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塘尾村

(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下轄村)

鎖定
塘尾村位於東莞市石排內,古村以古圍牆為界,全村總面積為39565平方米,現存古民居約268座,21座祠堂,19座書室,10眼古井,4個圍門,28座炮樓。塘尾古村始建於宋代,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東莞現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代村落。塘尾古村是廣府文化在珠三角地區延續、傳承及結合地域特色發展的典型代表 [1] 
塘尾古村於2002年被省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公佈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其後又被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村,其民俗文化活動“康王寶誕”也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中文名
東莞塘尾古村
外文名
DONGGUAN TANGWEI
地理位置
廣東東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06:00-24: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60 畝
著名景點
李氏宗祠
梅菴公祠
景區榮譽
中國景觀村落

塘尾村塘尾概況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塘尾村世居村民為李姓。其先祖於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從甘肅隴西遷至廣東南雄沙水村珠璣巷柯子裏;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遷至寶安沙井,卜居獺步村(屬長安),後再遷南城白馬村;南宋開禧年間遷至此地。 [2] 
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發展,李氏逐漸興旺,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圍成李氏家族聚落。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隻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隻蟹眼,仿生喻意一隻巨蟹守護後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佈局合理,由圍牆、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尤為可貴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築比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築構件,明、清、民國至改革開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現今塘尾明清古村落居民多搬出外住,房屋空置或出租給外地民工居住,塘尾村民委員會協調村民進行古村落的保護與管理。2001年被廣東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末,户籍人口1100人,其中男性562人,女性538人;80歲以上33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約4000人。海外留學3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5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家。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2] 

塘尾村塘尾古村

圍牆及東門樓 圍牆及東門樓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圍牆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里巷佈局合理,安全防禦設施齊全。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所建,紅石做門、窗框和砌牆基,水磨青磚清水牆,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築構件,遺留歷代眾多的生活、生產用具。祠堂建築除宗祠以三進佈局外,各家祠則是二進四合院形式。民居佈局多以三間兩廊、三間一邊廊為主,因與巷道的相對關係而有所變化。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點。以下對塘尾明清古村落重點建築進行描述:
(1)塘尾古圍牆、圍門和炮樓: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圍牆繞古村落成封間一週,周長860.8米,高5米,寬0.35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每隔4米有一附牆。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角開有四個圍門,村民分別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以東門規模最大,寬4.24米,長5.38米,高9.30米,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之上鑲“秀把東南”匾額。圍牆附有28個譙樓(當地鄉民稱樓鬥、炮樓),以28個天文星宿命名,規棋有大有小,一般尺寸為長、寬各4.5米,高7米,圍牆、圍門和炮樓組成完整的防禦設施,保障塘尾古村落的安全,近百年來先後成功抵禦了1911年清軍的搶劫和1944年石碣吉洲土匪李朝的侵犯。現圍門完好,圍牆基本完整,炮樓尚存19個。
古井 古井
(2)古巷道: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網狀佈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條,東西走向的橫巷4條。巷道由紅石條石鋪就而成,寬2米左右,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至清末光緒年間,富紳李植忠改建部分紅石巷為花崗岩麻石巷,橫穿圍面,從東門出圍到牛過村,可達當時的南社火車站,由北門出圍直達當時的木排村石龍渡口,總長度近10公里,現僅存圍內300米。
(3)古井:塘尾明清古村落有古井10眼,分佈在各巷道旁公共使用或民居、家祠天井內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磚砌築,井沿則用整塊紅石挖空而成,一般直徑0.87米,高0.40米。至清末採用花崗岩石。
(4)李氏宗祠: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五開二間三進院落佈局,抬梁與穿鬥混合樑架結構,硬山頂。寬17.8米,長43.7米,佔地面積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間李質中舉後,在宗祠追遠堂掛“文魁”木匾,文革期間木匾被毀。民間二十一年(1932)宗祠闢為東莞第十六間小學,為石排第一間小學。
李惠宗書房楹聯 李惠宗書房楹聯
(5)景通公祠:始建於清中期,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硬山頂。寬9.5米,長17.1米,佔地面積162.45平方米。封檐板、樑架木雕和犁頭、橫樑石雕工藝精美。
(6)梅公祠:建於道光年間,為十二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寬8.8米,長14.3米,佔地面積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從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為東莞地區罕見。公祠還擺放了塘尾民間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稱康帥府。
(7)守善堂: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典型代表。家祠與民居是光緒年間建造的一體建築,有側門相通。家祠為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民居為三間一邊廊建築。家祠寬9.14米,長11.9米,民居寬5.8米、長11.23米。民居建築規模和裝飾工藝稍遜於家祠。家祠屏風、樑架裝飾精英。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8)寶卿家塾:民國年間李冀南擴建祖居而成,寬8.85米,長9.5米,早期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建築,學冀南與陳伯陶同中鄉試後,改家祠為書院。現存東莞清末探花陳伯陶1919年題書的“寶卿家塾”紅石門匾。
(9)七房廳與墩睦堂:為家祠與家祠結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廳為李松石家祠(鄉民習稱家祠為“廳”),墩睦堂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間有房門和天井相通,建築總寬度為9.6米,總長度為20.95米,其中七房廳長10.31米、中間天井長1.04米,墩睦堂長9.6米。七房廳建於同治、咸豐年間,墩睦堂建於光緒年間,皆為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墩睦堂封檐板、樑架木雕工藝精美 。

