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上贈王太尉

鎖定
《塞上贈王太尉》是北宋僧人宇昭作客邊塞時贈給王太尉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在首聯中將王太尉比作為國消除邊患的霍去病,讚揚他功勳卓著,掃除了籠罩全國的戰爭陰雲;中間兩聯寫大捷之後戰場的和平景象;尾聯表達了詩人祈求和平的願望。全詩氣勢不凡,是禪僧詩中難得的佳品。
作品名稱
塞上贈王太尉
作    者
宇昭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全宋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塞上贈王太尉作品原文

塞上1贈王太尉2
嫖姚3立大勳4,萬里絕妖氛5
馬放降來地6,雕7閒戰後雲8
月侵孤壘9沒,燒10徹遠蕪11分。
不慣為邊客12,宵笳13懶欲聞。 [1] 

塞上贈王太尉註釋譯文

塞上贈王太尉詞語註釋

  1. 塞上:邊界之上,指軍事要地。
  2. 王太尉:名不詳。太尉:宋三公之一,為武臣階官之首。亦可泛指武將,用作尊稱。
  3. 嫖(piáo)姚:輕捷強健的樣子。
  4. 大勳:偉大的功勞。
  5. 妖氛:本意為妖氣,詩中指外敵入侵所製造出來的戰爭氣氛。
  6. 降來地:因敵國投降而收復回來的國土。
  7. 雕:猛禽名,似鷹而大,黑褐色。
  8. 戰後雲:戰爭結束後和平而晴朗的天空。
  9. 壘(lěi):戰壘,指軍營牆壁或防守工事。
  10. 燒:野火。
  11. 蕪:亂草。
  12. 邊客:指北方邊遠之地的旅客。
  13. 宵笳(jiā):夜間吹笳。笳:古管樂器名。漢時流行於西域一帶少數民族間,初卷蘆葉吹之,與樂器相和,後以竹為之。魏晉以後,以笳笛為慶典或儀仗之樂。 [2] 

塞上贈王太尉白話譯文

將軍剽悍勇猛,雄師一出,奇功立就,橫掃千軍,滌盪萬里,威名遠揚。
如今邊地,安寧祥和:戰馬三五成羣,蹈躞在敵軍投降之地;大雕悠閒自在,盤旋於戰後平靜的雲海。
月光如水,悄然灑落,孤壘沐浴在明淨澄澈的清輝之中;戰火燒過,雜草除盡,一片空曠,遠處平蕪歷歷
在目。
只是我這出家之人,不慣邊塞生活,夜晚笳聲悽切,不忍多聽。 [3] 

塞上贈王太尉創作背景

從這首詩末句“邊客”二字可知,詩人曾雲遊到北部邊塞在王太尉軍巾做客,恰逢王太尉打了勝仗,於是寫下這首詩讚揚王太尉的軍功。 [4] 

塞上贈王太尉作品鑑賞

塞上贈王太尉文學賞析

首句“嫖姚立大功”,詩人用的是西漢時代名將霍去病的典故。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領兵大敗匈奴。這裏用霍去病來比喻王太尉,着眼點正在於他們克敵致勝的共同點上,讀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功甚大、其志甚偉的豪情。“萬里絕妖氛”一句,寫出了敵人被肅清後天地清明之貌,具有爽朗剛健的氣質。
首聯概述了大捷之後,中間兩聯筆勢一轉,進而描寫戰後的戰場景觀。“馬放降來地,雕閒戰後雲”,充滿了一種平靜悠閒的意趣,這是和詩人觀照戰爭的視角有關的。宋遼之間的戰爭,遼國往往是進攻方,宋往往處在防禦的態勢。當有效抵禦了敵人的攻擊並打敗敵人之後,宋人感到的是一種成功之後的輕鬆之感,所以在詩人的筆下,馬羣是自由放牧於和平寧靜的戰場之上,空中的猛禽鵰鶚也輕鬆地盤旋在戰後的天空雲彩之間。“月侵孤壘沒,燒徹遠蕪分”,又使整詩染上了一絲冷寂的色彩。只見月色如水,整個戰場都沉浸在它的銀光之下,那孤零零的戰壘似乎也看不見了,戰爭的野火早已將雜草燒盡,極眼望去,遠處的平蕪也歷歷分明。
這種意緒,在尾聯進一步加深。詩人畢竟是一位僧人,他不是軍人,所以“不慣為邊客”,而那惹來滿地霜跡的寒笳的聲音,也是詩人所不慣聽聞的。從頸聯開始的詩歌情感上的轉換,與詩人的僧人身份有關:當最初的狂喜過去之後,詩人的情緒又歸於靜寂一路。他彷彿一位出世世的僧人,偶然將情感伸觸到世間,在經歷了欣喜之情後,又重新回到了那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這首詩歌頌王太尉粉碎侵略、保衞邊疆的豐功偉績。寫戰爭而不直接描寫故事,但又讓讀者體味到戰爭,可謂匠心獨運。詩的起筆豪壯,別具一格,景色描寫境界闊大,氣韻沉雄,在詩中巧妙地點出自己的身份又藏而不露,足見詩人的功力。 [1] 

塞上贈王太尉名家點評

清·馮舒《瀛奎律髓匯評》:三、四真唐人句,“九僧”,之高如此。 [3] 

塞上贈王太尉作者簡介

宇昭(生卒年不詳),北宋九詩僧之一,俗姓籍貫及生平事蹟均已失考。宋本《九僧詩》中存其詩十三首,全為五言律詩。 [2] 
參考資料
  • 1.    樂雲主編.唐宋詩鑑賞全典:崇文書局,2011.11:第677-678頁
  • 2.    廖養正編著;釋一誠審定.中國曆代名僧詩選 上卷: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05:第190-191頁
  • 3.    陶文鵬主編.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第65頁
  • 4.    馬世一編著;孫文心,馬天牧,馬天放等編寫.古詩行旅 宋遼金卷:語文出版社,2014.08: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