日本、印度才有的珍稀樹種,已經被列為“國家珍稀植物羣落保護小區”的重點保護對象。300年樹齡的大樹,樹圍巨大,能達四五米,它的根部成板狀裸露在外面,虯龍似的扭曲、伸展、盤錯,幾乎有兩米高,本身就好像一幅驚心動魄的巨大雕塑。
另一處是通往坳仔村的,上百棵樟樹頭尾相接,彼此扶持,擁抱着生長在一起,整個村子都彷彿沉浮在一片樟樹葉子的綠蔭裏。
在壩光,南方常見的百年大榕樹更是隨處可見,有一株古榕樹長了250年,它與眾不同,獨木成林,葉茂枝繁,沉沉的根鬚飄搖垂地。
壩光的沿海灘塗長滿了紅樹林,大約有200多畝,那時候有幾千只白鷺在這裏安家,成羣結隊飛來飛去非常壯觀。後來因為海產養殖使紅樹林遭到致命的毀滅,魚蝦不收,白鷺流離。不過在村民的自覺保護下,一些鳥類又開始返回其中。

壩光村海趣之村

壩光村 壩光村
離開壩光樹林向前幾百米,便可以看到海,綿延13公里。這個海灣由於地理因素,灘淺而相對封閉。因為原始,海灘上才有自然原本的記錄。壩光沙灘上的貝殼又大又多,可以滿足城市人對自然的渴望。這裏的貝殼形狀完整而多樣,還有別處難尋的種類。
然而看海最美的一段,還是傍晚時節。如果天氣晴好,圓圓的夕陽閃着金色漸漸沉下,地平線從熾烈的白金似的光芒變成黃金似的橙色,爾後是醺醺然的紅色,沉默的紫色,一輪夕陽沉於大海,終於夜幕四合。
壩光坳仔碼頭,是典型的漁人碼頭,每天從早到晚,都可以看到有漁民售賣剛剛出海的新鮮海產,有時還有些漁人自做的觀賞品——鮮活珊瑚、海馬、海星等。另外,還可以從碼頭坐快艇出海,在海中央的漁排上或者海島上吃海鮮,十分有趣。
在這裏玩是別樣的。弄一隻小木船,深入大海,以原始的方式釣魚,還可以把釣到的魚拿到岸上用火烤熟了吃,天然的野趣,自娛自樂,怎麼也不是城市裏能享受到的樂趣。
壩光是一個充滿野趣的地方,如果以輕鬆的心態對待這個知名度尚不算高的地方,把一向忙亂的腳步放慢,按住自己狂野的心跳,配合上壩光慢悠悠的節奏,這樣就可以體味出壩光彷彿被時光遺忘的美。

壩光村旅遊資源

壩光村 壩光村
來此度假的人們,可以在海邊或山溪旁露營,也可以到當地的農家借宿。如果你想靜處,不妨出海釣魚、拾青口;如果你想運動健身,則可爬山、鄉間徒步,甚至坐船到附近島嶼觀光。當然,還可以嚐到新鮮的海鮮與農家菜,大飽口福。

壩光村交通通訊

從深圳市區—鹽田—葵涌—金業路—葵壩路—徑心水庫—壩光,約60公里,由於有部分山路,單程需120分鐘。從葵涌去壩光,行駛在水庫和深谷邊的盤山公路,只有兩條車道,車外盡是葱蘢的青山綠水。需要留意的是,從葵涌進入葵壩公路的路口不是十分明顯,一定要留意路牌或先看地圖。
坐公交大巴的話乘360路、364路到葵涌下車,再轉987路(一天5班車)直達壩光村,或再搭摩托車或出租車到壩光,每個人40元可來回。

壩光村未來發展

打造東部高新區
2013年7月深圳市科技創新委與大鵬新區在市民中心舉行了委區共建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啓動大鵬新區智慧城區試點建設,將其打造成東部高新區。
據悉,這是深圳採用委區共建方式打造智慧城區建設的新探索。簽約後,雙方將在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規劃、產業佈局、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及智慧城區建設等諸多方面緊密合作。其中有兩大亮點:一是市科技創新委將大鵬新區科技創新發展納入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探索深圳社會管理信息化創新模式,打造信息化應用示範工程,為深圳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先行先試的應用典範。大鵬新區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將是合作的首個試點項目。二是更好地集聚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加快推動壩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努力將壩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成為東部高新區,成為未來深圳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科技創新源頭。雙方商定成立委區共建聯席會議制度,由雙方主要負責人擔任召集人,定期召開協調會,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據瞭解,本次合作協議的簽訂,對於更好地承接和實施國家、省、市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深圳建設智慧城市、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於全面增強大鵬新區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大鵬新區科學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鵬新區作為深圳的生態“基石”、人文古區和旅遊旺區,在創新驅動發展、建設智慧城區方面具有巨大的後發優勢。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一向高度重視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堅持走保護髮展、創新發展之路。
市科技創新委與大鵬新區關於推動大鵬新區科技創新能力跨越式發展合作協議的簽訂將為大鵬新區着力打造生態生物島、生命健康島、國際旅遊島,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打下更加堅實的科技基礎和物質保障。

壩光村主要人物

黃德明(1914-1996),又名黃華茂,1938年參加曾生領導的抗日武裝隊伍,1944年任東江縱隊江南獨立大隊教導員,1946年6月參加東縱北撤,1948年任華東野戰軍對外聯絡處特派員。1952年任廣西梧州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1965年任梧州市市長,1978年任廣西檢察院副檢察長。
藍造(1917-1990),又名藍兆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支部書記、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委書記、地委組織部長、支隊政委、團長兼政委、支隊司令員、軍分區第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政幹校校長、信陽步校校長、武漢軍區司令部軍事科學研究室主任、作戰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抗日戰爭時期任惠州區委書記期間,參與營救數百名抗日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秘密大行動。1947年任惠東寶人民護鄉團團長兼政委,1948年任江南支隊司令員,指揮部隊在沙魚湧、山子下、紅花嶺等地作戰,殲敵1500餘人。1949年1月任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率領部隊攻克淡水,10月解放粵東重鎮惠州。1980年離休後參與編寫粵贛湘邊縱隊史,主持東縱一支隊戰史的編寫。1988年獲中央軍委授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黃賢(1918一1942),又名黃堅,抗日遊擊隊三大隊小隊長。1939年參加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1942年在東莞縣犧牲。黃生如(1921-1947),曾任惠東寶人民護鄉團三團惠陽大隊副官。1940年參加東江抗日遊擊隊,1947年秋在惠陽縣戰鬥中犧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