塘尾村主要景點

塘尾村梅菴公祠

塘尾李氏十二世祖梅菴公祠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為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檐下彩繪均歷歷在目,左為黃初平(即黃大仙)叱石成羊,右為劉伶醉酒,兩則典故的主角,一超然物外,一任性狂放,梅菴公一族李氏之處世態度,從此可窺豹一斑。
祠內東北祭有康王神像,故此祠又稱康帥府。康王乃宋朝龍捷指揮史康保裔,河南洛陽人,據《宋史》記載,其人“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謝,弋飛走矢無不中。嘗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與遼軍血戰死,被封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後被神化為“康王”,又稱“康帥”,廣東東莞石排鎮、高土步鎮有康王廟,廣州的康王路亦典出於此。
東莞石排鄉民敬重康王。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初七,石排一帶都有用“龍椅”抬康王出巡的祭祀活動。至於是否能從石排人所敬祭北方戰契丹的將軍,推測塘尾李氏之祖籍與身份,則是可交由民俗學家研究的課題了。

塘尾村景通公祠

景通公祠 景通公祠
建於清朝中期,為李氏十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佈局。祠堂大門緊鎖,無緣入內參觀。疑因年代之故,其大門檐下的彩繪木塑,保存不及隔壁的梅菴公祠,整體裝飾亦較簡單。

塘尾村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開間三進院落,佔地770多平方米,建於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維修是1999年。門外左右各遺旗杆夾,乃清光緒23年鄉試中舉第三名的舉人李衍廣所立。二進堂號“追遠”,前檐下還掛“文魁”、“經元”二匾,皆由後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間舉人李質立,已於文革被毀。裏間壁櫳滿置神主,兩邊對聯“舉目思言功祖德,存心為孝子慈孫”,其時從六世祖墳上擔回來的三隻乳豬靜靜躺在壇前,香火繚繞,供祖宗享用。

塘尾村歷史文化

塘尾村李氏家規

塘尾李氏家規有“勸業”“敦孝”“明禮”“興學”等,內容分別為:“勸業:士農工商皆為正業,宜居其一藝以專其事。切不可遊手好閒,使仰無以事父母,俯無以畜妻子,以致室人之交謫焉矣”;“敦孝:宗族以孝悌為先,子孫有能盡孝盡悌,果有行可稱,內外無間言,凡遇各祭,頒孝廉之胙,以示獎勵”;“明禮:吾家禮義之宗,子弟各應謹守禮度。”;“興學:“中或紳衿耆士,或貴或富,有能協力建書院以造就成才之士,建小學以養童蒙,仍置腴田,以為歲中脩脯燈油之費。擇族中賢達或邑里名流為書院小學師,則興起賢才,為功不小。不特書諸《家乘》,景仰無窮,即書院小學中,永祝長生,流芳百世矣”;“揚善:族中子孫有敦崇古道,德行冠於鄉閭;好學潛修,聲華著於邑裏者,通族當不時獎譽,公舉表揚,風勵後人”;“睦族:族中或田地不明,或相角鬥毆,投明尊長衣冠集祠公論是非。不得徇私偏比,非者陪禮,互相永釋。”;“懲惡:族中有恃尊強侵卑弱,如抗拒不遵族斷,通族協力,公為本人結報鳴官,勿惜情面”;“敬祖:正獻、分獻、通贊、引贊、嘏詞、讀祝、執爵、司盥、司尊、告利成先一日齊戒集祠習禮,不致臨 時失儀”。

塘尾村康王寶誕

村裏每年清明節、重陽節組織村中男丁到茶山鎮南社村、南城區白馬村、長安鎮參加祭祖活動。村內梅菴公祠供奉康王,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初七,全村男丁舉行“康王寶誕”巡遊活動,祈求康王保佑該村平安幸福。該活動形成於清朝中後期,為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程序包括:初一康王巡遊;巡遊之後從初一到初七一直接受村民供奉拜祭,期間,請戲班唱大戲或組織文藝晚會供村民娛樂;初七下午贊壽、出巡、答地頭、安座;初一、初七晚上舉辦千人宴、競投神燈等。 [2] 

