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墩台

鎖定
墩台,是指房或柱的基礎部分。清初,於各省邊境扼要處設立墩台營房,有警則守軍舉煙為號。有寇至則掛席鳴炮以報訊。現今許多地方仍然以XX台為地名。如瀋陽附近有:胡台、門台、虎石台三台子等,營口地區有:田莊台等皆由清初墩台制度演變而來。
中文名
墩台
拼    音
dūn tái
郵    編
130417
區    號
0431
類    型
報警台

墩台簡介

【墩台】dūn tái 明清設立的報警台。
【簡介】明 黃瑜 《雙槐歲鈔·車戰器械》:“車騎連雲炮震雷邊牆如月接墩台。”《明史·楊博傳》:“又以暇修築 肅州 榆樹泉 及 甘州 平川 境外 大蘆泉 諸處墩台,鑿 龍首 諸渠。”
《滿文老檔》載:天命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汗降書諭曰:“明人之法,既敵人進入,頭台之人,疏而不覺,不發炮,不燃號煙,則他台之人,難知敵進,亦不發炮,不燃號煙。。”此處台指墩台也。

墩台烽燧墩台

烽燧墩台是古代長城防禦工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城沿線和關的附近,城堡周圍,均根據需要修築。有的修築在高山險要之處,有的建在平地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有的建在長城牆上。據戚繼光《練兵實紀》謂:“堆烽解: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根據《太白陰經》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記載:“經曰:明烽燧於高山四望險絕處置,無山亦於平地高回處置。”
墩台 墩台
《史記·索隱》引《纂要》雲:“烽見敵則舉,燧有難則焚;烽立晝,燧立夜。”又據《史記·正義》記載:“晝日燃烽,以望火煙;夜舉燧以望火光也。烽,土櫓也;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則舉之。”每當遇到敵情時,夜間舉火,白天放煙,及時通報敵情。
縱然在千里之外,邊塞敵情仍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傳到上級指揮機關,直到京城。
嘉峪關附近墩台的佈防很嚴密。早年已有隋朝以及更早的漢朝的墩台,隋代從武威修往玉門鎮的墩台;在關上閘門附近有一座漢代修往玉門關的墩台,在張掖市花海農場有四座,東西走向。
明朝在此建關,修築長城,在關內關外修築了大量的墩台。
關外墩台,早年只有大草灘墩、石煙墩、黑山兒墩三座。嘉靖八年(1529年)又添築了扇馬城、上柏楊、下白楊、回回墓、仁泉墩五座。嘉靖十八年(1539年)巡撫楊情巡視時又增築榆樹泉、三條溝、火燒溝、古墩兒四座。這樣,關外墩台基本上形成了一個防禦網。
在距關十公里的斷山一帶,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由肅州參將崔麒修築了斷山口墩。現查明,西起斷山口,東到泥溝大隊北面山上,沿山共有十二個墩台,是作為新城堡、野麻灣堡的外墩台,這一線的防禦也是完整的。
距關百里外卯來到泉堡附近的山上,南北走向有十一個墩台,把住了這一帶的山口。
關附近的黑山外圍距關十公里左右的山頭上,有頭墩山、三墩山、五墩山,這些墩燧是瞭望通訊墩台,為關的耳目。
關兩翼的明牆暗壁外側,墩台林立。明牆東側約半公里處有龜蓋山,是天然屏障,山上有龜蓋山墩,是這一帶最高的墩台,為了望墩。明牆西側,緊靠明牆到一公里半處的山頭上,有三處煙墩,其中第二墩,距關五公里,為長城(野麻灣方向)的起墩。
