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爾多神山

鎖定
墨爾多山脈起於阿壩州鷓鴣山,如龍盤展延綿上千裏,主峯5000米,在大、小金川匯合處丹巴縣境內突兀矗立,高聳入雲。西仰猶如一尊巨佛乘騎一頭猛獅奔馳,從西南而望,好似一個藍色寶瓶橫空擺放南望則見四季煙雲,峯巒魔變。呈佛經所載的須彌山景。
墨爾多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的聖山,位於中國西南部四川西北方的甘孜州丹巴縣的阿壩州小金縣金川縣的接壤處,全稱為瑪曲十貝嘉摩墨爾多。我們平常稱這一帶為嘉絨藏區,這兒的人被稱為嘉絨哇。嘉絨是藏語:“嘉摩查瓦絨”或“瑪曲十貝嘉摩墨爾多查瓦絨”的縮寫。“瑪曲十貝嘉摩”意為威嚴的度母神,“墨爾多”意為“神秘的隕石”,“查瓦絨”為熱帶農區,全意應為:居住在聖山墨爾多熱帶地域的人們或墨爾多熱帶地區。
它是雪域藏地雍仲本數十三座著名的聖地之一。藏語稱尼日,藏域伏藏四地之一,它的內涵和外延有着無限的神靈和令人生畏的法力。同時它又是幾千年來西藏東部地區雍仲本教的大營。著名的清代四大皇廟之一雍仲拉項寺,就座落在墨爾多山的腳下。不論它的派屬如何變化,寺院的勢力如何強弱,它留在藏區東部人們心目中,永遠是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聖地之寺。如象藏學家常霞青所説:“雍仲本教,以及象雄文化藏族先民中留下的文化心理積澱,不僅後來改造佛教成為藏傳佛教,而且也是藏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富有個性色彩的原因。”同時唯它獨有,充滿多元文化現象的特色,成為它永久魅力的所在。
中文名
墨爾多神山
外文名
Murdo The Holy Mountain
長    度
延綿上千裏,主峯5000米
位    置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 [1] 

墨爾多神山簡介

墨爾多神山
墨爾多神山(2張)
藏族古老的宗教——雍仲本教的神山,嘉絨藏族文化中心,藏區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徵,海拔5105米。
墨爾多神山
墨爾多神山(5張)
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峯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雲湧的高山海湖;主峯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羣;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
墨爾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來的遊人墨客所頂禮和傳頌。
墨爾多神山,是一座神秘莫測,俊秀險絕的聖地仙山,古往今來被人們頂禮膜拜,傳奇頌楊。在藏區與喜瑪拉雅和岡底斯山齊名,被位為四大神山之列,尤其是它的神奇絕妙,更被中外宗教信徒虔誠崇拜,西藏的僧侶們有能去一趟墨爾多山朝聖為功德圓滿之感。

墨爾多神山位置境域

墨爾多神山主峯位於大渡河源頭,在大、小兩金川交匯處,一座高聳入雲霄,拔地挺立,海拔5000米高而橫空山世的莽莽雪山。其山為岷山之源,主體橫錯在岷山和邛崍山脈結合部。還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之雪原中的峯羣之一。它起源於大渡河上游支流的梭磨河發源地鷓鴣山,象一條騰空起舞的雲龍,盤曲延綿千里,在大、小金川匯合處拔地聳立,形成絕壁千仞,山峯直插雲霄,真有點一劍指天,凌空矗立之狀,十分奇特,秀麗壯觀。

墨爾多神山地理環境

主峯坐北向南,右側為西方,有自生石巖佛,左為東方,有自生石碉羣,南方則是腹下石筍勃然而立。還有形如海螺曼扎等山崗土幼坪敬奉於正前方。北為山背,山峯連綿,集藏地八大神山造型縮影於此,一凼深不可測的海子湖大神山之背心窩處,海中奇景怪象層出。四面108座神山奇峯之為墨爾多統須的部將。墨爾多山集天下名山之奇、險、納大自然之秀美為一體,古今為藏地聖山。
墨爾多山的北面,山頂上並列一座座山峯,人們稱是喜瑪拉雅、崗底斯山、唐古拉山等藏區八大神山的縮影。羣峯之下是一個數十畝的高山海子,隨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呈現各種奇景,海子更加奇麗神秘,人們稱之為“神海”。順着山脊北去有一小海子,稱“滅顏措”即毒藥海,巨毒無比,蚊蟲乃至小鳥飛越水面,都要被燻毒而死,人畜飲之也必死無疑。海水順下游流出,往下一里之地,有一天然形成的石頭拱橋,海水在橋下流過,橋上有一球形巨石,四季潮潤,形成露珠滴入流水中,經石拱橋下流過的海水就無毒了,人畜可以飲用,傳説墨爾多山神為救山下的生靈,在此滴入神水解毒。形成一種極為神秘的現象。

