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吉克族服飾

鎖定
塔吉克族服飾是指具有中國塔吉克族鮮明民族特點的服飾。中國塔吉克族從禦寒的生存目的出發,形成合體、封閉式、窄衣型的早期服飾。其服飾與遊牧生活相適應,衣料以毛皮、皮革、毛氈、自織土布和絲綢為主。
塔吉克族服飾歷經了先秦、漢唐、宋元、明清、20世紀五個時期。服飾的發展與絲綢之路商業貿易的盛衰、東西方文化薈萃的融合程度密不可分,同時也與古老的中亞、西亞文明有着較深的淵源,是西域服飾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1] 
中文名
塔吉克族服飾
起源國家
中國
起源時間
舊石器時代晚期
起源民族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服飾起源發展

塔吉克族服飾
塔吉克族服飾(3張)
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塔吉克族聚居的塔什庫爾乾地區已經有了人類活動。考古發現,塔什庫爾幹縣下坂迪村下坂地墓地的出土文物,有皮革製品、毛氈片及紡織品。這些都與西伯利亞及中亞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安德羅諾沃文化(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存在一定的淵源關係。
鐵器時代,商業流通的增多、商品的豐裕、買賣的便捷客觀上形成了以裝飾為風尚的服飾習俗。在香寶寶墓中發掘出中國塔吉克族祖先——塞人的服飾,銅器的有手鐲、耳環、指環、羊角形飾,鐵器的有手鐲、指環等,還有用薄金片做成的梨形飾物。有的器飾以凸弦紋和指甲紋為主要裝飾,呈現特有的時代風格。
先秦時期,中國塔吉克族先民已有成熟的農牧生活,他們主要以各種獸皮、各色毛布作為服裝材料,製作的服裝、鞋帽款式獨特,特別是褲子與長筒靴的組合,具有明顯的中亞地域特色。遊牧文明是良駒與羊毛帶來的,羊毛織物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國塔吉克族主要服裝材料。不同於華夏民族的寬衣形態,中國塔吉克族先民的服飾屬於窄衣文化,服裝有基本裁剪,出現裁片和縫綴工藝,追求較合體的結構。囿於技術限制,服飾多素面,較少紋飾。
漢唐時期,塔什庫爾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絲綢之路的繁榮使得多種文化在這裏相互碰撞和融合。這一時期的塔吉克族服飾既保留了本地區的部分特色(源自古代兩河流域的繁密裝飾),又增添了西北民族的胡裝(緊袖短衣的胡風樣式),同時吸納了中原地區的服飾特點(錦繡絲綢),還出現了印度的傳統用料(粗棉土布),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格。織繡圖紋由簡潔單一發展為繁縟複雜。紋樣自然奔放的風格少了,精緻細膩的痕跡重了 [1] 
元代灰地嵌銀線狩獵紋緙絲 元代灰地嵌銀線狩獵紋緙絲
宋元時期,中國塔吉克族服飾受到異族先後統治的影響,出現多樣風格共存的現象,以回鶻與蒙古服飾的影響最為突出。9世紀中期,回鶻向西移動,出現在塔里木盆地的邊緣。西域地區接觸到回鶻人的服飾,常見的有圓領束腰長袍、色彩鮮豔的大紅錦緞以及懸掛生活用具的寬革帶,被當地人所接受。13世紀蒙古人征服到此,塔吉克族服飾在蒙古民族服制的基礎上發展出一些新的樣式,這在1977年新疆鄯善縣魯克沁出土的元代“灰地嵌銀線狩獵紋緙絲”上有所體現。緙絲上刺繡人物的服飾是元代典型服裝樣式“辮線襖子”。
到了元代,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古國大多已不存在,絲路驛站成為遺蹟。塔吉克人全都恢復到原來的遊牧生活中,服飾崇尚簡單、樸素,適用於馬上生活習慣。
現代中國塔吉克服飾形成於明清時期。16—19世紀,亞歐大陸包含中國西部在內出現的極寒天氣,致使高海拔的帕米爾地區陷入生態脆弱的惡劣環境,塔吉克人成了這裏唯一的居民,酷寒之下,社會經濟發展相當緩慢。由於牧民貧困,缺乏鐵器,用野羊角犁地,缺少牲畜,沒有羊毛織布,生產水平長期停滯在比較粗放的低下狀態。清初,色勒庫爾回莊與喀什、葉爾羌等地有些貿易交換,但生活艱苦的塔吉克人買不起布料,所以只能穿皮毛制的袷袢。羊皮、鹿皮、狼皮都取材於塔吉克人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縫製結實,穿時毛朝裏、皮朝外,既能禦寒還耐磨,非常適合高山放牧時穿用。極少富裕的家庭才有質地上乘的刺繡花紋袷袢,一般在盛大節慶活動中接待客人、走親訪友時穿着。與外界沒有來往的塔吉克人,服飾也就此固定下來,成為一門民俗。
進入20世紀以後,塔吉克人的服飾出現了四季差別。塔吉克婦女憑藉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縫製出各式各樣的棉衣、皮衣和夾衣。最具特色的是婦女的棉帽和男人的皮帽,帽子幾乎不離身。在衣服容易折破的地方,如帽檐、衣領、袖口、衣襟、下襬位置鑲以色布或細毛皮,周邊進行繡花和貼花,製作技藝也比以往更加精湛。
新中國建國前後,塔吉克人的生活與着裝變化不大,服飾也反映出一個家庭的經濟水平。富裕家庭穿綢緞較多,頭巾也用絲綢製作;大多數家庭依然使用古老的氈褐,婦女的裙子和背心也只用土布製作,有些牧民結婚時需要穿綢緞服裝,也是向富户借來使用而已。
20世紀50年代塔吉克族男子(左二) 20世紀50年代塔吉克族男子(左二)
20世紀50年代,喀什到塔縣終於有了公路,塔吉克人開始與外面有了交流。但囿於生產力發展較低,物資貧乏,服飾仍以傳統為主。農村公社化期間,塔吉克婦女早出晚歸參加集體勞動,沒有時間做刺繡和衣服,更沒有條件製作民族裝,塔吉克的習俗與節日也全部停滯,所以這段時間民族服飾在人們的生活中一度消失。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以後,塔吉克民族服飾因時而變,土布逐漸被淘汰,換之以各色花布、綢緞、尼絨 [1] 