由關向東到肅州亦有一路墩台,都在蘭新公路附近,為關到肅州的通訊墩台。據説,原來也是十二個,可是多已不存。丁家壩以西一段,只有市區到安遠溝大隊中間的“安遠溝過路墩”保存完整。墩台緊靠蘭新公路北側,平面呈正方形,底寬約8米,上面小,下面大,高約6米。夯土築成,夯層厚20釐米。外有方形堡子,寬約18米。
夯土圍牆殘高1——4米,南面開一小道,堡子內可容數十人居住。
明朝政府還制定了出現敵情時長城沿線墩台舉煙放火同時鳴炮的制度。為便於防守和執行勤務,墩台內配備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藥、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嘉峪關防區墩台內配備情況沒有文字考證。甘肅師範大學內保存明代的“深溝兒墩”碑,一塊可作參考,上面記載着:
深溝兒墩
墩軍五台
丁囗妻王氏
丁海妻劉氏
李良妻陶氏
劉通妻董氏
馬名妻石氏
火器
鈎頭炮一箇
線槍一杆
火藥火線全
器械
軍每人弓一張、刀一把、箭三十支
黃旗一面
梆玲一付
軟梯一架
柴堆伍座
煙皂(灶)伍座
擂石二十堆
傢俱
鍋五口、紅五隻、碗十個、箸十雙
雞犬狼糞全
萬曆十年二月一日立
此碑為1538年所立,長0.6米,寬0.4米,厚0.15米。
據傳,當時築長城用的黃土,在經過篩選後,放在青石板上,在烈日下焙乾或用火烤乾,使土中的草籽不再發芽,才能夯築長城。工程結束後,要經過嚴格的驗收。在距牆一定的距離,用箭射牆,箭頭碰牆落地就説明堅固合格,如箭頭射入夯土牆,就是不合適,要返工重築。
由於當時修長城時,講究質量,責任明確,才能達到“版築甚堅,鋤耰不能入”,才能保存至今,仍然挺立在戈壁山間,雄偉壯觀。 [1] 

墩台墩台村

村名由來:該村有處遺蹟,為遼金時期點將台,故名墩台村。
在該村西側,有一處上窄下寬的土丘,高3米左右。土丘下立着兩塊石碑,一塊石碑上寫着“吉林省文化保護單位墩台遺址”,另一塊寫着“榆樹市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墩台遺址”字樣。
碑文上記載,遺址位於新莊鎮墩台村西側,為一梯形土丘,底座直徑四41米,高3.6米,頂部直徑11米,在墩台附近曾發現石斧、石鏟、夾砂褐陶陶片,屬西團山文化類型,地表還有遼金時代布紋瓦、青磚分佈,可知此遺址在青銅時代、遼金時代都曾使用。

墩台橋樑墩台

橋墩和橋台的合稱,是支承橋樑上部結構的建築物。橋台位於橋樑兩端,並與路堤相接,兼有擋土作用;橋墩位於兩橋台之間。橋樑墩台和橋樑基礎統稱為橋樑下部結構。 中國周代以前,在河中堆集石塊供涉水。秦代在咸陽渭水上架了一座用石柱作橋墩的橫橋,“廣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間,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三輔黃圖》)。唐代長安中橋“歲為洛水衝注,……李德昭創意積石為腳,鋭其前以分水勢,自是更無漂損”(《中國石橋》),這種類端橋墩形式沿用至今。近代,墩台由石砌向混凝土澆築發展。同時,隨着橋樑技術的發展,有些橋樑的橋墩橋台成為橋樑上部結構的組成部分。例如 T型剛構橋、斜腿剛構橋的上部結構同橋樑墩台的上部是連為一體的;懸索橋錨索的錨固部分一般是同橋台結合在一起的;開啓橋的衡重部分常設置在橋墩台體之內;斜拉橋的索塔架往往包括基礎以上的墩身部分等。 在墩台工程方面,中國古代有創造性的成就,如漢代長安灞河橋採用了卯榫相聯結構,並應用若干節疊置的石鼓作成具有柔性墩性質的石柱墩。宋代泉州洛陽橋用船上起吊工具懸吊大石塊砌築石墩,石塊有重達10噸者,實為用水上浮吊進行墩台施工的最早實例。近代,各種類型混凝土墩台和預製裝配式墩台逐步向機械化拼裝施工方向發展。隨着施工裝備的改進和施工技術的提高,橋樑墩台深水施工,峽谷中高墩台建造,以及受複雜應力的空間結構的墩台建造,不斷獲得發展。國內外對中等跨徑橋樑多采用施工便捷、圬工量省的排架樁柱式橋墩。