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

(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是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
出版時間
2014年10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02841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內容簡介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是美國激進學派在經濟學領域中的主要代表作,着重研究經濟的運行與發展,對現行資本主義持批判態度,論證建立社會主義體制的必要。本書着眼於基本的理論和歷史的論證,提出了最根本的理論觀點,並做出理論和歷史的具體論述,特別是對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作了深入的研究。
本書是西方公認的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著作,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對了解國外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非常有益。 [1]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圖書目錄

1962年重印本前言
1.消費者主權以及對壟斷資本主義的自由和保守的看法
2.關於剩餘、浪費和貧困的本質的分類説明
3.不發達國家的選擇
4.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問題
導言
關於進一步閲讀的一些建議
增長的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總論
1.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危機
2.非殖民主義化和社會主義挑戰的增大
3.與帝國主義相結合的經濟學
4.增長的定義和計量
第二章經濟剩餘概念
1.實際的和潛在的經濟剩餘
2.理性與浪費
3.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
4.計劃經濟剩餘
第三章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停滯與運動(一)
1.古典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增長的看法
2.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源的利用
3.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剩餘
4.投資、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
5.競爭資本主義制度下剩餘的利用
6.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投資和過剩
7.曾經進步而現已衰退的資本主義
第四章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停滯與運動(二)
1.剩餘吸收的可能性;消費和非生產性勞動
2.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政府的作用
3.可能維持需求的政府行為
4.對外貿易、投資和帝國主義的競爭
5.對外經濟關係,工人貴族和帝國主義的完備意義
6.短期的穩定
7.通貨膨脹、税收和增大的剩餘
8.帝國主義與戰爭
第五章論落後的根源
1.資本主義發達和不發達的一般歷史根源
2.案例之一:印度的不發達
3.案例之二:日本的發達
4.發展的羈絆
第六章論落後的結構形態(一)
1.不發達國家剩餘的規模和效用;農業革命和反革命以及土地改革的幻想
2.非農業部門(1):商人和放債者
3.非農業部門(2):工業;獨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失敗
4.非農業部門(3):外國企業(採礦業)
5.外國投資的直接影響:假定的利益a.和b.
6.外國投資的間接影響:假定的利益c.
7.外資、社會結構和工業化的限制
8.政府對私人資本的支持
第七章論落後的結構形態(二)
1.非農業部門(4):政府和外國投資的假定的利益d.
2.外國投資和政府的政策——買辦制度
3.外國投資和新政制度下的政府支出
4.推論(1):龐大的潛在剩餘。貿易條款的假象
5.推論(2):企業家精神不足的謬誤
6.推論(3):馬爾薩斯人口論的三個謬誤
第八章陡直的騰飛
1.必要的社會革命遭遇到帝國主義的敵視
2.社會革命;帝國主義對外政策的直接結果:戰爭、冷戰和社會主義國家的代價
3.社會革命的經濟任務和問題:關於計劃的經濟剩餘
4.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1):工業和農業的關係
5.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2):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6.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中心議題(3):資金密集型生產或勞動密集型生產
7.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對外經濟關係
索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