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壟斷競爭理論

鎖定
《壟斷競爭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哈斯丁·張伯倫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33年。
首先,該書擯棄了長期以來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關於把“完全競爭”作為普遍的而把壟斷看做個別例外情況的傳統假定,認為完全競爭與完全壟斷是兩種極端情況,提出了一套在經濟學教科書中沿用至今的用以説明處在兩種極端之間的“壟斷競爭”的市場模式,並在其成因比較均衡條件、福利效應等方面運用邊際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微觀經濟學的革命。其次,該書從宏觀上採用了綜合分析的謀略,把壟斷和競爭兩種力量予以聯合,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混合理論,而這種混合理論,“對於價格制度的研究,較之完全競爭理論再補充以壟斷理論,能給以更明確的論點。”
當時,經濟學界一直沿着兩條極端路線進行研究,即競爭理論和壟斷理論。而作者採用了綜合分析的謀略,大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一創新,為當時的經濟學界在研究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種從宏觀上綜合分析的謀略也常常被用在各個研究領域。 [1-2] 
作品名稱
壟斷競爭理論
外文名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作    者
愛德華·哈斯丁·張伯倫
首版時間
1933年
類    別
經濟學著作
字    數
183000

壟斷競爭理論內容簡介

該書有八章和一個附錄(其中第八章是第三版時增補的)。第一章是緒論,張伯倫開宗明義地指出,傳統經濟學將自由競爭與壟斷作為截然相對的兩極來研究,不符合現實,在實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壟斷與競爭的混合體——壟斷競爭,因此經濟學的研究必須轉向壟斷競爭理論。第二章論述純粹競爭下的廠商均衡。第三章分析寡頭壟斷市場,提出了的張伯倫模型。第四章提出了作為壟斷競爭理論基礎的產品差別論。第五章是全書的重心所在,分析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均衡。第六、七兩章研究銷售成本問題,第一次對銷售活動特別是廣告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給予了闡釋。第八章討論壟斷競爭與生產力分配理論。 [3] 

壟斷競爭理論作品目錄

出版者説明
第4章 產品差別:壟斷競爭
第7章 銷售成本與價值理論
第三版序
1.差別的意義
1.銷售成本曲線
原序
2.專利與商標
2.個別均衡
第1章 緒論
3.完全壟斷的經濟秩序
3.集團均衡
第2章 純粹競爭條件下的價值
4.壟斷競爭
4.小集團與銷售成本
1.與供求平衡相區別的均衡
第5章 產品差別與價值理論
5.銷售成本與超容量
2.純粹競爭條件下的個別銷售者
1.緒言
6.每個生產者周圍的條件的差異
3.成本曲線與生產規模
2.個別均衡
7.結論
關於均衡離差的註釋
3.集團均衡
第8章 壟斷競爭與生產力分配理論
第3章 雙壟斷與寡頭壟斷
4.小集團:寡頭壟斷加產品差別
附錄
1.問題的陳述
5.超容量下的均衡
一.雙壟斷與寡頭壟斷的數學理論
2.不考慮相互依賴:每個銷售者假設其對手的供給不變
6.每個生產者周圍的條件的多樣性
二.個別生產者的成本曲越
3.不考慮相互依賴:每個銷售者假設其對手的價格不變
7.純粹競爭和壟斷競爭的比較
三.純粹空間競爭
4.承認相互依賴
第6章 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
四.作為壟斷收入的城市地租
5.不確定性的影響
1.銷售成本如何影響需求
五.贊成侵害商標和“不正當交易"的若干理由 [4] 
6.摘要
2.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的區別


3.區別的意義

壟斷競爭理論創作背景

雖然壟斷資本主義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經形成,並在20世紀的最初30年間廣泛地發展起來,然而,在1930年左右,傳統的資產階級經濟學依然頌揚自由競爭,把自由競爭説成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壟斷則被説成是某種例外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西方經濟理論已經無法解釋現實,日益失去它的影響。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新的能夠為現實服務的理論來取代已經過時的傳統理論。張伯倫於1933年出版的《壟斷競爭理論》正適合了這一需要。
《壟斷競爭理論》的初稿是1927年張伯倫在哈佛大學提出的博士論文,張伯倫即以此而取得博土學位。1933年論文經過修改和補充後,便成《壟斷競爭理論》一書公開出版。 [3] 