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跨越龐恰特雷恩湖的大橋全長約39公里,有跨徑為25.6米的基本橋孔1526個,其中1500餘座雙樁柱(直徑為1.64米的樁節段用12根預應力鋼絲束串聯)橋墩在15個月內完成,全橋在26個月內完成,創世界最長橋快速施工的記錄。 橋墩 由帽蓋(頂帽、墩帽)和墩身組成。帽蓋是橋墩支承橋樑支座或拱腳的部分,其作用是把橋樑上部結構荷載傳給墩身,並加強和保護墩身頂部。樁柱式墩的樁柱靠帽蓋聯結為整體。墩身是橋墩承重的主體結構,其作用是把橋樑上部結構荷載傳給橋樑基礎和地基。 實體墩 也稱重力式墩,依靠自身重量保持穩定的橋墩。它的整體性和耐久性好。實體墩的墩身常用抗壓強度高的石料砌築或混凝土澆築。當墩身較大時,可在混凝土中摻入不超過墩身體積25%的片石,以節省水泥。實體墩也可用預製的塊件在工地砌築,各塊件用高強度鋼絲束串聯施加預應力。砌築時,塊件要錯縫。用這種方法建造的實體墩又稱為裝配式橋墩。 薄壁墩 用鋼筋混凝土製作的實體薄壁橋墩或空心薄壁橋墩。實體薄壁橋墩適用於中小跨徑橋樑。空心薄壁橋墩多用於大跨徑橋和高橋墩橋。 柱式墩 在基礎上灌築混凝土單柱或雙柱、多柱所建成的墩。中國通常採用兩根直徑較大的鑽孔樁作基礎,在其上面建立柱作成雙柱墩,並在兩柱之間設橫系梁以增加剛度。此外,也常用單樁單柱墩。 排架樁墩 由單排樁或雙排樁組成的橋墩。一排樁的樁數一般同上部結構的主樑數目相等。將各樁頂聯繫一起的蓋梁可用混凝土製作。這種橋墩所用的樁尺寸較小,因此通常稱這種橋墩為柔性樁墩。它按柔性結構設計可考慮水平力沿橋的縱軸線在各墩上的分配。 構架式橋墩 以兩欞或多欞構架作成的橋墩,多用鋼筋混凝土製作。構架式橋墩輕型美觀,但不宜在有漂流物或流冰的河流中建造。 橋台 由帽蓋(頂帽、台帽)和台身組成。台身有前牆和側牆(冀牆)兩部分。前牆是橋台的主體,它將上部結構荷載和土壓力傳達於基礎。側牆位於前牆的側後方,主要支擋路堤土方並可增加前牆的穩定性。前牆和側牆均可用石料或混凝土砌築。當上部結構為拱式體系時,除在橋面系同前牆相會處需設置台帽之外,在台身支承拱腳之處需另設拱座。和台帽相連的胸牆同橋面系端部之間應留伸縮縫。 重力式橋台 依靠自重來保持橋台穩定的剛性實體,它適於用石料砌築,要求地基土質良好。重力式橋台的平面形狀有U形、T形以及山形等。U形的整體性好,施工方便,但是台背易積水,故在台後填土中應設盲溝排水,以免發生土的凍脹。在土質地基上,翼牆同前牆相會合處應設置隔縫,將兩者分開砌築,以避免兩者沉降不均,產生破壞。 埋置式橋台 埋置於路堤錐體護坡中的橋台,它僅露出台帽以上的部分以支承橋樑上部結構。由於是埋置土中,所以這種橋台所受的土壓力很小,穩定性好。但是錐體護坡往往伸入河道,侵佔了泄水面積,並易受到水流沖刷,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護坡的保護;在設計中應驗算護坡萬一被沖刷毀壞時的橋台穩定性和強度。 薄壁橋台 以 L形薄壁牆作成的橋台。這種橋台有前牆和扶壁,前牆是主要承重部分,扶壁設於前牆背面,支撐於牆底板上。扶壁有若干道,其作用是增加前牆的剛度。台帽置於前牆頂部。底板上方的填土有助於保持橋台的穩定。 木墩台 主要用於木橋。僅在一些易於取材的林區採用這類墩台,其他形式橋樑在維修搶險時也用木墩台或木垛作為臨時支承。
走近吐孜托爾烽火台煙墩墩台
在新疆,就怕自己走的少了,看的少了,聽的少了,這種感覺,在我以往去過的其它區域,從沒遇到過。
走近吐孜托爾烽火台,就是出於這種感覺。
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
吐孜托爾烽火台位於新和縣西出口附近,距縣城30公里。屬於唐代遺址。
有關資料記載:現高約11米。其基部為夯築,頂部用土坯壘砌。平面為方形,剖面呈梯形狀。基部:東西長15.2米,南北長11.8米,面積約179.4平方米。距烽火台北部約10米處的地表上散佈着許多夾砂紅陶片、灰陶片,附近採集到龜茲五銖錢。