墨爾多神山由來

墨爾多神山風景(1)
墨爾多神山風景(1)(15張)
墨爾多神山一名系藏話音譯書寫的地名。書刊文獻中曾有譯作貓爾都、美都、莫爾多、木爾多、姆系等等。對該山名考釋説法歷史上受限於音譯或譯寫文字的字面含意,多有隨意性,各有追溯沿革含義之不同,甚不統一。一般説是土地神地母神,也有稱其為禿項光亮地地主神或土地神王,還有的以嘉莫察瓦絨之嘉為漢、大、王之義,便稱叫為神山之王或神山之主,也有以歷史上西藏王室可在地的方位指稱為東方聖山之王;在《墨爾多神山志》中又有稱《大自在天神山》的;在地方文獻中墨爾多的原名漢字書寫為格爾隆山,又名墨爾多旺修意,即墨爾多大神山。由於墨爾多山四周是溪河縱橫,低濕温暖的農區和茂密森林,加之山體上高原草地極多,形成水草豐茂的天然牧場,林地間生長着許多名貴中藥材,山谷之中河流沖積形成的象形珠串狀平台,沃土極多,成為農耕和發展林果業,以及藥材生產加工和發展畜牧業的好基地。所以,歷史上藏區分劃區域時,專指這一地區為嘉莫察瓦絨。這是泛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十六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轄分20餘縣市地區。在元、明、清代行後將其境內有十八個酋長、土司,由中央王朝賜封授預宣慰使司宣慰司、守撫司、長官司等職管理轄境政務。嘉絨便是作為這一地區的簡稱地名,意指墨爾多山周圍的農區也有按其自然環境條件引伸為是嘉莫墨爾多山周圍温暖的地區。

墨爾多神山景點

墨爾多神山自生塔

自生塔位於墨爾多神山生北向南的西方,在山腰的幫青澤日大神山之下。在叢林巖峭上,天生就數座石塔,高者百米,尤以突兀而起,挺拔巍峨高40餘米的兩座孳生佛塔,如箭插立,直指蒼穹。

墨爾多神山將軍會

自生塔 自生塔
丹巴縣城東北面,小金溝下游,有一座高聳入雲,風光秀麗的山峯,名叫格爾隆山,相傳,山下有位堅強勇敢、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藏族青年。他曾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遠征,打擊巴爾布的入侵,班師回朝,凱旋而歸。後人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爾隆山改改名為墨爾多山,並在山腳下建廟宇給他塑像。從此以後,墨爾多山成了雍仲本教的大自在神山,墨爾多將軍成了嘉戎地區守護神。藏區那羣眾每逢農曆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神誕辰日,從各地雲集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進香還願,轉墨爾多神山。“七月十”自然也就成了嘉戎地區一年一度的“墨爾多將軍會

