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埽工

鎖定
埽工是指中國古代創造的以梢料、葦、秸和土石分層捆束製成的河工建築物,可用於護岸、堵口和築壩等。
中文名
埽工
外文名
Consisting of workers
學    科
水利工程
領    域
工程技術
用    於
護岸、堵口和築壩等
屬    性
河工建築物

埽工簡介

中國古代創造的以梢料、葦、秸和土石分層捆束製成的河工建築物。可用於護岸、堵口和築壩等。埽工的每一構件叫埽個或埽捆,簡稱埽。小的叫埽由或由。累積若干個埽個接連修築構成的工程就叫埽工 [1] 

埽工起源

先秦已有類似埽工的建築,稱為茨防。埽工在宋代已普遍使用,卷埽技術已比較成熟 [2] 

埽工卷制方式

卷制方式為:以梢芟分層勻鋪,壓以土及碎石,然後推捲成捆,用竹索、草繩等捆紮維繫,即成埽捆,每捆圓徑數丈,長加倍。將若干埽捆下至河岸指定位置,並用樁、繩固定,即成埽工。埽工用料歷代不斷變化 [2] 

埽工歷史沿革

宋代一般為“梢三草七”。元代用梢較少,不及草的十分之一。
明代制埽無柳梢時用蘆葦代替,並不再用竹索,而以麻繩代替,石料用得也較少。清代逐漸用秫秸代替柳梢。清代中葉以前基本是卷埽。
清中葉後,逐漸改為廂埽,即於施工處置一捆廂船,在船與堤頭間鋪繩索加料就地捆埽,層層下沉,並且很少用碎石,籤樁也減少了。廂埽又有順廂(料物平行水流鋪放)和丁廂(料物垂直水流方向鋪放)之分;按形狀又有磨盤、月牙、魚鱗、雁翅、扇面等埽;按作用又分為藏頭、護尾、裹頭等埽;按所處位置又分為旱、面、肚、套、門簾等埽 [3] 

埽工應用

埽工就地取材,製作較快,便於應急,且秸草等料可緩溜、抗沖刷、留淤,特別適用於多沙河流,具有多種用途,但體輕易腐,要經常修理更換,管理費用大 [2] 
參考資料
  • 1.    張永正, 齊海龍, 徐寶強. 新型埽工——籠埽在黃河控導工程中的應用[J]. 水利水電技術, 2005, 36(5):59-61.
  • 2.    王德智, 劉恆, 湯弢,等. 現代埽工堵口新技術——四談機械化做埽[J]. 治黃科技信息, 2008(6):1-4.
  • 3.    朱成章, 殷滌非. 壽縣安豐塘漢代埽工問題的探討[J]. 文物, 1979(5):86-87.