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塔黄
- 别 名
- 高山大黄、曲玛孜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蓼目
- 科
- 蓼科
- 属
- 大黄属
- 种
- 高山大黄
- 分布区域
- 产于西藏米林、朗县
- 采收时间
- 9-10月
- 用 量
-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
入药部位
播报编辑
根茎。
性味
播报编辑
味苦,性寒。
归经
播报编辑
归胃、肝经。
功效
播报编辑
泻热,导滞,散瘀,消肿。
主治
播报编辑
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滞,痢疾,湿热发黄,目赤头痛,闭经,症瘕,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
播报编辑
使用注意
播报编辑
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
播报编辑
9-10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杂质,切片,阴干备用或鲜用。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多年生草本,高1讲罪促拳叠-2m。茎直立,粗壮,不分枝,具多数基生叶及大您樱泪型苞片。基生叶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可达30cm,先端圆钝,基部定樱浅心形,革质,上面无毛,下面具小突起;叶柄粗壮,长8-垫乌拳禁15cm;托叶鞘膜质,红褐色;苞片卵圆形或圆形,膜质,淡黄色,具网状脉,直径10-20cm,反折,遮盖花序,花时脱落。花序圆锥状,分枝密集,无企拒毛;花两性,花被片祝市店6,成2轮,宿存,椭圆形,淡绿色,长2-3mm;花丝细长,外露;花梗中下部具关节;雄蕊9;花盘不发达,子房卵形,具3棱,花柱3,较短,柱头全汗盼膨大成头状。瘦果连翅成宽卵形,长6-7mm。
生长环境
播报编辑
生于海拔3900-4000m的山坡草地。产于西藏米林、朗县。
性状鉴别
播报编辑
药理作用
播报编辑
1、致泻作用。
相关论述
播报编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