塔吉克族服飾製作工藝

塔吉克族服飾種類

塔吉克服飾有四季差別:冬季的服裝是毛皮製的,春秋季用自織土布、皮革製作夾衣,夏季用外來的絲綢較多 [1] 
庫勒塔帽 庫勒塔帽
圖馬克帽:為黑絨圓高筒帽,帽上繡有幾道間隔勻稱的細花邊,帽裏用優質黑羊羔皮縫製,帽的下沿捲起,露出一側皮毛。圖馬克帽的黑絨面上帶有紅色、藍色的絲絨邊或綢子邊,青年人與老年人帽子上的邊有所區別。青少年的圖馬克帽面子為白綢製作。圖馬克帽適合高原山區的氣候,天暖時可以折起下邊戴,天氣寒冷時可以放下卷邊一直往下截,護住脖子。
庫勒塔帽:為繡花圓頂帶耳闈的花帽,很厚實,適合高寒山區使用。庫勒塔帽額部用白布做底,其上是婦女們各自喜愛的刺繡圖案,年輕婦女的帽子連周圍也是在白布底上綴以刺繡,上部(即頂部)也是刺繡。庫勒塔帽後部梢長,可以呵護頸部。
喬洛克:即高腰靴子。這種皮靴的靴筒是用野山羊皮做成的,靴子尖翹起一個尖,像一隻舢板的頭;靴底採用犛牛皮,輕便耐用;靴筒一般為鮮紅色,穿着時塔吉克族人還會配上紅白相間的粗毛線襪子。
斯力斯拉:指的是婦女盛裝時在庫勒塔帽檐上加綴的一排小銀鏈,是塔吉克族婦女十分喜愛的飾物。
阿勒卡:是一種圓形的銀飾,塔吉克族已婚婦女裝飾物,佩戴於胸前。
擺勒旦木齊:即後圍裙,一方面可以保護裙子,另一方面又十分美觀 [2] 

塔吉克族服飾技藝

塔吉克族服飾的製作工藝中多使用編織工藝和刺繡工藝。塔吉克族女子織出的鞍墊、馬衣、毛襪、手套、腰帶等物大多飾有圖案,其中她們最為擅長的是織彩色花紋的毛絨襪。鞍墊則織有美麗的花紋,腰帶和鞭帶都用五色線織成,並附有花穗。塔吉克族女子還擅長編制絲穗,形式與漢族的相似,青年女子在結婚或節日時加於辮梢。
塔吉克族服飾常用的刺繡技法有平繡(平針繡)、辮針繡、結繡、盤金銀繡、十字繡、串珠片繡、綜合繡、補花繡(貼布繡)、拼花繡等。刺繡工藝使用的部位有塔吉克族女子服飾中庫勒塔帽的頂部和四周、耳圍、前沿的帽邊、長繡花巾、連衣裙(胸口、袖邊、裙下垂邊緣)、三角形花腰帶、後圍裙、荷包;塔吉克族男子服飾中圖馬克帽上的花邊、帽子的面與邊的連接處用各色絲線加工的刺繡、用白布縫製的謝伊達小圓帽、套頭襯衣(領口、袖口、胸前)、坎肩、彩色花腰帶、男式皮長大衣背面、長褲(側縫、褲腳邊)、坎肩(胸圍對補襟、肩邊)、袷袢(邊沿、底擺、袖口鑲邊刺繡,後部,領口,袖口);還有塔吉克族兒童的襯衣(領口、袖口和胸前也都繡有十字花紋)。塔吉克族的生活用品中也大量使用刺繡工藝來進行裝飾美化,如枕頭、炕幃、牆幃、被面、花氈、鞍墊、花毛繩、和盛裝食品和衣物的布袋等 [3] 