這裏説到龜茲。所謂龜茲,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塔里木盆地北緣是古龜茲國所在地,漢唐兩代先後在這裏設都護府。龜茲在漢西域50餘國中,為第三大國,人口81000餘,户6900餘。統轄包括今庫車、輪台、沙雅、拜城、新和等地。國都延城,即今庫車。龜茲地處西域中心地帶,扼“絲綢之路”中段要衝。
新和縣古代為龜茲的西南屏障,分佈於縣境50餘處古代遺址中,經專家考證屬於軍事活動、屯田戍邊的遺址就達10多處。
從新和縣古蹟示意圖不難發現,這10多處軍事活動、屯田戍邊的遺址大多處於新和縣的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在這些遺址的包圍下,有它乾城(東漢班超西域都護府所在地),玉奇喀特古城(發掘了西域都護李崇的銅印和“漢歸義羌長印”)和通古孜巴西古城(龜茲大城市)。
吐孜托爾烽火台就是這10多處遺址中的一處。
目測了一下,烽火台高不足5米,與相關資料記載的有很大出入,帶我來的朋友告訴我,能看到現在這個模樣,算是我的眼福了。她説,她每次來,每次看到的高度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要矮很多。
圍繞烽火台走了一圈,四周倒塌的很厲害,以至於底部是怎麼的結構已經無法看清楚,全被坍塌下來的土坯掩埋,而土坯已變成黃泥。在烽火台的中間部位靠北側,有一個洞窟。洞窟的四周,一塊塊土坯清晰可見。
在底部的東側,也有一個洞窟,洞口已被泥土埋住了二分之一,朝洞內察看,洞內有丟棄的礦泉水瓶、煙蒂等,看來,早些時候,這個洞窟還能讓人進去歇息,但是,現在要想進入洞內,除非匍匐而行。
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對當時的烽火台作了詳細的記載:“烽台,於高山四顧險絕處置之,無山亦於孤迥平地置。下築羊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為準。台高五丈,下闊二丈,上闊一丈。形圓。上建圓屋覆之。屋逕闊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為。上覆下棧。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並以石灰飾其表裏。復置柴籠三所、流火繩三條。在台側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開覷賊孔,及安視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兩張、拋石、壘木、停水甕、乾糧、麻藴、火鑽、火箭、蒿艾、狼糞、牛糞。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聞警固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一烽六人:五人為烽子,遞如更刻,觀視動靜,一人烽率,知文書、符牒、轉牒。”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多少了解到當時烽火台的模樣和運作模式。
朋友約我爬上烽火台頂部,我猶豫了一下,還是違心地爬了上去。(之所以説違心,一方面是這樣的古代遺蹟,實屬罕見,我們不該在它瘦弱的軀體上,再踩上一腳,另一方面又抵擋不住爬上烽火台“山高人為峯”和“一覽眾山小的”慾望,更何況沒任何約束。)當然,爬上去的通道並不是過去的通道,而是當今到過此處的人踩下的痕跡。
爬山底部,極目四望,戈壁荒漠肆無忌憚地伸展開來,一眼望不到頭。黑的是鹽鹼地,白的是沙,紅柳或者是駱駝草稀稀拉拉點綴其間,營造出一點綠色,給大地一絲生命跡象。
我不知道,1000多年前駐守在烽火台上的士兵,是處於生什麼情形,或許很威嚴,或許很孤單,或許很恐懼,或許很飢餓,或許一夜之間被亂箭射死。我不敢作更多的設想。
