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綠酸藤子

鎖定
墨綠酸藤子(學名:Embelia nigroviridis)為紫金牛科酸藤子屬下的一個種。產西藏,海拔2200-2300米的山坡、山谷常綠闊葉林下。 [1] 
中文名
墨綠酸藤子
拉丁學名
Embelia nigroviridis C. Che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報春花目
紫金牛科
亞    科
紫金牛亞科
酸藤子屬
腋序組

墨綠酸藤子形態特徵

墨綠酸藤子線稿圖 墨綠酸藤子線稿圖 [2]
攀援灌木或藤本,枝條具皮孔,無毛,幼枝密被鏽色微柔毛。葉片堅紙質,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頂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長4.5-8.5釐米,寬2-3釐米,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全緣,兩面無毛,干時墨綠色,葉面中脈下凹,側脈不甚明顯,背面近邊緣腺點較多,中脈隆起,側脈很多,微隆起;葉柄長4-6毫米,多少被微柔毛。總狀花序,腋生,長4-7毫米,被微柔毛;花未詳。幼果球形,直徑4-5毫米,無毛,具密腺點,宿存萼不貼果,萼片5,卵形,頂端急尖,無毛,具緣毛及腺點;果梗長3-6毫米,被微柔毛;小苞片長三角形至披針形,外面被微柔毛,具緣毛。花期未詳,幼果期7月。 [1] 

墨綠酸藤子生長環境

墨綠酸藤子生長於海拔2200-2300米的山坡、山谷常綠闊葉林下。在乾燥地, 灌叢中, 灌木林中, 河邊林下, 河邊密林下, 闊葉林中, 林緣, 林緣藤灌叢, 林中, 林中陰濕地, 山谷, 山谷常綠闊葉林中, 山谷灌叢中, 山谷林下, 山谷林緣, 山谷溪邊, 山坡, 山坡常綠闊葉林中, 山坡灌叢, 山坡闊葉林中 , 山坡林緣, 山坡林中, 山坡密林中, 山坡疏林中, 石灰岩山林中, 疏林中, 溪邊, 溪邊灌叢中, 溪邊疏林中也有生長。

墨綠酸藤子分佈範圍

墨綠酸藤子產自江蘇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灣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緬甸,模式標本採於西藏察隅。 [1] 

墨綠酸藤子本種提示

本種與密齒酸藤子 (E. vestita Roxb.) 及 E. gardneriana Wight(產於印度)相近,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本種葉片頂端尾狀漸尖,花序較短,長4-7毫米;與後者的區別是,本種葉片堅紙質,兩面無毛,頂端尾狀漸尖;萼片卵形。

墨綠酸藤子化學成分

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 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岩石菜內酯(dergenin)、信筒子醌(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甙、揮發油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