塔吉克族服飾文化特徵

塔吉克族婚禮服飾 塔吉克族婚禮服飾
塔吉克族女子服飾在婚前婚後沒有明顯的區別,婚前稍簡單,婚後則較為複雜。平時穿連衣裙,裙內還要穿長褲,夏季在裙外加一背心,冬季外罩棉質袷袢(對襟長大衣,無扣,腰間繫腰帶)。老年婦女一般穿藍、綠花色的連衣裙,年輕女子穿大紅、桔黃或鵝黃色的連衣裙。塔吉克族女子喜歡戴耳環,披長頭巾,穿色彩明麗的連衣裙。未婚女子和已婚女子在髮飾和佩戴的服裝飾品方面有明顯區別:未婚女子不留鬢髮,梳四條髮辮,但髮辮上不佩戴白色紐扣、銀元等飾物,常用小銅鏈將辮梢連接在一起,外出時常系三角形繡花腰帶,臀後帶繡花後圍裙。青年婦女在結婚或節日時會編制絲穗加於辮梢。已婚女子則需要佩戴胸飾(即圓形大銀飾)、項鍊、耳環和髮飾。老年婦女留一條長辮,不佩戴飾物。中年婦女留鬢髮,長至與耳下垂相齊,也梳一條髮辮。新婚婦女梳四條髮辮,辮子上各佩戴一排大的白色紐扣或銀元等做裝飾,這是塔吉克族姑娘已婚的標誌。
塔吉克族男子的服飾相對更為簡單,夏季塔吉克族男子戴用白布縫製刺繡的“謝伊達”小圓帽,穿套頭繡花襯衣(在領口、袖口、胸前都繡有十字花圖案),外套黑色或深色袷袢或繡花坎肩,冬季戴黑絨高圓帽,穿皮大衣,無面光板(皮大衣多為家庭手工產品,不帶布面)。盛裝時,塔吉克族男子腰間還要系一條心愛的姑娘或心靈手巧的妻子親手為他們繡制的彩色花腰帶 [3] 

塔吉克族服飾歷史價值

塔吉克族服飾習俗與他們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關,也就是服飾與人的生活相宜。塔吉克族的各種服飾,都是適應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而形成的。
從宗教習俗角度看,塔吉克族服飾背後有強大的多元文化傳統在支撐着,它是非常典型的特色文化。從人類學和美學觀念角度看,塔吉克族服飾保留了傳統獨特的高原民族特色,以其獨特的形式構成和色彩著稱,服裝的審美情趣和式樣搭配與其他民族相比也完全不同 [4] 

塔吉克族服飾文物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塔吉克族服飾項目保護單位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7] 

塔吉克族服飾非遺傳承

2011年5月23日,塔吉克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塔吉克服飾傳承人之傳承譜系(部分)
姓名
民族
出生年
傳集方式
擅長技藝
蘇里坦·刀來提巴克
塔吉克族
1928年
家傳
擅長毛線和絲線繡,被譽為“刺繡皇后,頭飾製作也有自己的技藝風格
古麗尼沙·依斯拉木汗
塔吉克族
1973年
家傳
獨自完成步驟繁瑣的全套新娘服飾,自治區“塔吉克民族服飾”傳承人
米爾蜜莎
塔吉克族
2002年
家傳
掌握塔繡的所有花式,尤擅長塔繡“毛針繡”等特殊針法
加瑪麗·米爾扎買買提
塔吉克族
1984年
師傳
開發塔繡旅遊精品,挖掘古老技藝精髓
那迪爾·亞森
塔吉克族
不詳
師傳
參與機繡改革,為塔繡注入現代工藝
比比努爾·伊拉拉洪
塔吉克族
1962年
家傳
以工整精細見長,用針講究剛勁繁密
(以上參考資料 [6] 
參考資料
  • 1.    李楠. 中國塔吉克族服飾的歷史分期研究[J]. 服飾導刊, 2017, 第6卷(4):4-9.
  • 2.    李德洙,畢樳主編 .中國民族百科全書 14 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卷: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5年:第439-440頁
  • 3.    趙芸. 塔吉克族服飾構成及其工藝研究[J]. 藝術教育, 2011, (4):150.
  • 4.    李楠. 塔吉克族服飾文化傳承研究[J]. 服飾導刊, 2016, 第5卷(3):42-47.
  • 5.    塔吉克族服飾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19-12-10]
  • 6.    [1]李楠.塔吉克服飾手工藝文化產業持續盛行的原因及態勢思考[J].服裝學報.2019,(2):168-171,183.
  • 7.    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公告  .文化和旅遊部.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