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壞事變好事

鎖定
《壞事變好事》是2006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史蒂文。
書    名
壞事變好事
作    者
史蒂文
譯    者
苑愛玲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9月
頁    數
168 頁
定    價
26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9787508607184

壞事變好事內容簡介

本書説起來也很老套,無非就是説服讀者最終相信一件事:大眾文化在最近的30年裏,總體發展趨勢更復雜、更有益於挑戰智力。儘管很多評論家認為,現代的大眾文化進入了最低端,正變得越來越“弱智”(用喬治·威爾的話説“這個日益幼稚化的社會”),而我卻看到了一番進步的景象:大眾文化正越來越成熟,一年比一年更需要人們投入更強的認知力。不妨把這種現象看成是一種積極的“洗腦”:雖然那些使我們沉迷的大眾娛樂經常被人鄙視為無用的垃圾,但它們卻正穩健地、幾乎是潛移默化地使沉迷者的頭腦更加敏鋭。我把這種向上的趨勢稱為“睡眠者曲線”,取名自伍迪·艾倫(Woody Alien)導演的科幻電影《睡眠者》的一個經典片斷:一組從2173年來的科學家很驚訝地發現,20世紀的人們竟然不懂得奶油派和奶油軟糖的營養價值。
[1] 

壞事變好事作者簡介

史蒂文,文化學者、著名暢銷書作家。曾著有《心思大開:日常生話中的大腦與神經系統科學》(Mind Wide Open:your Brain and the Neuroscience of Everyday Life);《突創:螞蟻、大腦、城市與軟件的關係》;《界面的文化;新科技如何改變我們創造和溝通的方式》。他是《發現》雜誌“新興技術” 的專欄作家、《連線》雜誌的撰稿人兼編輯。同時經常在《石板》雜誌與《紐約時報雜誌》上發表文章。

壞事變好事目錄

導讀 大眾文化並非洪水猛獸
前言 “睡眠者曲線”
第一部分 媒介與大眾文化
遊戲
電視
互連網
電影
第二部分 大眾文化的流行與IQ的上升
延伸閲讀
註釋
致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