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源

鎖定
墨源 [1] 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外交部畫院畫師中國文化收藏品專項基金委員會創作顧問,人民日報社特聘畫家,神州珍藏畫院首席山水畫家,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民族之魂藝術館藝術顧問。
中文名
墨源
職    業
畫家
主要成就
《黃山頌》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銅獎
代表作品
《黃山頌》《黃山雲海》
職    稱
國家一級美術師
職    務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

墨源藝術成就

墨源山水 墨源山水
墨源 [2]  以獨具特色和創造性的山水系列作品,享譽於海內外藝壇。30年來,其作品100餘件先後參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展覽及各級主管單位和國家部委組織的展覽展示活動,曾數次獲一等獎、二等獎,多幅作品先後被人民大會堂、台灣博物館、洛杉磯文化藝術館、文化部、中國美術館、釣魚台國賓館及海外有關機構收藏。

墨源個人經歷

1984年 《黃山頌》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銅獎;
1985年 《黃山雲海》獲“歐洲國際美術大展”入選作品;
1990年 作為中國美術家代表團成員之一,赴巴格達參加“第二屆國際藝術節”;
1994年 赴深圳參加台灣兩岸三地“中國現代水墨大展”;
1999年 《黃河》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銀獎;
1999年 《山之韻》獲“中國美協中國畫三百家作品展”銅獎;
2000年 《泰山雄姿》獲“新世紀畫中國精品大展”銀獎;
2001年 建黨80週年,與範曾等十人蔘加全國十大名家為黨獻禮作品展;
2003年 中央美院演講《民族之魂》反映強烈,中國大地颳起《民族之魂》書畫創作之風;
2006年 北京政協禮堂“墨源中國山水畫展”;
2007年 洛杉磯“墨源中國山水畫展”;
2007年 6月創作山水《天涯一家》,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同志作為禮品贈送給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先生;
2008年 墨源中國山水畫走進台北;
2009年 作品赴德國、法國、意大利聯展;
2009年 《萬山紅遍》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三等獎;
2010年 應邀為釣魚台國賓館創作《江山如畫圖》;
2011年 應邀為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創作山水作品《源遠流長》;
2012年 文化部舉辦的喜迎十八大勝利召開——當代中國十傑書畫作品特別邀請展,與龍瑞等藝術家參加全國聯展。
劉大為説:“功底老辣無人能比,潤格價低無人能比”。
2012年 30年多來,作品沒有潤格價,所創作的作品全部無償送人,最困難時期也沒收過朋友一分錢作品費。決定:作品潤格價1萬元/每平尺
2013年 受劉大為的刺激,作品第一次走進神州藏珍拍賣會 [3]  ,兩幅作品均超出估價5倍成交。山水《源遠流長》拍前估價僅為3萬元,最終以18.9萬元成交;《江山多嬌》拍前估價5萬元,經過近十幾輪的競爭,以高出估價近6倍的價格26萬多元成交。

墨源作品描繪

墨源山水 墨源山水
墨源擅山水,以青綠見長,以山水入畫,所作佈局新巧,擅以實託虛,虛中顯實,聚散疏密有致,畫風秀麗明快,富有裝飾意味,意境豁朗而深邃,造境方式多種多樣,時而鳥瞰千里,氣局雄渾;時而墨落一隅,小中見大;時而平實磊落、直陳要義;時而虛中藴實、動靜相宜。境由心生,心隨情動,無既定規矩,全憑作畫時的情態。其中的筆墨仍來自傳統,包含較多的傳統筆法,較多的筆意和墨趣的獨立性,包括他在青年時期西畫法訓練和西韻味的領悟,在他的山水畫中得到綜合性的發揮,光影、空間處理也十分自然地融入水墨表現之中。他的作品墨氣悠遊,水色淋漓,意象單純,點、線、墨、色有機結合,在虛實、疏淡的變化中表現出自然山水的神韻與理氣,顯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

墨源藝術理念

當代中國書畫界 [4]  每時每刻都呈現出“畫家與買家一起表揚與自我表揚;拍賣與自我託拍;炒作與自我炒作”的現象,扭曲變形的各種人物形象演繹着另類的藝術價值觀和金錢價值觀,透視其中,看着買家與畫家光怪陸離的影子,這些人鮮有自己的固定形象,卻又異常活躍;這些人不願以真實的面目示人,卻又無處不在,極大地損害了大量熱愛藝術者對藝術追求的熱情,踐踏了藝術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這種現象讓真正有良知的藝術家所不恥,甚至痛心疾首,但又無能為力,藝術家們只能默默地獨善其身。30多年來,墨源創作的所有作品,從沒有要過前來求作品者的一分錢,更不用説參與炒作了,只是辛勤地耕耘于山水畫的教學與研究創作中,孤獨而又堅韌地固守着這一片藍天,桃李滿天下,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的道路上留下一道絢麗的色彩。墨源的個人修養與所創作的山水作品一樣“容納天地萬物,做到吞吐自如,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圖,寫百里之景,東西南北,宛爾目前。春夏秋冬生於筆下”,筆墨裏滲透的是作者對人生的認識和感觸,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對人生的反思和認識的一種載體,他的筆墨情趣並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縛。他尋找的是“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獨特意境,以此表達自身對自然和世界的理解。
墨源紫氣東來 墨源紫氣東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