離開吐孜托爾烽火台時,已接近黃昏。一整天陰天,到這個時候,太陽似乎被遮擋的不耐煩,憑着最後一點力氣,去撕破雲層,把落下地平線之前的最後一屢屢強光猛烈照射下來,雲層也不甘示弱,沒等太陽露出臉,又緊緊地將太陽裹住。
在這樣的天幕映襯之下,回望矗立在戈壁荒漠之間的吐孜托爾烽火台,顯得既威嚴又孤單。 [2] 
盛橋煙墩墩台
從廬江縣盛橋鎮出發,沿316省道往西,再折向南,便來到了七里村。在七里村的野外,當地居民口中提到的“煙墩”就矗立在此。雖然在當地傳説中,煙墩曾是三國時曹軍使用的烽火台,但卻一直未受關注。直到2011年6月,一起轟動省內的盜墓案,才稍稍揭開了這一壟黃土之下掩藏着的數千年曆史。
當地傳説:是曹操的烽火台
煙墩並不雄偉,只是一個十幾米高的土台,佔地一畝許,頂部平整,上面已長滿野草。它彷彿就是附近農家隨意堆放的土堆,然而,當地卻傳説這裏是三國古烽火台,便不可不登頂一覽。沿旁邊的小徑登上頂部,極目遠眺,藍天白雲之下,視野極好,周圍的田野、村莊盡收眼底。
據當地居民説,三國時期,曹操率83萬人馬下江南時路過廬江,看上了白湖一帶,認為適合屯兵,便指揮士兵施工,準備排幹湖水後平整地面養馬練兵。盛橋的煙墩據傳便是當時所建。不過有一天,士兵們正在大興土木之時,一隻喜鵲卻口銜“天意”而來。當時,士兵們以銅鼓為號,鼓響就收工開飯。這隻喜鵲飛臨銅鼓之時,口中銜着的樹枝正好掉落下來,擊響了銅鼓。士兵們聽到鼓聲,便紛紛從工地上離開。就在他們吃飯的時候,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剛剛排完水的地方又被漲滿。見到此景,曹操認為是上天的啓示,只得長嘆一聲“此處不宜屯兵”,將大軍撤離。結果,這裏沒有成為曹操的練兵場、養馬場,卻留下了一段古烽火台的傳説。
現在,煙墩周圍已看不到水,煙墩頂部也被村民種上了莊稼。歷史的真相被莊稼、野草和黃土層層掩蓋,沉睡數千年。
盜墓大案:揭開千年古墓
沉睡千年之後,煙墩下掩埋的真相卻被一羣“不速之客”揭開。2011年6月,一起震驚全省的盜墓案在這裏發生。據盛橋鎮文化站站長盛業升介紹,當時,一夥跨省流竄作案的盜墓團伙來到此地,以埋電線杆為名進行挖掘。這夥盜墓賊離成功僅差“半步之遙”,因為就在他們準備將挖出的文物交給買家時,卻出現了“內訌”,一名成員憤而向警方舉報。接到舉報後,警方“一鍋端”了這個團伙。
盜墓賊固然可惡,卻揭開了煙墩下神秘古墓的面紗。盜墓賊們挖出的文物是玉佩和玉玦各一塊。破案之後,當地文物部門曾進入盜洞對古墓進行了初步勘驗,初步判斷為戰國或西漢時期的古墓。我國戰國至漢代這段歷史考證有許多“空白”,如果這座古墓確定為這一時期的墓葬,將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研究與考古價值。盛業升還介紹説,古墓內的棺木為楠木所制,他們在棺木內發現了絲綢等物品。而且,古墓內的棺槨為四層結構,棺槨外面還有封土層,初步判斷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專家觀點:最早應是“神墩”
煙墩原來是一處古墓?廬江縣文史專家吳守春卻認為煙墩的真相不止於此。他表示,根據多年考證,煙墩最初應該是先民們聚居的“神墩”。先民們為求平安,便壘土而居。全村都住在用土堆起來的高台上,以抵禦野獸、洪水的襲擊。這種高台保留下來的,便被後人稱為“神墩”。
吳守春認為,為方便村民進出,神墩大多依水而建。此外,由於世代居住,世代修繕,神墩的土層分層明顯,堪稱“文化堆積層”。他考察了廬江縣境內已發現的200多處神墩,均有這兩個特點。
按照這兩個標準,他認為盛橋煙墩最初也是一處神墩。他説,煙墩周邊現在雖然沒有水流,但在歷史上卻是一處河道。此説法正與民間傳説中曹操放水屯兵的説法相吻合。他也對煙墩的土層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其完全符合“文化堆積層”的特點。
