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堂琅文化廣場

鎖定
堂琅文化廣場,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 2007年2月建成。巧家堂琅文化廣場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它的建成使用滿足了羣眾生產生活需要,為昭通各地挖掘地方文化,使文化為經濟社會服務開闢了新的篇章。
中文名
堂琅文化廣場
地理位置
雲南省巧家縣
開放時間
全天
佔地面積
74.1 畝
建成時間
2007年2月

堂琅文化廣場建設背景

堂琅文化廣場 堂琅文化廣場
巧家建縣於西漢,古稱堂琅縣,"地接昭魯,比鄰川康,襟帶牛欄,控弦金江",地理位置極為顯要。 地處金沙江畔的巧家在數百年前就形成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青銅文化和遊牧文化交融的獨具巧家地域特色的堂琅文化,在昭通和雲南文化史冊,甚至是中國文化史冊上堂琅文化佔據了重要位置,是昭通朱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地處山地,城市發展受到限制,羣眾文化娛樂活動無法開展。
在經濟社會逐漸駛上發展快車道後,為弘揚堂琅文化,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和諧巧家,巧家縣委、政府決定光大堂琅文化,建設堂琅文化廣場,滿足羣眾文化生活需要。在支持、服務白鶴灘電站建設的同時,把巧家縣城打造成"金沙江畔明珠,亞熱帶湖濱城市,冬春 旅遊、休閒、度假基地"。

堂琅文化廣場建設經過

堂琅文化廣場
堂琅文化廣場(12張)
2005年10月18日,以悠久堂琅文化為主題,再現巧家重大歷史文化,凸現巧家"兩江(金沙江、牛欄江)一山(堂琅山)"獨特自然地貌景觀的堂琅文化廣場正式開工建設。
2007年1月,投資1800萬元,佔地74.1畝的廣場全面竣工。2月8日晚,巧家縣舉行了堂琅文化廣場竣工剪彩儀式。

堂琅文化廣場廣場概況

廣場雕刻:諸葛亮“五月渡瀘” 廣場雕刻:諸葛亮“五月渡瀘”
氣勢恢弘的堂琅文化廣場建於巧家縣縣城一坡地上,為立體廣場,由主入口、主廣場、綠化園林、堂琅八景、次入口五部分組成。
堂琅文化廣場 堂琅文化廣場
宏偉的圖騰柱代表了堂琅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六祖分支"是昭通神秘彝族文化的詮釋,六洗同源傳遞的是堂琅古縣曾經被荒廢600年的蒼涼之意……金沙汲水、百米藝術長廊、兩江一山等也讓人流連忘返。
在廣場30度角的坡地上,綠地、石凳,古榕、流水,險山、急流等交相輝映。最為重要的是,在白鶴灘電站建成後,廣場距離江面僅40米,天然的江邊廣場將成為全市廣場文化和羣眾文化的最佳場所。
堂琅文化廣場的羣眾文化活動 堂琅文化廣場的羣眾文化活動
堂琅文化廣場中心的青銅餘輝是堂琅文化的精氣神所在,其造型如天穹地幔,以剖面的形式表現巧家出土的青銅器,以堂琅文化符號作襯托,正面鍥刻著名作家賈平凹題寫的“堂琅文化廣場”,傳遞出久遠的巧家文化氣脈。
廣場還建有直徑35米,961平方米的音樂噴泉。 [1] 
目前,堂琅文化廣場已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特別是堂琅廣場大家跳、大家唱等羣眾性文體活動的開展,更加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隨着白鶴灘巨型電站的建設和金沙江漂流項目的開發,這裏將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這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