墨爾多神山記載

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一百零八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衞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着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峯象徵着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墨爾多神山地處藏漢結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漢民族和睦相親的象徵和見證。墨爾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靈驗,因此在此修行極易修成正果。正因為此,多少個世紀以來,墨爾多神山一直倍受中外宗教信徒的崇拜。西藏以及其他藏區僧侶們將去墨爾多山朝拜視為功德圓滿。近幾年來,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遊方僧人到這裏的神仙洞、菩薩巖、修煉洞中參禪修行,其中還不乏國外的旅遊觀光者、科學考察和體育探險者。
傳説很古很古以前,藏區的各大神山,為統一向和安排獲取轄地的領導權問題,雖發起過一次召集天下羣神的集會,目的是排列座次,分劃隸屬關係。會議決定以佛神經典為據,通過講經説法比武獲勝,寺魁者確立為羣山首領。真是千年道法各顯神通,各方來神藏意心中,都想把領導權和舊屬權抓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喜瑪拉雅山神是會議的主持者和發起者,他看羣神聚齊,會場中座無虛席,當即宣佈會議開始。突然,從東方飛來一位山神,他昂首先進會場,見場中除上方有一空席外,別無座處。他向四周低場詢問,見無人理睬他,於是自個目登首席座位,頓時場中譁然闢起而攻擊他。他不慌不忙地説:講經説法排座次,比武強弱分高低,佛言語為依據,何方獲勝的何方,這是本次羣神聚會的宗旨,為何場中無我座席,想必是大家推我登生此位吧。説完他便向四方羣神氣報,紛紛憤怒不服,便提出與他辯經説法,誰想這位山神佛法造諸卻是極深,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講經答辯,終於把羣神一個個擊敗,奪取了第一戰役的時刻。緊接着第二場比武開始了,雙方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戰,還是他獲勝了。這下子羣神不得不服,只好讓他登座首席為頭。當他登位摘帽向眾神致意時,大家發現他是秀頂而且閃閃發光,羣神不約而同地驚呼出墨爾多?墨爾多?為會第大家想道他叫墨爾多呢?原來是佛祖釋迦牟尼曾在世界屋脊之巔察看天下時,發現東方有一處天地一片金光閃射,佛祖定眼一看,那裏小河秀麗、物產豐富,人們勤勞善良,勇敢貴厚。佛就預言説將來的佛法會在那裏得以傳播發揚光大。所以墨爾多既被稱為地母土地神山又在藏梵文中寫成禿頂閃光之含義。今天見到墨爾多就在會場中,羣神從內心折服,並投給他尊敬的目光,傳説佛 預言後,才有唐代釋迦佛的真佛全像從印席迎到東方的大唐中國,唐蕃和餘時又才由文成公主帶往西藏。至今供奉在大昭寺中。
墨爾多神山風景(2)
墨爾多神山風景(2)(16張)
墨爾多山神寺這 歸來時,一位從西主赴會來遲的山神寺爾基(意為金剛神)不服,便跟蹤追至墨爾多山前,提出要與墨爾多比武爭高低。墨爾多同意了,並讓他兑出招。寺爾基揮動神刀砍向墨爾多,每砍一刀,墨爾多總是微笑地往空中騰跳一下,腳下巖壁被砍下一道深深的刀線,就這樣他一邊進攻了一百零八刀,墨爾多就向山頭躍了一百零八步,從山腳朝山頂留下了一百零入道刀砍印梯,至令從山腳朝山頂的黑爾多廟前,共有一百零八層價梯留在絕壁險陸處,供人們登攀。是對方砍了一百零八刀時,墨爾多已來到山頂,無入可退了。他仍就微笑着説:該我還來了吧?説時遲,那時快,他取下肩 的弓箭,猶如電光閃射,一箭射過去,還沒等寺基回過神,已將他頭上的氈帽射落飛拋在一邊,嚇得他驚出渾身冷汗再也不敢交戰了,立即跪拜在墨爾多大神面前認輸折服。至今在墨爾多神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峯,狀如墨爾多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突然叫奪爾基神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峯,狀如氈帽,就是寺爾基被射下的帽子。這次比武后,四周羣山山神中不服墨爾多的也從昆 服於墨爾多了。墨爾多便將周圍的神 統冊封排位,如今的四姑娘山即是當時被冊封的斯左抬柔達的漢字諧音,藏語意為保駕山神。