壟斷競爭理論作品思想

《壟斷競爭理論》一開始,張伯倫就花費了很大篇幅闡述他寫作該書的意圖和背景。他先對壟斷與純粹競爭作了説明:壟斷的普通意義是對供給的控制,因而同時也就控制了價格,純粹競爭則沒有一個人有任何程度的這種控制。這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必須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第二,產品是同質的、無差別的(這一點特別重要)。根據這些標準,張伯倫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完全壟斷和完全競爭都是罕見的,普遍存在的是壟斷與競爭的混合,即壟斷競爭。
就壟斷競爭成為普遍現象,他認為,這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生產者的產品,由於在品質、商標、包裝和銷售條件(包括商店的位置、經營方式、服務態度、信譽)等方面的不同,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差別,產品差別的存在就使每個生產者對他自己的產品擁有一定的壟斷權。但是,這些帶有差別性的產品又或多或少地有替代品存在,這又使生產者之間產生競爭。這樣則每人都是壟斷者,而同時也是競爭者,可以稱為壟斷的競爭者,這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的情形即為壟斷競爭。由此可見,張伯倫是以產品差別作為形成壟斷競爭的基本原因。這是張伯倫理論的一個特色。
張伯倫進一步指出,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壟斷競爭是普遍現象,但在傳統的理論中,則一直是把競爭和壟斷截然分開,沿着兩條極端路線來研究,一切要解釋的現象如不是競爭的,即是壟斷的。這樣就使理論很難切合於實際。根據上述分析,張伯倫提出要把理論的重心轉向壟斷競爭,開闢價值理論的新方向。他宣稱,這即是該書以後各章的目的。
在分析壟斷競爭市場這一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之前,張伯倫先用一章的篇幅(第2章),對純粹競爭市場作了分析。據他説,這一方面是因為純粹競爭畢竟還描述了一部分市場的狀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為了將壟斷競爭與純粹競爭進行比較。
張伯倫在對純粹競爭市場的分析中,首次應用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這就是邊際收益曲線、邊際成本曲線、平均收益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以及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原則。由張伯倫和羅賓遜開其端,以後這些曲線成為微觀經濟分析中的常用工具。根據張伯倫的解釋,如圖一,邊際收益(MR)是指廠商增售一個單位商品所增加的收益,平均收益(AR)是指廠商賣出一定量商品時平均每單位商品的收益(也就是單位商品的賣價),邊際成本(MC)是生產一個增加單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成本,平均成本(AC)是生產每單位商品所需要的平均成本。根據這四個重要概念就可以作出上述四條曲線。對這四條曲線的性質和特點,張伯倫也作了詳細的分析。在純粹競爭下平均收益曲線(也是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重合,是一條水平線,平均成本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由於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是先降後升的U型曲線,而且邊際成本曲線必定通過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應用這些曲線,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廠商均衡的實現。所謂廠商均衡分析是要研究在不同類型的市場條件下,廠商如何調整其價格和產量,以獲得最大利潤。廠商均衡分析是張伯倫和羅賓遜夫人對微觀經濟學的一個貢獻。張伯倫指出,一個廠商在決定其產量時,一方面要考慮增加產量會增加多少收益,另一方面要考慮增加產量會增加多少成本。只要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廠商就會不斷地增加產量,直到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為止。這時廠商的利潤最大,廠商既不會擴大產量,也不會縮小產量,這時就達到了均衡。
張伯倫對純粹競爭市場作了這樣的總結:在純粹競爭之下,最後均衡的調整所包含的不僅是(1)供求的相等,(2)每個競爭者獲得最高利潤,而且還包含(3)每個企業最有效生產規模的實現。
在分析了純粹競爭市場之後,張伯倫轉入對壟斷競爭市場的分析。這是張伯倫全部理論的重心。
張伯倫將壟斷競爭下的廠商均衡分為兩類:一類是單個廠商的個別均衡,一類是行業內所有廠商的集體均衡。在個別均衡和集體均衡中,又區分為短期均衡狀態和長期均衡狀態兩種情況。張伯倫對個別廠商均衡的分析最為詳盡(因為集體均衡也是建立在個別均衡的基礎上)。
張伯倫對壟斷競爭下廠商均衡的分析,與純粹競爭市場的均衡分析一樣,仍然應用了邊際收益曲線、邊際成本曲線、平均收益曲線、平均成本曲線這四個工具。不過與純粹競爭市場不同的是,壟斷競爭下廠商的平均收益曲線(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不再是水平線,而是向右下方傾斜的。由於這一變化,壟斷競爭下的廠商均衡點與純粹競爭下就有了不同,因而帶來了產量和價格的不同。
在分別論述了純粹競爭市場與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均衡後,張伯倫還將壟斷競爭市場與純粹競爭市場作了一個比較。他的結論是:在壟斷競爭之下,較之純粹競爭,價格不可避免的要較高些,同時生產規模又不可避免的要較小些。所以造成這一差別,據張伯倫分析,是由於需求曲線在這兩種市場中的形狀不同(這一點與瓊·羅賓遜的看法相同)。
在作了上述比較之後,張伯倫緊接着指出,不能由此就絕對地認為壟斷競爭不如純粹競爭好。事實上,壟斷競爭下的產品有差別,這能夠更好地適合於消費者的不同需要,以此而論,壟斷競爭是更有利於社會的。
張伯倫還研究了作為壟斷競爭特殊形態的寡頭市場。他將寡頭市場定義為:市場上售賣者的數目是多於一個,但卻不是多到每個售賣者對市場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這表明,寡頭市場是介於壟斷和競爭之間的一種市場,是壟斷競爭的一種特殊形態,實際上就是少數巨頭活動的市場。根據西方經濟學家的看法,張伯倫在寡頭理論上也做出了貢獻,這就是張伯倫模型的提出。
所謂張伯倫模型,是指張伯倫對寡頭行為的下述描述:寡頭廠商由於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競爭性,因而不再在產量和價格上互相爭鬥,而是達成默契,共同維持一個使企業利潤達到最大化的價格水平,並分配與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產量,從而瓜分市場,瓜分利潤(張伯倫模型研究的是雙頭壟斷,即寡頭市場中最簡單、最易分析的一種情況)。
張伯倫在廠商均衡分析中,還對現實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銷售成本問題——作了開創性的研究。在西方經濟學中,張伯倫是把銷售成本引入價值分析的第一人。張伯倫認為,應當明確地把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區分開。生產成本是創造產品和效用的費用,銷售成本則是創造需求和增加需求的費用。這種區分絕不是概念上的遊戲,而是有實際意義的。他指出,近年來,在經濟生活中需求問題有了更為重要和緊迫的意義,現在的典型廠商可能對銷售較之對生產更加註意。但經濟理論仍然墨守陳規,把一切成本看作只是為了增加貨物的供給,而把需求看作已經固定的東西,不需要任何經費去進行開拓。這種理論已經不適應現代經濟生活,必須加以改變,要立即把銷售成本提到重要地位上來。
張伯倫還重點分析了廣告的作用。他認為,廣告對需求有着重大影響。這體現在:第一,彌補購買者市場知識的不完全,或者説是為購買者提供市場知識,這顯然會使需求增加。第二,廣告可以使人們瞭解商品的品質、特徵、商標等等,從而使人願意去購買這種“廣告產品”,而不願去購買那些非廣告產品或他們所不熟悉的其他牌號的產品。這裏廣告就起了改變慾望、創造需求的作用。由於廣告在創造需求增加需求上的特殊的作用,因此必須對它給予足夠的認識,否則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現代經濟生活。
張伯倫提出的壟斷競爭理論對於説明資本主義社會壟斷競爭市場均衡價格決定的機制和壟斷競爭市場的特性,是有創見和貢獻的。但是,張伯倫把壟斷形成的原因歸於產品的差別,認為只要廠商生產的產品與別的廠商有所不同、廠商的地理位置或服務態度有所不同,該廠商就具有某種壟斷因素。張伯倫把壟斷看作是產品的一種自然屬性,把小企業、小生產者也説成是壟斷者,這就混淆和掩蓋了在資本主義集中基礎上所形成的壟斷的實質。張伯倫關於壟斷競爭更有利.於社會需要的論點,更是對壟斷資本的辯護。 [5] 

