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姚坊門

鎖定
姚坊門,即堯化門,為南京明城牆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門之一,因附近有姚坊存得名,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英國人修京滬鐵路時將姚坊門誤譯為堯化門,此名沿用。
姚坊門始建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姚坊門有外甕城一座,城門及甕城由城磚砌就,兩側城牆用泥土堆築,俗稱“土城頭”。
清末至民國時期,姚坊門逐漸衰敗,門址現已無存,堯化門、土城頭地名仍存。 [2] 
中文名
姚坊門
現    名
堯化門
始建年代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消失時間
清末至民國時期

姚坊門歷史沿革

姚坊門,明代南京外城城門之一。原址在今堯化街道。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朝在此修建外城城郭門時,借用姚坊村名將城門命名為姚坊門。
在外郭十八門中,對於姚坊門這個門,很多人覺得陌生,而南京卻有一個地名叫堯化門。“其實就是一個城門。”高松説,堯化門真名應該是姚坊門,朱元璋下令在此地修建外郭城門,是因為附近有一座姚坊山。而到了清末,英國人來此修建京滬鐵路,拆掉了姚坊門,他們把此地名發成了“堯化門”的音,便一直被當地人所用,所以多數人知道的是堯化門。
之前專家已經對此地考證過,基本能確定堯化門的位置就在仙堯路與堯化門街的交叉路口。根據史料,英國人修鐵路拆姚坊門時,為了使北邊土城和南邊土城所形成的道路不被隔斷,曾經在鐵路上架了一座木質的橋,當地人都叫“洋橋”,位置就在這附近。
有了“洋橋”的歷史,確定堯化門的位置就不難了,而且這片在沒有拆遷前,有個村就叫做“門裏村”,顯然這個村和門有關係,而且在周邊發現了一些散落的明城磚,更能證明這一點了。
根據有關專家的前期考古,附近還有可能有甕城。想來這個城門在當年防禦的功能可不一般。 [1] 

姚坊門立法保護

南京城牆是南京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是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建成以來,對南京的城市空間佈局和城市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以及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南京城牆的保護工作一直以來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1996年4月,南京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辦法》的出台對於加強南京城牆的規劃、保護和管理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牆保護管理體制的變化,南京城牆保護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現有關於南京城牆保護管理方面的規定,與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從立法上進行完善。
南京城牆保護條例》經2014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制定,2015年1月16日江蘇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批准。該《條例》分總則、保護和利用、監督和管理、法律責任、附則5章程40條,例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28日南京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制定的《南京城牆保護管理辦法》予以廢止。除現存的20多公里明代京城城牆及皇城、宮城城牆外,總長達60多公里的明城牆外廓也被納入保護範圍。
條例規定,城牆保護範圍劃定前已經存在的建(構)築物,不得翻建、改建或擴建;影響城牆保護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改造、拆除;城牆保護範圍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建設影響城牆保護的建(構)築物;宮城遺址範圍內及其城牆遺址外側100米範圍內,不得新建建(構)築物;皇城城牆遺址上不得新建建(構)築物,逐步拆除現存建(構)築物,不能拆除的建(構)築物及原城牆拐點處應設置永久性標誌進行展示;外郭牆基(體)兩側各劃定30米至50米的公共綠地,可以採用綠化景觀標示城牆走向。
城牆沿線的建築將被嚴格限制高度。在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建(構)築物的,其高度不得超過所在地區城牆高度。條例對建築的高度也進行了細化:其中,遺址、遺蹟段不超過十二米,建設控制地帶以外至一百米範圍內不超過十八米。體量、風格、色調、密度應當符合城牆保護規劃要求,與周邊環境風貌相協調,並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因公共利益確需突破上述高度控制標準的,應當進行景觀視線影響分析,向社會公示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此外,按照城牆保護條例,城牆的城磚、條石、內包夯土、門楣、碑石、礌石及古建構件等屬文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城牆上的城磚銘文也不得擅自拓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