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山報恩寺

鎖定
東山報恩寺位於莆田市東巖山山腰,始建於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該寺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是東山塔,它歷經900多年的滄桑鉅變,仍保存完整,是座抗大震的古建築物。
中文名
東山報恩寺
地理位置
莆田東巖山 [1] 
佔地面積
96665 m²
著名景點
石塔報恩寺塔
始建時間
宋淳化元年(990) [2] 

東山報恩寺寺院簡介

東山報恩寺 東山報恩寺
東山報恩寺,又稱東山報恩東巖教寺,位於莆田東巖山上。該寺創建於宋淳化元年(990),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僧舍、爬山廊等,而以石塔報恩寺塔最為有名。石塔屹立在寺中軸線上,建於宋紹聖年間(1094—1097),比1165年建的釋迦文佛塔早68年。
報恩寺塔經歷了千年滄桑和1604年的八級大地震,現仍保存完整,是座抗震建築物。福建省莆田地震台就設置在報恩寺塔附近。 [1] 

東山報恩寺佈局形式

報恩寺塔為仿樓閣式,八角三層空心石構,高約20米。塔基須彌座高1.2米,下有鐵戈外拓,上部束腰40釐米,每面束腰處浮雕獅子共五隻,南面除石階外,只有2只,共37只。雕工精細,形態各異。三層的正東西南北四面都有開門,為拱頂門框,另四面為塔牆,每門外兩邊外牆各浮雕金剛力士一尊,共八尊,形象各異。塔門金剛力士造像和基座獅子浮雕頗具隋唐風格。
東山報恩寺
東山報恩寺 東山報恩寺
報恩寺塔牆薄而塔身空,門洞大而整塔重量輕,使塔穩定地豎立在塔基上,重心低下。塔牆內外都托出三層懸臂,以牢固地承載塔檐和上層塔牆。二、三層中放空,只有環廊,底層能望到塔頂。
東門內壁至北門頂砌有石梯可登二層北門內,梯邊設置鐵欄杆扶手,設一鐵門以防小孩登高,石梯是從塔牆減薄砌成的,二、三層塔身外圍都有走廊。寺中僧人告訴記者,要到三層需另架竹梯登上,要到塔頂塔剎處,南面塔檐留放一空洞,用竹梯可登塔頂。塔剎是石質的,刻有九環九腰,上有頂蓋,從蓋周朝八角檐脊用八條鐵鏈拉住固定。各檐脊翹舉內用石佛像壓住,可惜現有不少佛像丟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