墨爾多神山轉經線路

墨爾多神山是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教雍仲本教最重要的神山之一,其轉經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而當印度佛教傳到西藏後,與本教融合而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藏傳佛教,此時的藏傳佛教是按順時針方向轉經。
雍仲本教與印度佛教並存於墨爾多神山,所以,兩種轉經方向皆可。
本來是想按逆時針方向走墨爾多神山轉經之路的,但到了嶽扎鄉,當地藏民説雪太大,翻不過山,不敢帶路,我們只好轉到三家寨再找嚮導,從三家寨上自生塔,打算走到哪算哪,還好,我的運氣不錯,徒步三天,走了一段“探路級”的行程,翻過了山,把墨爾多神山轉經之路走通了!
A 按逆時針方向轉經的線路
丹巴縣城—嶽扎鄉(坐車10多公里)參拜墨爾多廟、嶺欽寺—徒步上納頂大草坪,參拜納頂寺—絲交村—羅布坡—嶽扎溝口—磕頭坪—埡口—墨爾多神山頂峯—原路退回埡口—大海子—原路退回埡口—磕頭坪—自生塔(黑教)—沿查普溝徒步到查普(一道塔)—崗巴村(二道塔)—莫日村—三家寨—過橋到公路上(柳丁苗莆)—坐車10多公里回丹巴縣城。
這樣,剛好按逆時針方向走了一個環線。
注意:一般藏民轉經是不去大海子的,也一般不登墨爾多神山頂峯。
B 順時針方向轉經的線路
也就是按A的線路反過來走。
C我走過的路線
第一天:
丹巴縣城—柳丁苗莆(坐車10多公里)—徒步過橋到三家寨—莫日村—崗巴村(二道塔)—查普(一道塔)—沿查普溝徒步到自生塔(黑教)。
住自生塔。
第二天:
自生塔(黑教)—埡口1—山口1—石板棚—磕頭坪—埡口(大海子)—原路返回自生塔。
住自生塔。
第三天:
自生塔—山口2—嶽扎溝口—羅布坡—絲交村—納頂大草坪,參拜納頂寺—嶽扎鄉,參拜墨爾多廟、嶺欽寺—坐車10多公里回丹巴縣城。
路況和注意事項
A 路況:
第一天(徒步7小時)
丹巴縣城—柳丁苗莆(坐車10多公里)。公路,路況好。
徒步過橋到三家寨—莫日村—崗巴村(二道塔)。徒步不到一小時,鄉村的山路,路況好。
崗巴村(二道塔)—查普(一道塔)—沿查普溝徒步到自生塔
徒步6小時,原來的路被泥石流沖掉,徒步的時間也就更長了。
原來從查普到自生塔是要收40元門票的,可以騎馬上山,由於泥石流不但把路衝了,也把收門票的關卡給衝了,上山不收門票,但也沒有了路,只是在山溝裏沿着泥石流上山,偶爾能斷斷續續地走上一小段原來的路。
第二天(徒步10.5小時)
自生塔—埡口1。陡峭的泥石流,比第一天危險多了,需要在6、70度的陡坡上攀爬泥石流前進,並且沒有別的路!這一段需要1小時。
埡口1—山口1。在原始森林裏探路攀爬70多度陡峭的雪坡,雪深到膝蓋。用時1.5小時。
山口1—石板棚。雪坡行走,但沒有前面的雪坡陡峭。用時1.5小時。
翻越石板棚。到這裏沒有路了,需探路而行,要徒手攀巖而過。用時半小時。
石板棚—磕頭坪—埡口(大海子)。這一段就在墨爾多神山主峯腳下,風光無限。為了安全起見,我放棄登頂(雪太大了,從埡口登頂來回起碼要4小時)。這一段是雪坡行走。用時1.5小時。
埡口(大海子)—原路返回自生塔。路況分段同上,但回程時下大雪,增加了一些難度。用時4.5小時。
第三天(徒步10.5小時)
自生塔—山口2。走一段昨天走過的6、70度的泥石流陡坡(經過一個晚上的雪,我們昨天走過的“路”已經不見了,有些我們昨天踩過的石頭已經掉到山溝裏了。)用時0.5小時;接着在原始森林裏探路攀爬70多度陡峭的雪坡,雪深到膝蓋。用時2小時。
山口2—嶽扎溝口。山路,中途要穿越好幾處被泥石流沖塌的路段,下面就是深谷,須加倍小心(踩上去泥石流的石頭和泥土都是鬆動的)。用時2小時。
嶽扎溝口—羅布坡。山路,路況好。用時1.5小時。
羅布坡—絲交村—納頂大草坪,參拜納頂寺。山路,路況好。用時2.5小時。
納頂大草坪—嶽扎鄉,參拜墨爾多廟、嶺欽寺。山路,路況好。用時2小時。(這一段也通簡易公路,我是徒步下來的。)
