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爾圖學派

鎖定
塔爾圖學派,20世紀60年代初,產生於蘇聯愛沙尼亞共和國塔爾圖大學的一個文學批評流派。 [1] 
中文名
塔爾圖學派
成立年代
20世紀60年代初
解釋
全稱為“塔爾圖–莫斯科符號學學派”。他們是一批對“結構詩學”十分傾心的文藝學家,被西方學界稱為“蘇聯結構主義”或“蘇聯符號學”的學術集羣。
主要成員有Yu.M.洛特曼、鮑·烏斯賓斯基、鮑·加斯帕羅夫、米·加斯帕羅夫、尤·列文、亞·彼亞濟戈爾斯基、符·託波羅夫等人。
這一學派的“結構詩學”之核心概念是“派生模擬系統”。模型作為一種符號,它與現實的結構與作家主體意識的結構等“非文本的”層次保持着一定的關係;“派生系統”則是相對於“原生系統”而言,原生系統即交際系統。文學作品的語境與原生的語言模型的品格不同,是原生的語言模型的派生物,因而應當把文學作品以及其他種類的藝術作品當作一種獨特思維的結構模型來加以接受。文藝學也可採用模型化的手段。
塔爾圖學派經歷了由文學符號學、藝術符號學、文化符號學的幾個不同階段。它在當代蘇聯文藝學中恢復和發展着“結構–功能”這一“內在研究”取向,屬於重語言藝術形態的“解析流脈”,建樹獨特,成效卓著,個性鮮明,在國際學術界頗有影響,可與日內瓦學派、康斯坦茨學派、耶魯學派齊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