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塾,漢語二級字 [5]  ,讀作塾(shú),本義指古時門內東西兩側的堂屋。 [1]  [4] 
中文名
拼    音
shú
部    首
倉    頡
yig
鄭    碼
SJSB
注    音
ㄕㄨˊ
詞    目
U
587E
GBK
DBD3
總筆畫
14

詳細解釋

1. 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的地方:~師。家~。私~。
2. 古代指門內東西兩側的堂屋。
筆順編號:41251521354121
〖名〗
(形聲。從土,孰聲。本義:古時門內東西兩側的堂屋)
宮門外兩側房屋,為臣僚等候朝見皇帝之處〖side house〗
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右塾之前。——《書·顧命》
古時又指門內東西兩側的屋
春,[將]出民,里胥平旦於右塾,鄰長坐於[左]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漢書·食貨志上》
舊時私人設立的學校〖private school〗
老人鄰有西塾,聞其師為弟子説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傳》
射垛,箭靶〖target〗
使長安中官署及天下鄉亭皆畫 伯升象於塾,旦起射之。——《後漢書
西周設置於地方的初級學校。《禮記·學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鄭玄注:“古云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孔穎達疏:“周禮百里之內二十五家為共同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恆就教於塾。”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字部】塾
《廣韻》殊六切《集韻》《韻會》神六切,音孰。《説文》門側堂也。《禮·學記》古之敎者,黨有庠,家有塾。《儀禮·冠禮》具饌於西塾。
又《三輔黃圖》未央宮外有塾門。《古今注》塾之為言熟也。臣朝君,至塾門,更詳熟所應對之事。
又《前漢·食貨志》春將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鄰長坐於左塾。
又疾也。《山海經》首山之隂曰機谷,多鳥,其狀如梟而三目,食之巳塾。音地。 [2] 

説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塾
門側堂也。從土孰聲。殊六切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