嶽扎鄉就在公路邊,路邊攔車,每人幾塊錢,坐車10多公里回丹巴縣城。
B 注意事項:
1.在泥石流上行走時,下腳要輕,一步一步踏穩了再走,不能跳躍,預防引起滑坡。
2.在泥石流上不適合大隊人馬行進,因為很容易引發滑坡和掉石。
3.不要在泥石流上停留,在安全的情況下快速通過。
4.雪坡行走要一步一步踩穩了再走,慎防滑跌。走後面的人可跟着前面的人的腳印走。
5.攀爬陡峭的雪坡要走“之”字形。
6.登山杖必備,走雪坡和泥石流時可用來探路和支撐,慎防雪洞。
7.帳篷可不帶,因一路上基本沒有合適的紮營地。
8.要帶上足夠的食物,自生塔可提供十多個牀位,但要自己生火做飯(這也是藏民轉山的習慣)。住宿費隨意,但有條件的可以給多一點,就當捐點給寺廟吧。
9.這裏是高原,要做好預防高原反應的措施,最好帶上氧氣預防萬一。山上海拔4000多米,如果登頂的話海拔5105米。
墨爾多山位於大小金河之間,南北走向,跨馬爾康、金川、小金、丹巴,處於嘉絨腹地,是嘉絨的名山。
墨爾多主峯高聳入雲,四周的羣山,山山面向墨爾多,猶如“千山共捧,萬人齊朝”的壯觀景象。
墨爾多山南仰看猶如綠色的寶瓶置於地毯上,北看似一尊巨佛跨着猛獅奔馳。在山頂可望風景名山四姑娘山的英姿,峨眉山的金頂,崗底斯山的雪頂。
由於地理位置,地質結構,氣象變化,自然變化形成了許多奇觀和神秘現象。引起生活在這一帶的嘉絨藏民的仰慕和崇拜。
墨爾多山主峯象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山頂的積雪和雲母砂金巖體,在陽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山腰雲霧飄緲,神秘莫測,山腰下部有一筍壯巨石,高500餘米,雄立挺拔,峯頂有一小噴泉對天噴射,其妙無比。石筍峯對面是一溝谷,溝是陡峭的紅黃交錯,狀如人之腹的巖壁。巖壁下有一深不可測的溶洞,到洞口需攀越懸梯才能到達,洞口底矮狹小,側身方能進去,通道狹小曲折,出洞口也狹小無比。一兩米長的木棍無法帶入和帶出,獵人經此到洞內避雨借宿,都需要把槍留在洞外藏好。但洞壁內很寬敞,洞壁的巖紋形成變化多端絕妙無比的圖案和壁畫。一根十多米長,砍刻有十八節階梯(每節有半米多高)的獨木梯順着洞壁搭向出洞口,這便成了千古之謎,是何人何時帶進的,如何帶進的,這無法解開的謎更增加了墨爾多山的神秘,人們稱此洞為“神仙洞”。
在“神仙洞”左側的山體上,是“勒烏埔”,懸巖絕壁下是長長的巖縫和巖洞,巖腳下流淌着清清的泉水,巖壁上有很多奇妙的圖案,傳説有緣者可見巖壁上有二十一尊不同造型的觀世音佛像。順巖腳有不少巖洞和巖窩,依巖洞不少前來修行的喇嘛、和尚、道士修有不少各具特色的修練場所。巖腳有一眼小泉,傳説泉水可治三百餘種病,還可預照禍福,泉水充足清徹透明,不僅可以治病,而且預示着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六畜興旺。泉水細小混濁,預示有災害出現,糧食欠收,牲畜多病,人要飲用就會染上麻瘋。
從勒烏埔向東斜行七八里地,就到了“桑旦埔”,一個大山洞,外形象一頂帳篷,洞內寬闊,頂部呈一蓮花形蓋頂,正中形似人肚,整個屋頂又好似一尊大佛俯卧,洞內形成一種天然廟宇,有經堂、轉經閣、儲藏室和茶房等。相傳是大譯師、大佛學家麥若扎那的修行洞,不少信佛人慕大師之名前來朝拜,修行人沒間斷過。
在勒烏埔下方溝谷對面的石巖中,有一天然石屋,由數十根石柱支撐屋頂,人們稱它為“鐵匠屋”。
山北面的一山口上,天然形成幾個巨石鼎立,上方一石如球狀,重達萬斤,朝拜者用一指推石,巨石可搖動併發出響聲,而用雙手去推或數人去推卻穩如泰山,真是其妙無比,誰能解出其中奧妙。
墨爾多神山還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觀,如生長奇特的柏樹林和天然形成的石碉羣:“藏生洞”、“長巖窩”、“嘎烏洞”、“巴冬昌郎”、“根巴古寺遺址”、“自生塔”、“千佛廟”少獅頭巖”、“少山壓羣龜”等等。