按照吳守春的觀點,煙墩最初是神墩,後來才被人在裏面修建了陵墓。他認為,古人修陵墓注重風水,神墩依水而建,形似山,非常符合風水的要求,達官貴人在此建造墓穴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實,神墩、古墓也好,烽火台也罷,歷史都已遠去。如今,煙墩已成為盛橋鎮的一處景緻。目前,盛橋鎮煙墩古墓發掘工作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准,煙墩的真相、煙墩內的“遺產”,將在不久的將來重見天日。
出行小貼士
行:自駕遊,從合肥市內出發,由小西衝樞紐進入G4212高速,沿G4212行駛約55公里,從廬江/軍鋪出口下。再進入S319省道,進入廬巢路,到達盛橋鎮。從盛橋鎮出發,沿316省道往西,再折向南,便來到了煙墩古墓所在的七里村。
乘車,在合肥新亞汽車站搭乘合肥至盛橋的大巴車,到達盛橋鎮後,再打當地的“面的”去七里村。
玩:盛橋鎮內除煙墩外,還有龍山文化遺址、商周文化遺址、金城寺遺址等去處,以及明代廟碑、聖旨碑等大量遺散於民間的珍貴文物。
吃: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大餃、粑粑。
尋訪明代煙墩墩台
7月4日下午,深圳首個户外走讀項目“山海之旅·走讀鹽田”開展第六期走讀活動,尋訪明代鹽田煙墩。深圳地方史研究專家、深圳博物館研究員張一兵帶領近30名通過公開報名的市民讀者登上梅沙尖,通過“户外+閲讀”的方式,將深圳人最喜愛的户外登山與對本土歷史文化的學習進行結合,穿越歷史,尋訪明代煙墩遺蹟,感受鹽田土地上曾經的烽火狼煙。
在鹽田區首家書吧式圖書館——“習學書吧”,市民讀者先了解了明清時期深圳煙墩的基本概況,瞭解鹽田煙墩在中國海防歷史中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據張一兵介紹,煙墩,即烽火台。深圳煙墩的歷史從明代洪武年間設立衞所開始。鹽田煙墩直到嘉靖十四年《廣東通志》中才有明確記載,當時鹽田隸屬大鵬守禦千户所。但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粵大記·卷三十二·廣東沿海圖》中,鹽田墩台則找不到蹤跡,應該是遭到了裁撤。而後康熙七年展界,新安沿邊奉設墩台21座,其中有鹽田墩台一座,同時還有大梅沙、小梅沙墩台各一座。據此推斷,現存的煙墩應該是鹽田煙墩,屬明嘉靖朝遺存。
隨後,市民讀者乘車前往梅沙尖方向,沿登山道拾級而上,經過約40分鐘後,終於看到一座石塊壘砌的墩台。墩台距離登山道很近,殘存的墩基只有約兩米高,周圍被荒草和灌木所包圍。墩基的石塊間已經看不到粘連的痕跡,站到墩基上會感覺搖搖晃晃的。據張一兵介紹説,鹽田煙墩在整個廣東境內極具代表性,同時保存得相對完整,它的發現為鹽田這塊土地曾經作為古代海防要塞提供了重要證據,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活動現場,張一兵也現場帶領大家瞭解煙墩的結構,功能以及通過何種方式認定它的年代。
據悉,“山海之旅·走讀鹽田”系列户外走讀活動,今年共分為“與文學同行”、“山海考察季”、“濱海生活季”、“歷史人文季”四大系列,10場活動,分別以鹽田疍民、梅沙尖煙墩遺蹟、三洲田首義、梧桐山自然筆記考察、海上絲綢之路、海洋與城市、海洋與文學、海洋與創意、沙灘音樂等10個不同的主題角度切入,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藝術家與市民讀者一同行走。2015年度“山海之旅·走讀鹽田”系列活動將每月舉辦1期,活動全部面向市民免費公開報名,廣大市民可通過鹽田區圖書館海報、官方網站、“走讀鹽田”微信公眾賬號報名及瞭解活動最新動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