塘尾村著名人物

李授(生卒年不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舉人。
李質(生卒年不詳),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舉人。
李鳳池(生卒年不詳),商人,熱衷公益事業,並資助同族舉人入京趕考。
李鎮(生卒年不詳),清咸豐元年(1851年)舉人。
李祖鏗(生卒年不詳),清光緒元年(1875年)舉人。
李衍廣(1897—?),清光緒二十三年,舉人。
李植宗(生卒年不詳),字振聲,清末生,商人,捐資鋪設麻石板路(西至燕窩渡口,南至去南社的渡口)便利塘尾及石崗民眾出行,支持興中會革命。
李惠宗(生卒年不詳),商人,行慈善之事不留名,曾被推舉為石龍最大的民間慈善組織“慈善堂”的善長。
李昌漢(1882—1914),烈士,參加興中會,參與籌建同盟會廣州分會。1914年冬,軍務部副部長鄧仲元秘謀反袁(世凱),任命李昌漢為廣州炸彈隊隊長,兼任東莞司令。未幾事發,李被捕遇害。
李若天(生卒年不詳),1937年被推舉為雲崗社學的執事,1949年後任塘尾第一任負責人。
李潤培(1940—),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半潛式平台設計基礎》《海洋平台強度分析》和40多篇學術論文,獲國家教委優秀科技成果獎等獎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李亮球(1941—),曾任廣州市工商銀行白雲路支行副行長。
李達培(1949—),曾任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
李達明(1949—),曾任中遠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力持(1961—),香港導演。 [2] 

塘尾村相關介紹

東莞市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羣、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卻金亭碑等3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石排鎮塘尾古村落舉行授牌儀式,至此,東莞的“國保”單位由原來的2處增加到5處。針對“國保”等文物古蹟出現受到遊客不同程度損壞的情況,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餘春桂科長認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石排
圍繞“國保”打造旅遊片區
石排鎮作為東莞的文物大鎮,除了“國保”塘尾村古建築羣外,還有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鎮正圍繞塘尾村等文物旅遊遺產設施的修繕和開發,規劃建成以居住、商貿、旅遊功能為主、凸現嶺南“中國鎮”特色的塘尾古城片區。據瞭解,該旅遊片區將以紅石山為依託,借東江優美的風景,將鎮內的各個文物古蹟連成一片,重點凸顯該鎮藴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嶺南民俗特色。
茶山
古村落旅遊品牌逐步形成
茶山鎮南社村古建築羣始建於宋代,佔地面積10.9萬平方米,其中明清時期的祠堂有30座、廟宇3座、古民居250間、古井30多口,是嶺南地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
南社村正在開發文物古蹟民俗遊、生態觀光休閒遊。據不完全統計,自3月份以來正式對市民開放以來,南社村接待的海內外遊客將近9萬人次,逐步形成了古村落旅遊品牌。
莞城
將建卻金亭碑主題公園
位於東莞老城區的卻金亭碑,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碑文記載番禺縣尹李愷與泰國商人文明貿易不收酬金的史實。
近年來,莞城大力改造舊城區。而在前幾年的一輪改造中,曾在卻金亭碑所在地段規劃設計了一條主幹道,按照規劃,卻金亭碑需要進行搬遷。在相關部門的建議以及文物專家的呼籲下,規劃部門決定對規劃道路進行改道設計,讓卻金亭碑避免了“遷家挪窩”之苦。
莞城區已明確提出規劃和建設卻金亭碑主題公園。而對“國保”進行全天候保護則預計年底可完工。
大嶺山
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作為“東江縱隊抗日根據地的根據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現存9處舊址,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文物羣體。9月,投資3000萬元興建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正式對遊人開放,展示了大量抗戰時期舊址的歷史原貌。開館一年多來,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達15萬人次。據紀念館館長趙長慶介紹,今後該紀念館將進一步加強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的保護,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文化局
需倡導遊客文明旅遊
據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餘春桂科長介紹,除公佈的3家外,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和可園分別於1982年和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東莞還有13家單位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預計要到才能出結果。
據瞭解,塘尾古村等“國保”都曾出現過木雕、瓦當等古董被盜的情況,一些遊客還特意在古蹟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對此,餘科長指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塘尾村交通信息

自行駕車:走高速直抵東莞,後往石龍方向,石龍過後是石排,在石排鎮上,即可看到往塘尾村的指示牌。
公共交通:
①坐車到石龍車站,乘坐出租車25元可到塘尾村。
②坐車到石排車站,乘坐出租車15元可到塘尾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