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压线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术语,指考生成绩刚达到批次线的情况
展开4个同名词条
压线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特定术语,指考生成绩刚达到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略微超出分数线(通常在10分以内)的情况。这类压线生由于竞争力较弱,在填报志愿时面临较高风险,需采取针对性策略规避落榜,如避开热门院校及专业,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机会,或采用"冲一保二"策略平衡志愿填报风险 [1-2]
定    义
成绩达批次线或略高 [2]
填报困难
政策滑档与选择有限 [2]
常用策略
冲一保二与服从调剂 [1-2]
冷门技巧
选择冷门院校和专业以提高录取几率 [1-2]
适用批次
一本、二本考生 [1]
中外合作
家庭条件允许可选 [2]

定义与批次范围

播报
编辑
压线生指高考成绩刚达到某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超出分数线通常在10分以内的考生。该术语主要适用于一本和二本批次考生 [1-2],这类考生处于录取批次临界点,志愿填报需谨慎权衡风险。

填报困难成因

播报
编辑
压线生竞争力弱主要由两大因素导致:
  1. 1.
    政策滑档风险:部分省份录取政策导致高分考生滑档至低批次,挤压压线生录取空间 [2]
  2. 2.
    选择范围受限:可供压线生填报的高校多为地理位置偏远或专业认可度较低的院校 [2]

填报策略

播报
编辑

一本压线生建议

截至2024年,一本压线生建议采取"冲一保二"策略 [1],即在一本批次填报偏远或冷门院校冲刺,同时重点保障二本批次优质院校及专业选择。此外,服从专业调剂可显著提升一本批次录取概率 [2]

二本压线生建议

二本压线生填报时优先选择冷门院校及专业 [1-2],或考虑优质专科院校后通过校内专接本考试升学。若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其较低分数线可作为备选方案 [2]

通用技巧

  1. 1.
    避开填报热门院校及专业 [2]
  2. 2.
    细致研究目标院校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波动趋势 [2]
  3. 3.
    外省院校以距离换取分数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