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維爾銅礦城

鎖定
塞維爾銅礦小鎮位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以南85公里處,處於安第斯山海拔2000米的極端氣候環境中,塞維爾銅礦小鎮建於20世紀早期,是布瑞登銅業公司在厄爾特尼恩特(El Teniente)最大的地下銅礦中為工人修建的工房。在當地勞動力與工業化國家的資源相融合,開採和冶煉高價值自然資源的過程中誕生了這個小鎮,它是位於世界偏遠地區的企業生活區的傑出典範。 [1] 
中文名
塞維爾銅礦城
外文名
Sewell Mining Town
地理位置
智利卡查波阿爾省瑪查爾裏市
氣候條件
極端氣候

塞維爾銅礦城遺產資料

遺產名稱:塞維爾銅礦城
Sewell Mining Town
入選時間:2006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
地理位置:S34 05 04 W70 22 58
遺產編號:1214

塞維爾銅礦城遺產描述

塞維爾銅礦城建於20世紀初,位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以南八十多公里處。特尼恩特銅礦是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分採礦場、選礦廠和冶煉廠三大主要部分,在礦山發展高峯期,曾有共有五千工人、三千職員,一千科技人員。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着開採量的減少銅礦城也逐步被荒棄。塞維爾是20世紀唯一一個全年開採而建造的大規模的山區工業開採區。
目前礦區污染嚴重,不住居民,工人們一般住在塞維爾城。塞維爾城內設有教堂、賭場、電影院、醫院和一般住宅區。目前當地開放了礦工生活體驗項目,遊客可以穿戴全套的礦工裝備,進入銅礦礦山內感受當年礦工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200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ii),塞維爾銅礦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塞維爾銅礦城委員會評價

塞維爾銅礦城
塞維爾銅礦城(2張)
塞維爾採礦小鎮建於20世紀早期,位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以南85公里處,處於安第斯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極端氣候環境中,是布瑞登銅業公司(the Braden Copper company)在厄爾特尼恩特(El Teniente)這一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中為工人修建的工房。在當地勞動力與工業化國家的資源相融合,開採和冶煉高價值自然資源的過程中誕生了這個小鎮,它是位於世界偏遠地區企業生活區的傑出典範。在巔峯時期,塞維爾擁有15 000名居民,但在20世紀70年代小鎮的大部分都被廢棄了。小鎮沿着從火車站升起的龐大的中心階梯而建,地勢非常陡峭,輪式車輛根本無法抵達。沿着大路分佈着種有觀賞樹木和植物的不規則方形區域,構成了小鎮的主要公共活動區或廣場。在中央階梯之外,環山小路通往較小的廣場和連接小鎮其他區域的二級階梯。沿街建築是由原木搭建的,通常漆成鮮豔的綠色、黃色、紅色和藍色。這些房屋由美國設計,其中大多數是按照美國19世紀的風格建造的,但是其他建築,如工藝學校(1936年)則是現代主義靈感的產物。塞維爾是20世紀唯一一座為全年度使用而在山區建造的大規模工業採礦住區。 [2-3] 