壟斷競爭理論後世影響

張伯倫在全書的分析中,大量地使用了數學方法(主要是邊際分析即增量分析和幾何圖形),這是該書的一個突出特點(《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也有這個特點),對以後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正是由於上述理論上和方法上的創新,張伯倫的《壟斷競爭理論》一書成為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必讀的名著,並且和瓊·羅賓遜的《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一道成為西方壟斷經濟學的經典著作。 [3] 

壟斷競爭理論出版信息

自《壟斷競爭理論》一書出版以來,第一版的第二次印刷、第二版以及第三版中都有許多修正和小改動,散見於書中各處。而最重要的修正是在第二十七、二十八和六十八頁中。第二版中曾增加了一些參考書目,在第三版中又增加了一些補充參考書目。同時張伯倫於1933年所寫的“壟斷競爭與生產力分配理論”一文,在該書於1938年第三版發行時,作為第八章重印。 [2] 

壟斷競爭理論作者簡介

愛德華·哈斯丁·張伯倫(Edward Hastings Chamberlin,1899—1967),美國當代經濟學家,現代西方壟斷經濟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899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的拉康納,1920年畢業於依阿華大學,1922年獲密執安大學碩士學位,1924年又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27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土學位。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密執安大學講師、哈佛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自1937年起任哈佛大學經濟學系主任。從1958年起,擔任在哈佛大學相當有影響的《經濟學季刊》的主編,主要著作有:《雙頭壟斷:賣方很少時的價值》《壟斷競爭理論》《壟斷競爭與“不完全”競爭的區別》《產品多樣性與公共政策》《壟斷競爭程度的測量》《壟斷競爭的再考察》《論“寡頭壟斷”的起源》《走向更一般的價值理論》《工會與公共政策》《壟斷競爭理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等。 [5] 
參考資料
  • 1.    吳井田主編.世界謀略大典:海天出版社,1993年:第672頁
  • 2.    肖興志主編.產業組織評論 第4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28—229頁
  • 3.    李宗正主編.西方經濟學名著述評: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第395—396頁
  • 4.    (美)張伯侖(Edward Chamberlin)著;郭家麟譯.壟斷競爭理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8年:目錄頁
  • 5.    常萬里主編.領導者必讀書手冊 經濟學名著精華 政治學名著精華: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第153—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