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塘口壩血戰

鎖定
1939年11月13日夜,日軍石谷聯隊、西川大隊步騎兵600餘人,由獲港、鐵礦山、三江口等地移。至孫村附近,新四軍第三支隊決定利用塘口壩西北山地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分兵力誘敵至塘口壩,用主力出擊。 [1] 
中文名
塘口壩血戰
發生時間
1939年11月14日
1939年11月13日夜,日軍石谷聯隊、西川大隊步騎兵600餘人,由獲港、鐵礦山、三江口等地移。至孫村附近,新四軍第三支隊決定利用塘口壩西北山地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分兵力誘敵至塘口壩,用主力出擊。14日凌晨5時許,第三支隊五團三營在梅衝與500多名日軍交火,迫使日軍不能渡河。日軍一次又一次集團式地向二營陣地發起衝鋒,都被擊退。11時,200多日軍準備從三江口渡河增援,被二營打退。下午2時,日軍增援的400多人向二營右翼包圍,受到新四軍五團三營和警衞排的阻擊。5時,譚震林調來六團三營一部向烏龜山南面出擊,對敵反包圍,支援五團二營,激戰至次日凌晨,日軍傷亡慘重,其中指揮官川島中佐被擊斃,日軍狼狽逃竄,退守獲港等據點。此次戰鬥,歷時22個小時,日軍先後投入兵力2200多人,死傷400多人,新四軍僅傷亡80多人。 [1] 
參考資料
  • 1.    本書編委會. 昔檔今讀 第1輯[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6.06.第249-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