墨爾多山如此眾多的神奇自然景觀和神秘的自然現象,生活在它周圍的嘉絨藏民對它產生了無限的熱愛和無比的崇拜,在民間產生了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説。下面輯錄三側:
傳説一:
在很古以前,藏區的各大山神發起召開一次羣神大會,以講經説法,比試武藝來定坐次。各方山神陸續來到會場,坐到指定的席位上,會場上方有一把龍頭扶手,玉石雕花椅子是空着的,參加會議的山神們心裏明白,那將是通過比試選出的領袖的法坐。
喜瑪拉雅山神是會議的主持者和發起者,見羣神聚齊,會場中坐無虛席,即宣佈會議開始。突然從東方飛來一位山神,昂首走進會場,見場中除有上方一空席外,別無坐處。向四周低聲詢問,無人理睬,於是自行坐於首席坐位。場中頓時譁然,引起眾多不滿,紛紛對他進行指責。他不慌不忙地説:“講經説法排座次,比武強弱分高低,佛主佛語為依據,何方獲勝歸何方,為何場中我無坐席?想也是大家推我坐此位吧?説着他一邊恭手作謝。羣神氣極,紛紛提出要與他辯經説法,誰知這位山神佛法造詣極深,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講經答辯,終於把羣神一個個擊敗,奪取了第一戰役的勝利。緊接着第二戰役比武開始,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戰,最後還是墨爾多獲勝,眾神不得不服,只好讓他坐首席為頭。當他登位摘帽向眾神致謝時,大家發現他禿頂,而且閃閃發光,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墨爾多!墨爾多!”為什麼大家都知道他叫墨爾多呢?原來釋迎牟尼在世界之頂觀天象時,發現東方有一處天地金光閃射,佛祖定睛一看,那裏山河秀麗,物產豐富,人們勤勞善良。佛預言將來佛法會在那裏得以傳播和發揚光大。所以墨爾多稱為“地母土地神山”,又在梵文中寫成“禿頂閃光”。在辯經和比武中墨爾多都取得勝利,又有佛祖的預言,眾神心悦誠服,紛紛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墨爾多山神奪魁歸來時,一位從西方趕會來遲的山神“奪爾基”(金剛神),心中不服來到墨爾多山前,提出要與墨爾多比武爭高低。墨爾多同意了,並讓他先動手。奪爾基揮動神劍向墨爾多砍去,每砍一次,墨爾多總是微笑地往空中騰跳一下,腳下岩石被砍下一道道深深的刀印,就這樣,奪爾基連砍了一百零八刀,墨爾多向山頭躍了一百零八步,當砍到一百零八步時,墨爾多已退到山頂,已無處可退了。墨爾多微笑着説:“現在該我還擊了吧?,説時遲那時快,取下肩上的弓箭,尤如電光閃射,一箭射去,還沒等奪爾基回過神來,已將他的氈帽射落一邊,奪爾基嚇出一身冷汗,再不敢交戰,立即跪在墨爾多面前認輸。現今在墨爾多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峯,狀如向墨爾多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人們稱之為奪爾基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峯,狀如一頂氈帽,稱之為“染”,其意為氈帽。是墨爾多射落的奪爾基山神的氈帽。這次比武后,四周的山神都臣服於墨爾多,如今的旅遊熱點名山,“四姑娘山’,也是那時冊封的“斯古拉如達”,其意是保駕山神。
這一傳説充分表現了嘉絨藏族原始的對山的自然崇拜。山是嘉絨藏族的衣食之源,在山地上播種農作物,在山坡的草地上放牧着家畜,山上有各種樹、花、藥材,有各種飛禽走獸。這一切都是山神的賜給,山神高興,莊稼豐收,六畜興旺,山神發怒,山體滑坡,山洪暴發。山神是不能得罪的。山山都有山神,連峯都有自己的神,只是由於山的大小,山的知名度,山神就有了大小、統率之分。嘉絨藏族是一個自尊和自信的民族,在山神的傳説中也充分體現了這點,那就是自己的山神在靈氣和武藝都強於其他山神,墨爾多的傳説中,墨爾多就壓倒羣神,甚至超過喜瑪拉雅和崗底斯山。
