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增殖曲線

鎖定
增殖曲線 reproduction curve,顯示種羣密度與下代增殖間關係的曲線,其橫軸代表親代某階段的密度,縱軸代表由此所關係到的下一代的同一階段的密度。
中文名
增殖曲線
外文名
growth curve
提出者
裏克(W.E.Ricker)
提出時間
1954年
適用領域
研究 經濟
應用學科
醫學 數學
增殖曲線 reproduction curve
增殖曲線 增殖曲線
顯示種羣密度與下代增殖間關係的曲線,其橫軸代表親代某階段的密度,縱軸代表由此所關係到的下一代的同一階段的密度。裏克(W.E.Ricker,1954)提出了考察從一個世代到一個世代個體數隨時間變動的方法。在處理上,當知道一個種羣各代密度(個體數或生物體的量)時,通過作各種圖求與第i代密度相應的第i+1代的密度,另外還可作圖求得生存於大致相同環境中各階段相繼的兩個世代密度間的關係。增殖曲線的形狀大致可分為有固定上限的漸近飽和型及峯型兩種。若相繼的兩世代的密度相等時,則可期望的為斜率45°的直線,增殖曲線在理論上至少有兩處與這一直線相交(見圖)。交點A是不穩定的平衡點,若密度一旦降到此點以下,種羣將趨於滅絕,若超過A點就會朝第二個交點B的方向增加。但由於密度超過B點時,子代密度就會減少,所以B點是穩定的平衡點,相應的曲線形狀是其密度向B點集中或以B點為中心而變動。這裏B點稱為平衡密度(equilibrium density)。A點以下的低密度可認為是由交尾頻度減少等過稀的不良影響所產生的密度區。由於A點密度極低,因而可認為天然種羣密度在這個範圍內幾乎不能再降低,所以通常作增殖曲線時很多都忽略A以下的部分。一般説來,種羣應看作是以B點為中心而變動,其所以保持動的平衡,不外是由於某種密度依存因素對密度調節的結果。歷來增殖曲線主要是作為決定論的或平均值的密度變動模型來對待。但在現實的種羣中,由於個體數目概率上的偶然變動,以及由於環境條件和密度彼此是獨立的,因而在某種範圍內它也是不斷地變化,所以對特定密度時所期待的下一代的密度是鋸狀分佈,因而可以想到增殖曲線的變動域是帶狀的。也就是説平衡密度也在某種範圍內變動。有時在進行大量發生的生物中,在常年由於捕食者等所造成的密度依存關係使平衡一時保持於較低的密度狀態,但是一當這種作用消除,就會引起大發生,當然由於種內競爭等因素最終還要達到平衡。有人提出與此對應的A點以外存在兩個平衡點的增殖曲線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