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壝,拼音是wěi,部首是土,部外筆畫是16,釋義為古代祭壇四周的矮牆。
中文名
拼    音
wéi
部    首
注    音
ㄨㄟˊ
粵    語
wai2
筆畫數
18
部外筆畫數
15

目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字部】壝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6
《漢語大字典》詞條 《漢語大字典》詞條
《廣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𠀤音唯。土埒也。 又《集韻》欲鬼切,遺上聲。起土為埒。一曰壇邊低垣圍繞者為壝。《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潘岳·藉田賦》封人壝宮。《注》委土起堳埒以為宮也。 又《集韻》以醉切,音篲。又《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惟。義𠀤同。 [1] 

方言集匯

客家話:[客英字典] vui3 [台灣四縣腔] wi3 [海陸豐腔] wui3

日語

訓讀:だん (dan), らち (rachi) 音讀: (i), た (ta)

英語

a mound, an embankment the earthen altar to the god of the soil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