傳説二:
南亞有一國家入侵吐蕃,藏王要嘉絨藏區出兵援助。墨爾多便率領嘉絨地區的青年前去助戰,他們歷盡艱辛,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趕到戰場。嘉絨官兵在墨爾多的指揮下,英勇作戰,同吐蕃官兵一道把侵略者趕了出去。據傳西藏現今還保存有那時嘉絨軍士用的刀劍。後來墨爾多回到嘉絨,人們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就把這座山命名為墨爾多。墨爾多山神也護佑嘉絨地區社會安定,人們安居樂業。
傳説人們把對山神的崇拜和對先祖、對英雄的崇拜聯繫在一起,墨爾多山名就是為紀念英勇善戰的民族英雄而來的。墨爾多在嘉絨人民的心目中是山神、戰神、英雄神、先祖神的複合體。希望墨爾多時時護佑嘉絨人民幸福和安寧。護佑他們打敗侵略者。
傳説三:
清代廓爾喀入侵西藏,達賴要求嘉絨派兵援助。嘉絨兵與廓爾喀的仗打得十分激烈。經數百次戰鬥,都難決勝負。嘉絨官兵在彈盡糧絕之時,所有人都面向家鄉,向墨爾多山神祈禱,求山神顯靈救助。雲霧中墨爾多騎着子,頭戴氈帽,背槍舞劍來到戰場,從懷中取出禳袋,撒下千軍萬馬,把侵略者趕了出去。嘉絨兵得勝而歸。朝廷在布達拉宮豎碑紀念,西藏地方政府獎給一尊金菩薩。至今在尼泊爾與中國邊境還有用當年嘉絨士兵的刀槍架設的“邊境監視站”。
這則傳説中,嘉絨人民把墨爾多作為山神,遇有危難之處就向山神祈求。山神也時時護佑。這裏對墨爾多是一種單純的山神崇拜,是一種對山神的自然崇拜。墨爾多山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山勢、多彩的景觀、神秘的現象,成了嘉絨人民對山神崇拜的集中體現。
嘉絨藏族生活在重山峻嶺之中,他們的生產生活都與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此在原始的自然崇拜中,對山的崇拜尤為突出。很多祭祀活動都圍繞着山進行,每座山都設有很多個喂桑的地方,山頂、山腰的隆起處和山腳的台地上。山頂只是在每年的看花節時喂一次桑。山腰進行多次。山腳的台地每月幾乎都要進行一次。節日和其它的祭祀活動中在祭詞中對四周的山神都要一一祭拜。祈求山神護佑。
嘉絨藏族不但崇拜自己所在山的山神,還普遍崇拜墨爾多,同時還崇拜黃龍峨眉、唐古拉。這與嘉絨地區信奉的宗教有關,嘉絨地區早期信奉的是雍仲本教,後來傳入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和雍仲本教溶為一體。嘉絨地區的雍仲本教和佛教把黃龍、峨眉唐古拉作為主要的神山進行崇拜。
嘉絨地區的山崇拜形式主要有煨桑看花節、轉山、朝山,建嘛呢堆
煨桑是嘉絨藏族祭祀禮儀中的一種主要形式。適用於所有的祭祀活動,對山神的祭拜中也是常用的一種方式。煨桑建有專門的地方,修有石塔,石塔前煨桑,石塔中央插嘛呢旗和樹婭,樹婭上栓有白馬雞毛或白羊毛和彩色布條,插嘛呢旗和樹婭是一種較為隆重的儀式,一般都是在看花節時進行,有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舉行。喂桑主要是燒桑煙祭神,桑煙的材料柏樹為最好,樺樹枝和青槓樹枝也可代用。燒上桑煙還要撒上糟耙和五穀,借山風揮撒龍達,嘴裏念着拜祭山神的祭詞。這種煨桑活動可以集體進行,也可單個進行。
看花節,是嘉絨地區以村為單位舉行的一種隆重而熱烈的羣眾文化活動。時間是在五月至七月之間,人們在草坪上搭起帳篷,支起鍋灶,擺上糖果食品和各種酒類及飲料,以集體聚餐或親朋相親的形式,享受各種美食。期間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打靶、跳鍋莊等活動,無論白天黑夜,盡情玩耍、盡情享樂。看花節的開頭、中途、結束都要進行較為隆重的祭山活動。這種“看花節”源於最早的一種祭山活動,隨着社會的進步逐步變為休息、玩耍和祭山相結合的羣眾活動。是以羣眾性的文化、體育、美食活動,同時也不忘對山神的祭拜。