塞維爾銅礦城遺產簡介

在高峯時期,塞維爾銅礦小鎮擁有15000名居民,但在20世紀70年代小鎮的大部分都被廢棄了。小鎮沿着從火車站升起的龐大的中心階梯而建,地勢非常陡峭,輪式車輛根本無法抵達。沿着大路分佈着種有觀賞樹木和植物的不規則方形區域,構成了小鎮的主要公共活動區或廣場。離中央階梯不遠,環山小路通往較小的廣場和連接小鎮其他區域的二級階梯。
沿街建築是原木搭建的,通常漆成鮮豔的綠色、紅色和藍色。這些房屋由美國設計,其中大多數是按照美國19世紀的風格建造的,但是其他建築,如工藝學校是現代主義靈感的產物。塞維爾銅礦城是20世紀唯一一座為全年度使用而在山區建造的大規模工業採礦定居點。 [1]  [3] 
智利——銅的王國
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至2005年智利銅儲量為2億噸,佔世界銅總儲量三分之一。2005年銅的產量為533萬噸。2006年銅的產量為538萬噸,居世界第一位。智利銅礦資源絕大多數集中分佈在智利中北部的斑岩型銅鉬金礦化帶中,該礦化帶走向為南北,延續達2000多千米,已發現大、中、小型礦牀400多個,其中有10個世界級大型、特大型礦牀。近10年來,平均每4~5年就能找到一個世界級的大型礦牀。2003年,智利國家銅公司宣佈,在北部卡拉馬市附近發現的三處新銅礦儲量已經探明,總計儲量相當於精銅約900萬噸。
智利是世界上出口銅最多的國家。最大出口市場是亞洲。世界許多著名的礦業公司均在智利投資了銅礦山及選冶廠,主要有美國菲爾普斯道奇公司、加拿大的BHP公司、猶他公司、英美公司、諾克來公司、北福特石油公司、日本三菱公司、中國五礦公司等。
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
特尼恩特銅礦是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分採礦場、選礦廠和冶煉廠三大主要部分,在礦山發展高峯期,曾有共有五千工人、三千職員,一千科技人員。由於適當的投資和良好的管理,特礦產量不斷增長,最高年產量數十萬噸。
“特尼恩特”這個詞,西班牙語是“中尉”的意思。這個名字裏面有一個在智利家喻户曉的美麗故事。傳説在西班牙殖民時期,一個西班牙陸軍中尉犯了軍法,夜間逃出聖地亞哥。第三天中午,他正要翻越安第斯山逃往阿根廷,忽然發現這裏的石頭不同尋常,在陽光下金光閃閃。於是他就撿了許多礦石標本返回聖地亞哥。他的上司如獲至寶,立即命令在那裏開礦鍊銅,並取名為“特尼恩特”銅礦以表彰這個銅礦的發現者。其實,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説,因為智利的印第安人早在西班牙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之前就已經開始開採銅礦了,但大規模的開採應在此時。 [3] 
目前,礦區污染嚴重,不住居民,工人們一般住在塞維爾城。塞維爾城內設有教堂、賭場、電影院、醫院和一般住宅區。因為地勢過於陡峭,一般的輪式工具無法到達,只能乘坐火車前往。城內也是隻見樓梯不見街道。在城內穿行需要不斷地爬台階上下山坡。目前當地開放了礦工生活體驗項目,遊客可以穿戴全套的礦工裝備,進入銅礦礦山內感受當年礦工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去礦區的汽車要順着盤山公路爬過一道道青山、越過一座座綠嶺。最後到達參觀的第一站——特礦地下采礦場的地上入口處。參觀者可以隨着上班的礦工一起,乘坐專用的電氣火車,在山洞地道里行駛約九公里,來到地下采礦場的第八坑道。這條長約十公里的坑道是全礦上下十四層坑道的最底層。從這裏到最上面一層坑道的總深度為六百米,到地面的高度約為一千米。這裏用礦塊自然崩落法採礦,即把寬八十米、長一百二十米、高一百八十米的礦塊用炸藥崩落。礦石通過一條條礦溜井從上往下放落到第八坑道的礦山火車上,然後被運送到數公里以外的兩個選礦廠加工。三千二百名礦工分三班連續生產,平均每天採礦石七萬多噸。坑道里有三個大型的電梯,礦工們乘坐它們到各層坑道上班。電梯一次可載三百五十人,運貨三十多噸。下了電梯,順着高大的坑道步行七八百米,來到一個高達三十米的龐然大物面前。這就是每小時可破碎五千噸礦石的粗破碎機。破碎後的礦石通過礦溜井放落到礦車上運走。
然後可參觀科倫選礦廠。長方形的高大廠房內有一股刺鼻難聞的硫磺味。這裏機器轟鳴,噪聲很大。選礦場全部是自動化。大塊的礦石經過破碎之後,就變成蠶豆大小的小塊礦石。小礦石通過傳送帶進入磨浮車間加水磨碎就變成了礦粉漿水。漿水裏再加上一種化學催化劑,銅就分離出來了。暗黃綠色的銅漿呈泡沫狀飄浮在一排排水槽上面。把這些銅漿泡沫烘乾即可得到含銅達百分之四十的銅粉。冶煉廠將這些銅粉放在爐中高温熔鍊,即可生產出含銅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精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