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塗思宗

鎖定
塗思宗(1897~1981), 字負我,廣東蕉嶺縣三圳河西村人。國民黨中將,畢業於粵軍講武堂、北平陸軍大學特別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師長、第三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三軍副軍長、汀漳師管區司令兼漳龍警備司令、潮惠師管區司令、國民黨中央赴延安軍事考察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總部參謀長等職。1981年在香港病逝。 [1]  [3] 
中文名
塗思宗
別    名
字負我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省蕉嶺縣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81年

塗思宗個人簡介

塗思宗,粵軍講武堂、北平陸軍大學特別班畢業。歷任援閩粵軍第二軍隨營訓練班教官,第十二統領部第三營九連連長。1922年任粵軍第四獨立旅第二團一營少校營長、中校營長。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第二縱隊上校團長,第二獨立師二團團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七團少將團長、副師長,第一軍第二十二師中將師長。1928年任第三師師長,所部縮編為第二師五旅,任旅長。1931年任軍政部中將高級參謀,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參謀團高參兼第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三軍副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汀漳師管區司令兼漳龍警備司令,潮惠師管區司令,國民黨中央赴延安軍事考察團團長。1935年4月授陸軍少將。1939年4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總部參謀長,授陸軍中將。1942年任軍政部桂林辦事處中將主任。1945年春任陸軍總司令部中將高參。1947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2月任閩粵邊區“剿匪”總指揮,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秋到台灣,1950年移居香港。1981年4月在香港病逝。著有《夢影塵痕錄》、《夢影塵痕詩稿》等。 [1] 

塗思宗人物生平

1918年蕉嶺中學畢業後考入孫中山麾下許崇智12統領部隨營訓練班,畢業後任見習官、排長,參加過討伐桂系軍閥及東征陳炯明。在東征期間,塗思宗任張民達師獨立營中校營長,陳炯明許以少將官階誘降,被斷然拒絕。在興寧合水坪,他部被陳炯明叛軍包圍,塗指揮全營激戰突圍,終於擊敗叛軍,升為上校團長。據2007年5月24日《梅州日報》11版《五華農民運動的領導人古大存》一文所載:1926年春荒,五華縣地主豪紳奸商們申請國民黨廣東當局派塗思宗團前來五華河口護航。古大存率1000多農軍趕來,寫信與塗商談,商定對河中180多艘糧船,屬外縣的放行。五華所有糧船禁止出境,船上糧食一半由農會平糶給農民,一半由縣政府以平價賣給農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五華嚴重的春荒。
不久,塗思宗以軍功升為少將團長,率領全團到蕉嶺整休,適三圳洋蛟湖鍾姓與三圳視下劉姓因爭山場矛盾激化,雙方準備大規模械鬥。他獲悉後,邀請雙方父老,耐心作調解,並自掏腰包300光洋彌補鍾姓損失,一場即將爆發的流血械鬥終於平息。東征時塗思宗兼大埔縣長,葉劍英兼梅縣縣長,周恩來任潮梅行政專員。塗與葉同年,周小一歲,因公事接觸多,三人私交甚篤。
1927年5月,塗思宗任北伐軍22師中將師長,後調任9軍3師師長。他曾率師首先攻入濟南,全殲北洋軍閥孫傳芳部。1928年他帶職考入陸軍大學,於1931年畢業。
1937年5月,塗思宗率領國民黨“中央考察團”赴延安,他任團長,副團長肖致平,秘書長張秉球,團員有李靜謨、楊蔚等17人。周恩來、葉劍英陪同塗一行於5月26日分乘4輛大汽車,於29日黃昏到達延安南門。中共中央派林伯渠、賀龍、林彪、陳賡、周士第等人迎接。當天晚上毛澤東、朱德設宴為塗思宗一行洗塵。次日塗思宗以考察團團長身份拜會毛澤東。第三天延安黨政軍各界舉行盛大歡迎會,邊區主席林伯渠致詞,塗代表國民黨中央致答詞。第四天,中共中央派葉劍英、陳賡陪同考察。塗思宗一行把考察所得報國民黨中央,對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到一定的作用。
抗戰8年中,塗思宗曾任師管區司令,第9集團軍參謀長、軍政部桂林辦事處主任,堅持抗日,為抗日戰場輸送大批兵員,做了大量的後方補給工作。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集團發動內戰。1947年8月至1948年5月,塗思宗被任命為國民黨閩粵贛邊區“剿匪”總指揮,其“掃蕩”計劃遭游擊隊重創而失敗。後調任為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曾去台灣,於次年移居香港,皈依佛教。廣東省負責人曾多次邀請他回大陸觀光,因久病纏身終未成行。1981年4月28日病逝於香港,終年85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