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彩描金

鎖定
始創於清朝雍正時期,是在墨彩的畫面上再用本金(黃金細末)線條加以描繪裝飾和“結果”,到清末已瀕於失傳。
中文名
墨彩描金
始創於
清朝雍正時期
特    點
到清末已瀕於失傳
流行於
雍正、乾隆朝

墨彩描金墨彩瓷

墨彩瓷 墨彩瓷
墨彩始見於清朝康熙中期,流行於雍正、乾隆朝並一直延續至清末、民國時期。康熙時的墨彩色澤濃重,彩釉配製純淨,上塗一層玻璃白,燒就的墨彩漆黑瑩亮;有以綠彩為底者,更為瑩亮濃郁。其製品白釉地多微閃青色,紋飾多以花鳥為主,畫風深受同時代畫家的影響。到雍正、乾隆年間,墨彩多用國產料仿燒水墨琺琅效果的瓷器,猶如白紙作畫,濃淡相宜,潔淨素雅。清末、民國時期亦多有仿造,但不及康、雍、乾時製品精美。 [1] 

墨彩描金簡介

墨彩描金 墨彩描金
民國初期由墨彩畫家周湘甫先生在一件晚清年間留傳下來的破瓷片上,發現墨彩描金的裝飾技法實在太美妙了,經過他數年的效仿研究,使這種技法得以拯救。藝術瓷廠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蓄意安排青年藝徒夏忠勇跟隨周湘甫老先生學習研究墨彩描金技法,並傳承了這門工藝。後又有雷火蓮老藝人和他的嫡傳弟子李文躍潛心鑽研,效法前人,不斷鞏固和發展這項瀕於失傳裝飾技法。直到今天,墨彩描金技法的涉藝人員寥若晨星,在市場上的作品珍貴少有,是因為這項技法費時多、難度大、成本高。 [2] 

墨彩描金大師

周湘甫大師墨彩描金作品 周湘甫大師墨彩描金作品
【周湘甫】(1895年-1978年),師從陶瓷名家周筱松。周氏喜畫神鬼、刀馬人物的題材。民國初期,墨彩描金技藝失傳,民國後期周氏偶得一塊墨彩描金碎瓷片,遂潛心研究,以新彩顏料反覆配製繪畫試燒,經不斷探索,終於將古法墨彩描金技藝與現代粉彩工藝巧妙結合,獨創新墨彩描金技藝。周氏墨彩描金所畫人物多為仿古老相,衣物線條遒勁有力,飽滿流暢;人物服飾華麗,質感細膩如絲綢。
夏忠勇大師作品天女散花 夏忠勇大師作品天女散花
【夏忠勇】 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原籍江西九江,1943年出生於江西景德鎮。 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高級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1 4歲從事畫瓷生涯, 師從著名美術家周湘浦學習墨彩描金技藝。
雷火蓮大師墨彩描金作品 雷火蓮大師墨彩描金作品
【雷火蓮】江西南昌人。1913年生,1989年卒,景德鎮藝術瓷廠美研室特藝組成員。擅長陶瓷墨彩描金裝飾,以仙佛人物著稱。其作品師法梁楷、馬駘、吳有如等諸大家,並與清代陶瓷裝飾華麗工細等畫風為一體,形成形態生動、下筆有神、線條精美古樸的藝術風格。
藝術成就 雷火蓮與周湘甫一起恢復完善了始於清雍正時期的墨彩描金技藝,在墨彩描金技藝的陶瓷發展史中起到承前繼後的關鍵作用,為進一步創新發展墨彩描金技藝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雷火蓮在開始學習研究墨彩描金技藝以前就對粉彩繪畫技藝掌握得爐火純青,其粉彩作品在民國晚期就有相當名氣,很受人們喜愛追奉。雷火蓮把取得的粉彩技藝經驗融入墨彩描金技藝,使其墨彩描金作品極具個性,華麗細膩,所繪人物生動傳神,精美而又不失古樸。其在藝術瓷廠時期所創作的陶瓷作品,被國內外陶瓷愛好者、博物館爭相收藏,視為珍寶。1990年其創作的墨彩描金十八羅漢400件方肩瓶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盃”獎,後被景德鎮陶瓷館收藏。
雷火蓮性格孤傲、品行高雅,淡泊名利,所創作的陶瓷作品大部分不簽名款,又因其在藝術瓷廠美研室專職創作設計,所出作品本來數量不多,存世稀少,致使大部分陶瓷愛好者難得一見。這也是造成目前大部分人只知雷火蓮是墨彩描金大家,卻對其不是十分了解,倍感神秘的主要原因了。很多人只知道雷火蓮的墨彩描金作品,其實他還創作了一定數量藝術水平很高的粉彩作品,如代表作粉彩洋蓮十八羅漢、金陵十二釵冬瓜瓶。
雷火蓮的嫡傳弟子有兩位,李文躍跟其學墨彩描金,魏曉陽跟其學粉彩繪畫,目前李文躍被評為國大師,魏曉陽也是省大師了。
李文躍大師墨彩描金十八羅漢瓶 李文躍大師墨彩描金十八羅漢瓶
【李文躍】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教授。1959年生於景德鎮陶瓷世家,他的粉彩《牧歌》、《水鄉》等20餘件作品,連續獲得江西省和全國的獎項。隨後,他的作品被墨彩名家雷火蓮所欣賞,收他為關門弟子,李文躍的藝術人生轉向了另一種繪瓷技藝:墨彩描金。他以獨具魅力的墨彩描金傳統制瓷技藝作品,贏得專家稱道,並榮獲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墨彩描金作品賞析

墨彩描金作品欣賞
墨彩描金作品欣賞(3張)
墨彩描金纏枝花紋瓶由國粹寶瓷林景德鎮陶瓷器型大師張茂生創作,器型做撇口,細頸斜肩,圓弧腹,撇足。口足各描繪紅地金彩卷草紋,頸飾白地黑紅料如意紋及圓珠瓔珞紋一週;頸間為紅地金彩落花流水紋及描畫白地錦上添花紋如意紋一週;腹部主紋為四組轉枝番蓮紋,底邊及圈足各繪蓮瓣及如意雲紋一圈。作品淡雅素麗,描繪精細,大氣美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