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壞疽

鎖定
壞疽(gangrene)指組織壞死後因繼發腐敗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呈現黑色、暗綠色等特殊形態改變。壞死組織經腐敗菌分解產生硫化氫,後者與血紅蛋白中分解出來的鐵相結合形成硫化鐵,使壞死組織呈黑色。
中醫病名
壞疽
外文名
gangrene
常見病因
繼發腐敗菌的感染等。
常見症狀
組織呈現黑色、暗綠色等特殊形態改變。

壞疽病因

組織壞死後受繼發腐敗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壞疽臨牀表現

組織呈現黑色、暗綠色等特殊形態改變。

壞疽檢查

0級:無開放性病變,明顯供血不足。
Ⅰ級:淺表潰瘍。可由水皰或其他損傷所致,或自發產生。
Ⅱ級:潰瘍深達肌腱、韌帶、骨關節。
Ⅲ級:深部潰爛感染,並有骨髓炎和膿瘍竇道形成。
Ⅳ級:有趾及和(或)部分足壞疽。
Ⅴ級:全足壞疽。

壞疽鑑別診斷

1.乾性壞疽(drygangrene)
大多見於四肢末端,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時。
大多動脈受阻而靜脈迴流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於蒸發,致使病變部位幹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
2.濕性壞疽(wetgangrene)
濕性壞疽多發生於與外界相通的內臟(腸、子宮、肺等),也可見於四肢(伴有淤血水腫時)。常見的濕性壞疽有壞疽性闌尾炎、腸壞疽、肺壞疽及產後壞疽性子宮內膜炎等。
由於壞死組織含水分較多,故腐敗菌感染嚴重,局部明顯腫脹,呈暗綠色或污黑色。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吲哚、糞臭素等,造成惡臭。由於病變發展較快,炎症比較瀰漫,故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間無明顯分界線。同時組織壞死腐敗所產生的毒性產物及細菌毒素被吸收後,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甚至可發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常見的濕性壞疽有壞疽性闌尾炎、腸壞疽、肺壞疽及產後壞疽性子宮內膜炎等。
3.氣性壞疽(gasgangrene)
為濕性壞疽的一種特殊類型,主要見於嚴重的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併合併產氣莢膜桿菌等厭氧菌感染時。細菌分解壞死組織時產生大量氣體,使壞死組織內含大量氣泡,按之有“捻發”音。氣性壞疽病變發展迅速,中毒症狀明顯,後果嚴重,需緊急處理。
見於氣性壞疽桿菌侵入外傷傷口引起,發展很快而且後果嚴重,可有氣體或無氣體產生。潛伏期6小時-6日,臨牀症狀為脹裂樣劇痛,傷口開始紅腫,皮膚蒼白,緊張發亮。隨後傷處轉紫黑色,出現有暗紅液體的水皰,並且可流出惡臭液體。傷口內肌肉暗紅腫脹,失去彈性,刀割不收縮亦不出血。後期出現包括毒血癥在內的全身症狀。氣性壞疽是有厭氧菌的梭形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嚴重急性特異性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傷口內生長繁殖,傷口內組織壞死、腐化,產生厭氧環境,更有利於細菌繁殖,使病情惡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