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內加爾河

鎖定
塞內加爾河(Senegal River)非洲西部河流。由巴科伊河巴芬河馬裏巴富拉貝匯流而成,向西流淌,構成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的邊境,最終在聖路易注入大西洋。在卡斯巴克爾兩地之間,河流進入塞內加爾,匯合了來自左岸的法萊梅(Faleme)河,法萊梅河也起源於幾內亞,是最後一條常年有水的支流。而這裏因為特殊的地形原因,河口段因沿岸漂流和貿易風影響,形成向南傾斜的寬達400米的大沙嘴,成為航運的障礙。河中魚產豐富。沿岸多阿拉伯樹膠。
中文名
塞內加爾河
外文名
Senegal River
所在洲
非洲
流域面積
440000 km²
長    度
1430 km
源    頭
發源於幾內亞富塔賈隆高原
平均流量
河口年平均流量760m3/s。立方米
水利建設
迪阿馬壩,馬南塔裏壩

塞內加爾河河流簡介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3張)
塞內加爾河是西非一條較大的河流,發源於幾內亞富塔賈隆高原,流經幾內亞、馬裏、塞內加爾以及毛里塔尼亞等國家,注入大西洋。塞內加爾河上游河段稱巴芬(Bafing)河,在馬裏的巴富拉貝接納右岸支流巴科依(Bakoy)河後始稱塞內加爾河。在卡斯巴克爾兩地之間,河流進入塞內加爾,匯合了來自左岸的法萊梅(Faleme)河,法萊梅河也起源於幾內亞,是最後一條常年有水的支流。由此向下,塞內加爾河是塞內加爾與毛里塔尼亞的界河,蜿蜒向西,在聖路易注人大西洋。從巴芬河源頭算起,河流全長1430km,形成一個大彎曲,圍繞塞內加爾的富塔和費爾洛的乾旱平原流域面積44萬k㎡,河口年平均流量760 m³/s。

塞內加爾河地形介紹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上游流經多雨的高原地區,在馬裏卡伊以上河段多急流和瀑布,其中較大的瀑布有圭納瀑布和費盧瀑布等。卡伊以下河段蜿蜒於地勢低平的草原地帶,兩岸支流稀少,沒有瀑布和急流,河牀比降平緩,河道曲流發育。在河口處,由於大西洋沿岸漂流和貿易風的影響,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3張)
形成一個狹窄的大沙洲,橫卧河口,並逐漸向南發展,成為航運的障礙。由於沙洲面積逐漸擴大,已很難從海上直接到達該沙洲上游約25km的聖路易城。

塞內加爾河自然特徵

自然地理和水文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
河的幾條河源中法萊梅(Faleme)河和巴芬(Bafing)河源自幾內亞富塔賈隆高原,而巴科伊河則源自馬利西部。巴芬和巴科伊在馬利的巴富拉貝(Bafoulabe)匯合形成塞內加爾河,離其河口1,050公里(650哩)。在塞內加爾巴克爾(Bakel)附近河又與法萊梅河匯合。從這裏向前其右(北)岸成為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的邊界線,因而河流屬於塞內加爾,但是毛里塔尼亞一般准予使用它。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3張)
在洪水季節水平面升高3.5米(12呎),流量約比旱季大300倍,河水充滿全河谷。
達加納(Dagana)下方里夏爾托勒(Richard-Toll)處,塞內加爾河進入三角洲。河在三角洲內的斜面極為輕微,1985年河口附近的迪亞曼水壩(Diama Dam)完工前,在低水位時期,鹹水有可能倒灌向上游的達加納。近海的加那利洋流和來自北方的信風使塞內加爾河口向南偏,其結果是形成一個長沙嘴,柏柏裏岬(Barbary Tongue)。聖路易位於河的港灣處,向河口約延伸16公里(10哩)。
氣候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雖然長度不大,但自上而下卻流經不同的氣候區,各地降雨量相差很大,從而影響各河段徑流的多寡及其季節變化的差異。上游雨量充沛,屬多水區,年降水量約1500~2000mm;下游乾旱少雨,屬少水區。河流水量主要來自上游河段,洪水期出現的時期自上而下逐漸推遲。卡伊的洪峯出現在6月中旬,下游塞內加爾的波多爾的洪峯則推遲至9月中旬,各地水量的季節變化都很大。河口百年一遇洪水流量達5000m³/s,最大流量達9340 m³/s,而枯水期流量不到10m³/s。
巴芬河法萊梅河的年降雨量約2,000毫米(80吋),降雨多半始自3月末至11月初;巴科伊河的雨水就要少多了。塞內加爾河谷本身的年降雨量有250∼760毫米(10∼30吋),降雨始自5月末至10月中。平均最高温度為4月份的達41℃(105℉),平均最低温度為1月份的17℃(62℉)。
動植物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5張)
塞內加爾典型的樹為金合歡屬刺槐,大量生長在沿岸,還有生長在乾旱一側的阿拉伯膠樹(Acacia Senegal)提供商用阿拉伯橡膠。還有生長在濕凹窪的一簇簇變黑了的草。在乾旱區則生長一種樹枝帶刺的樹以及草類等。
該河漁撈過度,但是尖吻鱸還是普遍有的。大量分佈的鳥類有琵鷺、鷺、白鷺織布鳥。沿河岸動物中的刺蝟巨蜥疣豬都很普遍。

