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報德祠

(深圳市第一批公佈的深圳歷史建築)

鎖定
南頭報德祠,是深圳市第一批公佈的深圳歷史建築之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中山東街94號。 [1]  始建於明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該建築為三開間兩進佈局,包括前殿、後殿、左右廊廡等,面闊9.45米、進深18.9米。
據清嘉慶《新安縣誌》載,“報德祠在縣治前聚秀街中,祀天后,凡知縣有功於民者,其祿位牌悉祀於此 乾隆四十二年重修”該祠為當年縣衙署的一部分,系縣署官員和城中民眾重要活動場所。 [3] 
據新安縣誌記載,是當地村民為紀念清康熙年間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而建的祠堂。初稱“巡撫祠”,後改稱“報德祠”。
中文名
報德祠
地理位置
深圳市南頭區南頭古城中山東街94號
所處時代
明代

報德祠為何感恩

新安人為何紀念清康熙年間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
皆因他們為民請命,奏請清政府展界復鄉,最終促使清政府於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撤銷了順治十八年(1661年)頒佈的“遷界令”,准許原居民回遷恢復原籍;並於同年八月使康熙五年(1666年)被撤縣的新安縣得以復縣。 [2] 

報德祠歷史由來

報德祠遷界令與撤縣

報德祠裏説報德 報德祠裏説報德 [2]
話説清朝初年,反清復明志士退守東南沿海繼續抵抗,其中力量最強大的是據守台灣的鄭成功將軍,他擁有強大的水師,很多士兵來自福建和廣東沿海,親戚間往來十分頻繁。他們除交換生活必需品外,還到東南沿海岸邊種莊稼。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底,為切斷東南沿海居民與鄭成功部的聯繫,發佈了《嚴禁通海敕諭》“遷界令”:“鄭成功盤踞海隅有年,以波濤為巢穴,無田土力可以資生。一切需用糧米、鐵、木、物料皆系陸地所產,若無奸民交通商販,潛為資助,則逆賊坐困可待。”
隨後,朝廷派員到東南沿海各村張貼告示,並出動大批官兵強行驅趕,遷界手段十分殘忍。官到之處屋拆船燒,邊民被強走他鄉,違者以軍法論處。“三日內盡夷其地,空其人”,無數村落頓成荒野。堂堂新安縣衙門沒百姓可管,知縣張璞無奈奏請撤縣。康熙五年(1666)批准撤消新安縣,剩餘些少地區併入東莞縣。因遷界而被迫撤縣的,除新安外,史上絕無僅有。
被迫離鄉的百姓指望能很快回遷,但官府動用軍隊,挖界溝,築界牆,設煙墩,嚴禁任何人進入界內,越界者死。回遷無期,隨身攜帶的銀兩也用盡,生活無着,出現了暴屍路邊慘不忍睹的場面。

報德祠展界復鄉

展界復鄉 展界復鄉 [2]
當時廣東巡撫王來任,非常同情新安子民的悲慘遭遇,於康熙六年冒死上疏請求復界。他在《展界復鄉疏》中寫道:“沿海邊民,慘被荼毒,或被戮而屍骸遍野,或被擄而骨肉分離,或被橫徵而典妻兒,顛連萬狀……臣請將原遷之界,急弛其禁,招徠遷民復業耕種與煎曬鹽斤,將港內河撤去其椿,聽民採捕……”。
然而,王來任很快被罷官,鬱郁病死在廣州,廣東廣西總督盧興祖也受牽連革職。
隨後,山東巡撫周有德升任兩廣總督,內國史院學士劉秉權任廣東巡撫,這兩位官員也對遷海之策提出質疑,繼續上疏朝廷,痛陳“遷界”之害。
康熙八年正月,清廷終於取消“遷界令”,准許居民回遷恢復原籍。同年七月,康熙皇帝下詔恢復新安縣。至此,長達8年的北遷浩劫,終告一段落。

報德祠建祠感恩

大門 大門 [2]
鄉民為感謝王巡撫大恩,好幾個地方立祠祀奉,名“巡撫祠”。香港一帶,受害最深,村民對王巡撫和周總督最為感恩。因此,由“新界五大家族”,即上水廖萬石堂及廖允升堂、粉嶺彭氏大德堂、龍躍頭鄧萃雲堂、大埔頭鄧眾興堂、太亨文公眾堂、河上鄉金錢燕崗侯氏家族,及新田文享裕堂等共同籌款建起“巡撫祠”。
後來因同奉祀周有德與王來任二公,改稱“報德祠”。
香港石湖圩所設“巡撫街”一直保留其名。上水石湖圩的香港廖氏太平清醮,還見過“巡撫祠”和當地巡遊行香隊伍中抬着王周公神像巡遊呢。
可見,新安人民知恩圖報的傳統,自古傳承不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