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塘蝨角

鎖定
塘蝨角(Premna sunyiensis C. Pei )為唇形科豆腐柴屬植物。生山地、山坡林緣。模式標本採自廣東乳源。
中文名
塘蝨角
拉丁學名
Premna sunyiensis C. Pe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唇形目
唇形科
豆腐柴屬
塘蝨角
分佈區域
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塘蝨角形態特徵

塘蝨角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管狀花目馬鞭草科的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2米;幼枝、葉柄及花序略被棕褐色或暗灰色茸毛。葉片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7.5釐米,寬1-4.5釐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兩面近無毛,背面有褐色腺點,側脈3-5對,在葉背面凸起;葉柄長0.6-2釐米,上面有縱溝。
圓錐花序長5-12釐米,寬2.5-4釐米;苞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2-6毫米,有茸毛;花萼長約1.5毫米,結果時稍增大,在花蕾時有毛,以後變無毛,外面有褐色腺點,有明顯縱脈,頂端5淺裂,裂片鈍三角形;花冠淡黃色,花冠管長約7毫米,頂端4裂微呈二唇形,上唇凹入,下唇3裂,裂片橢圓形,中間裂片長1.5-2毫米,兩側裂片較短,管內喉部有白色長柔毛;雄蕊4,2長2短;花葯腎形,棕色;子房無毛,頂端密生褐色腺點。核果倒卵球形,有褐色腺點,熟時暗紅色,直徑約4毫米。花果期5-10月。 [1] 

塘蝨角生長環境

塘蝨角生長於山地、山坡林緣。

塘蝨角分佈範圍

塘蝨角分佈於中國廣東。模式標本採自廣東乳源 [1] 

塘蝨角主要價值

塘蝨角的全株可作牲畜藥,能消腫止痛、消積殺蟲、祛寒痰和寒濕(《廣東中獸醫常用草藥》)。

塘蝨角近種區別

塘蝨角與長序豆腐柴 P.fordii Dunn近似,但後者全體密生長柔毛,花萼及花冠在花後均被茸毛等性狀可以區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