塞內加爾河水利樞紐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
1972年,塞內加爾馬裏毛里塔尼亞三國聯合成立了開發塞內加爾河的組織一塞內加爾河流域治理開發委員會,負責流域治理開發規劃和工程實施。塞內加爾河流域規劃的方針,是以灌溉為主,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全流域的水土資源。
初步規劃方案是以2座水利樞紐為核心。一是塞內加爾境內的迪阿馬(Diama)壩,一是馬裏境內的馬南塔(Manantali)壩。工程的目的是調節塞內加爾河的流量,沖洗三角洲地區土壤的鹽分,改善塞內加爾河航運和發電。這兩項工程已經實施。準備實施的工程為在聖路易卡伊修建港口,並在這兩座城市之間修建9處中間停靠港。
迪阿馬壩,位於聖路易市以北200km的塞內加爾河上,壩高18m,壩頂長673m,設有13m*l75m的通航船閘。主要任務是在枯水期防止海潮上溯、存蓄淡水,過去,海水可上溯到河口以上200km,影響農業用水和沿岸居民用水。存蓄淡水可全年為塞內加爾境內約4萬hm2的土地提供灌溉用水。工程於1981年10月開工,1986年建成。
馬南塔裏壩位於卡伊市附近塞內加爾河支流巴芬河上,1982年6月開工建設,1988年建成。壩高66m,壩頂長1500m,中段為混凝土壩,長470m,兩側為堆石壩,頂長分別為670m和360m。電站裝機20萬kW,水庫長80km,面積450k㎡,庫容112.7億/m³,水庫用途為灌溉、發電、航運和防洪。

塞內加爾河人文經濟

塞內加爾河 塞內加爾河
達加納下面的塞內加爾河谷住有沃洛夫人(Wolof),從達加納的上游至馬塔姆(Matam)外主要住有圖庫洛爾人(Tukulor〔Tokolor〕),其次為索寧克人(Soninke〔Serahuli〕)。在全塞內加爾河區發現有小股的遊牧民富拉尼人和摩爾人
(1)農業和灌溉。塞內加爾河沿岸最好的農業區是在巴克爾和達加納之間的沖積谷,這一地區是河谷中人口最稠密的部分。每年洪水退走後就下種各種穀類,包括黍類、稻米和蔬菜,它們生長成熟得很快。黍類也生長在有雨水的土地上。兩個地區都為遊牧民的牲畜提供牧場。
裏夏爾托勒有一大塊地是通過橫跨陶烏埃(Taoue〔Taouey〕)的一個堤壩灌溉的,陶烏埃是一條支流,塞內加爾河的洪水在它上面滲入吉耶爾湖(Lake Guiers)。稻米以及近來甘蔗在使用機械和僱工後已在此生長,但是由於鹽土和奎利亞雀的蹂躪,稻米產量低於所期望的數字。
塞內加爾湖的水力發電潛力也已被挖掘,在賈馬和馬利的馬南他利(Manantali)上游設有水力發電站;這些工程均由馬利、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聯合承辦。
(2)交通運輸。馬利的卡伊(Kayes)的一條鐵路支線於1923年竣工。但是當地的交通全年卻都依靠淺底船來往聖路易和塞內加爾的波多爾(Podor)之間,8月初至10月中遠駛到卡伊。在羅索(Rosso)和卡伊之間有小渡船往返,在卡伊還有一種旱季砌堤道可過河。聖路易曾經是一個海港,在達卡-聖路易鐵路於1885年通車之後,就被南面260公里(163哩)的達卡所取代。

塞內加爾河研究探索

中世紀時代,有關塞內加爾河是「黃金之河」這種報告傳到歐洲航海家耳中,於是從16∼20世紀,這條河就成了在法國殖民勢力下的前進之路,法國船至少早在1558年就進入這裏的河口灣。1659年在河口灣的恩達(N'Dar)島建起一個碉堡,以法國路易九世國王(聖路易)的名義起名為塞內加爾的聖路易。這裏成了法國探測這條河的基地,也成了其貿易基地,所經營的貿易有奴隸、槍枝、黃金、獸皮、象牙、蜂蠟和鴕鳥毛。20世紀的活動焦點則放在開發塞內加爾的資源上。70年代以來,這一開發活動在開發塞內加爾河組織的贊助下由馬利、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