轉山,一般是情趣相投的人邀約在一起,在氣候適宜和農閒時間帶着口糧,簡單的行李,繞山而轉,是旅遊和祭神兩相宜。有大圈和小圈之分;有徒步行走,也有磕長頭的。磕長頭的人是專心一意,無暇顧及周圍的景色。徒步轉山的人則一路觀賞四周的山色,遇有煨桑的場地就煨桑祭神,遇有神水沐浴洗頭,洗掉一身的疲勞。遇有草坪燒上茶休息一陣。《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圍繞墨爾多神山轉一週,相當於唸經七萬遍。來生不得下地獄,今生也能消災難。”
朝山,是指對自己住地較遠的名山的轉程朝拜。被朝的山都是非常有名的神山,如墨爾多、峨眉、黃龍等。對這些山上的景觀、廟宇都要一一朝拜,捐一些香蠟錢,購買一些宗教紀念品進行供奉,以求得一家平安。
在山頭和山婭道口上建嘛呢堆,這些嘛呢堆具有雙重意義,除了祈求眾神靈的護佑外,主要是祭拜山神。山頭和山婭口雖然離村寨很遠,但山頭和山婭口的嘛呢堆上的風馬旗比村寨道旁的風馬旗興盛。村寨道旁的嘛呢堆處不煨桑,但山頭和山婭口道旁的嘛呢堆前要煨桑祭拜,要撒龍達。這裏的嘛呢堆是山神的替身,是煨桑和祭拜的對象。
墨爾多山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和許多神奇的自然景觀,無法解釋的許多神秘現象,成了嘉絨人民心目中極為崇拜的神山,引出了許多美妙的神話傳説。這些傳説又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吸引了許多宗教徒到墨爾多山上修廟長期在此修行。傳説蓮花生大師也在此山修行過。大翻譯家、大傳教師麥若扎那在此山留下了許多傳教和修行的遺蹟。這又更增加了它的宗教色彩。人們對許多景觀都給於濃重的宗教色彩,巖壁上自然形成的紋路與宗教圖案、經書、佛像、宗教用品等相聯繫。傳説墨爾多神山上藏有許多伏藏,曾發掘過苯教三五套不同版本的大藏經和許多佛像。在有的景觀上建以寺廟,這又更加強了人們對它的崇拜,聲譽遍佈嘉絨各地,成了嘉絨人民對山神崇拜的典型代表。嘉絨人民除崇拜自己所在地的山神之外普遍崇拜墨爾多山神。如小金崇拜四姑娘山外也崇拜墨爾多山。金川的索烏廟中供奉着墨爾多山神和索烏山神、哈姆山神。把墨爾多山神還供奉在中間。可見墨爾多山神在嘉絨各地的地位。許多人不畏道路的遙遠,揹着行李,帶着香火供品,遠道前往墨爾多山敬香轉山、朝山,祈求墨爾多山神護佑。

墨爾多神山旅遊攻略

墨爾多神山住宿

墨爾多神山 墨爾多神山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建議遊玩時間: 3小時
位置: 丹巴縣北部
最佳旅遊時節:春秋兩季是最佳時間。此時前往,氣候比較合適,也較容易見到神山的真容。
交通:從縣城乘麪包車只需5元/人便可到達中路鄉(墨爾多山)。
觀墨爾多神山較好的點在中路鄉,中路鄉的甲麥家既是旅遊接待點,也是拍攝和觀賞墨爾多神山的好地方。在甲麥家吃是20元/天/人,包吃包住40元/天/人。

墨爾多神山線路

(1)成都—卧龍—四姑娘山丹巴。該線路全程345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巴朗山、四姑娘山風景區等。成都西門車站每天早晨均有該線路直達丹巴的班車。 (票價70多元)
(2)成都—雅安二郎山隧道—瀘定—丹巴。該線路全程435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雨城雅安、二郎山、瀘定鐵索橋大渡河峽谷等景點。
(3)成都—汶川—米亞羅鷓鴣山隧道—馬爾康—金川—丹巴。該線路全程528公里,均為柏油路,途中可順便遊覽古爾溝温泉、米亞羅、卓克基官寨、大金川峽谷等景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