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潭寺

鎖定
塔潭寺地處界河村與肖黃灣之間的塔爾潭,康熙年間已有塔爾潭寺廟,文革時期寺廟被毀。1999年重新建寺,寺內現有僧人3名,寺旁有姜太公釣魚台神話傳説遺址,每逢三月三、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寺內香火旺盛。 [1] 
中文名
塔潭寺
外文名
TatanTemple
地理位置
湖北省孝昌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開放時間
9:00-19:00
佔地面積
300平方米左右

塔潭寺建築特色

塔潭寺共300平米左右,包括主廳、西側廳和東廂房。主廳為大雄寶殿,有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祖師爺等,西側廳有四大天王、福祿壽三位大仙等,東廂房供寺內僧人起居生活使用。

塔潭寺歷史文獻

孝感縣誌十六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圖書館藏) [2] 
清胡國佐纂修。國佐字仲梁,遼東人,廕生,康熙十一年任孝感知縣。考《孝感縣誌》,修於明者,有嘉靖、萬曆二志,久佚不傳;本志錄存有嘉靖乙卯陳士元,及萬曆癸卯知府張惟方二志序。今存者,有清順治乙亥知縣張擢士重修縣誌二十二卷,分十八類,九十八目,孝感志書體裁始備,惜其書傳本已缺。此志則仍《張志》體例為之,約為十六類,子目亦有刪合,體例尤為核備。孝感建置,據本志沿革載:“漢初為江夏郡安陸、二縣地,後漢為安陸、、南新市三縣地。劉宋孝建元年,以安陸升郡,因漢末孝子董永遺蹟所在,又析安陸縣地置孝感縣,屬江夏郡。宋曾改曰孝昌,尋復舊名,元以來其名未更。”按此志山川載;縣境河流以澴河為主,水利交通之所繫焉,且又為邑之名勝。澴源出自信陽,經天磨池而達孝境;池中有石高數丈如磨,巍然奇觀焉。再經九里關、黃茅嶺,南流遶三里城,匯新店、清風澗諸水,注為雙河口,流入詹家河、二郎河,通入方家河、塔兒潭分散於諸港。塔兒潭上有山背臨潭滸,有塔七級,宋時所建,為邑之古蹟。澴流孝感經六十餘里,沿河多名勝,故孝感又稱曰環。人物誌列《孝子傳》,首載董永,永為漢青州千乘縣人,漢靈帝時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此,家貧,永傭耕以養父,父歿不能為葬,自鬻為奴,以資營葬。為織女所感而嫁永,一日織布三百縑,彌月得縑,如約償歸。其説雖為無據之談,但於東漢、六朝之際,以表彰孝道,凡在有孝子事蹟之地,皆建縣以為名,如浙江之義烏、慈溪,亦皆以孝子事蹟以名其縣,與孝感之名縣同其時也。後來之志乘遂為附會無據之説,以昭揚其事;此非志乘核實之道,而實為志乘之一大病耳。藝文志,錄李湘撰《孝感宋時兩朝所得古鼎考》雲:“萬曆二年九月,孝感以議拓城地,即湖為隍,而得古鼎,蟠腹奓口,三足兩耳,周圓端巖,體被五色,上有款識,皆古頡籀文,大小凡六十字。據款識,始知為商末周初南宮仲父方鼎也。”又云:“《一統志》雲,宋徽宗時,孝感縣東湖村農人掘地得周九鼎貢於朝。以餘讀《宋史》,宣和元年己亥三月庚戌,安州進所得商六鼎,計方鼎三,圓鼎二,甗一。薛尚功纂歷代鐘鼎彝欵識雲,六器皆得於安陸之孝感縣。”按李湘得古鼎考,考述雖未明詳,但此文猶可資考索銅器出土處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